1.現代化都市型農業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現代化工程技術為主導,是技術高度密集型的產業。

2.現代化都市型農業是麵向全球經濟的技農工貿一體化經營的企業生產模式。

3.現代化都市型農業是正在擴展中的多元化的和綜合性的新型產業。

4.現代化都市型農業已由傳統的農產品生產發展成為以物質產品生產為基礎,快速向農產品加工、製藥、生物化工、環保、觀光休閑等領域拓展,傳統的一、二、三產界限已趨向模糊。

5.現代化都市型農業是一種開源節資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

五、都市農業的類型

農業自身的生物性、變革性和區域性,決定了都市農業的多樣性,都市農業雖以農業為依托,但其形式內容和功能獨具特色。

1.產業型都市農業。如江蘇射陽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和各城市的“菜籃子”工程,成都龍泉驛區的水果產業,進行農副產品的批量生產,是重要的農副產品的供應基地。

2.休閑型都市農業。如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馬山生態農業公園,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以楊梅、柑橘、茶葉、水產等為主要生產產品,因勢利導配以休閑設施,確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深圳的“青青世界”依托荔枝園也頗具怡情益智的功能。

3.科技型都市農業。如位於太湖之濱的中新合資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彙聚國內外先進農業科技與國際接軌,形成高度密集的農業科技畦穀和農業技術市場。無錫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開發區和現代農園,上海浦東農業開發孫橋的設施農業都屬這種類型。

4.文化型都市農業。如位於馬尾港閩江、馬江三江彙合處的福州海峽旅遊農業園,憑借秀麗的風光,對台交流的區位優勢及清涼禪素的人文景觀,又在果林觀光區、農業示範區毗鄰的會議度假區建有科技館、文化館、沙灘植物園,各景點彼此呼應,知識性強,科技含量高。

5.示範型都市農業。如沿滬寧高速公路蘇、錫、常、鎮、寧各大城市連片的“江南現代農業示範帶”已陸續分段實施,淮安市的農業示範區的規模也十分宏偉壯觀。

6.公園型都市農業。如位於南京鍾山風景區的梅花山,擁有數百種名貴梅花、櫻花,春天盛花期,景色宜人,讓數百萬遊客流連忘返;河南的牡丹園也成為觀賞的熱點;還有各地的動物園、植物園、百鳥園、水族館等也把怡情和益智融為一體。

六、都市農業的主要內容

都市農業與農村農業相對而言,雖都具有生物性、區域性和季節性等農業共性,但它有區位、生態、技術、景觀、效益、農工、資源、投資、經營等特點:

1.都市園林綠化。

以公園綠地、庭院綠地、居住區綠化、城市空間綠化、道路交通綠化、防護綠地、園林圃地、自然風景名勝區綠地為依托,對發展都市林業,改善生態環境,防止環境汙染,維持生態平衡,體現城市個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於近年來國家大力建設園林化城市的帶動,城市園林綠化已經成為一門新興的環境產業。在國家法律、法規的調控下,城市園林綠化與經濟發展形成了相互促進、互為基礎的態勢,也從中顯示著古老園林的嶄新魅力。

2.都市蔬菜業。

以現代“綠色”蔬菜基地建設,蔬菜無土栽培為依托,開發室內盆栽蔬菜,觀食兼用的蔬菜以及野生蔬菜,強化蔬菜產業化生產,優化品種結構,實現蔬菜生產多元化。

3.都市花卉業。

以美化環境和挖掘都市花卉消費熱點,開拓節日花卉消費、都市園林綠化消費、居民日常消費、花卉食品消費市場,加強基地建設和挖掘城市居民養花熱情,培育多用途卉品種,大力實施優勢品牌戰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

4.都市畜禽業。

以市郊畜禽養殖基地為依托,開發“綠色”畜禽養殖口,加強畜禽養殖業的後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開發寵物市場,從寵物吃、穿、住、行、美化、醫療環節開發相關產品,形成寵物產業開發鏈。

5.都市水產業。麵向市場把握地域優勢,開發觀光、休閑漁業,使漁業與休閑、娛樂、莊稼活、餐飲等行業結合,開發觀賞漁業品種,配套餌料、種苗、設備等係列開發。

6.都市水果業。

以城郊水果基地為依托,發展果林觀光、休閑、旅遊、發展市區特色並具有觀賞功能的果林,加強觀賞性盆地栽果樹品種研究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