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讓群眾建設農村有保證。小周易村“兩委會”既堅持原則,又尊重村民的意願,通過完善製度保證村民的各項合法權利。規定:村民都享有共商村務的參與權、村務公開的監督權、招商引資的推薦權、對村幹部的評議權、村主要問題的谘詢權。村裏修道路、建廠房、引企業、出租房地、福利分配、評選優秀幹部和十星級文明家庭等大小事情,都要經過村民討論,得到村民認定。村黨務、村政務、村財務開支和村勞動力就業情況,都在村公示欄定期公開。村民權利的有效保證,既促進了村裏決策的正確,又使村裏發展思路和措施同村民意願統一起來,村民心裏滿意,樂於支持村裏的發展。
(4)讓群眾成為農村發展成果的受益者。一是使村內想就業的勞動力都能實現就業。通過每安排1名勞動力,村減免1000元公益事業費的優惠措施,鼓勵企業吸納村民就業;通過建立村物業公司、保潔隊、保安隊、綠化隊,吸納“4050”人員;以為外出打工人員購買社會保險等優惠政策,鼓勵年富力強的勞動力外出打工。目前村裏120多名勞動力均實現了就業。二是建立村內小保障。除每年土地分紅外,該村按戶籍人口每人每年發240斤麵、160斤米、3桶油、2罐煤氣,40歲以下每人每月發56元生活補助,40歲以上每增加10歲,每月增加10元補助。三是補貼村民入保險。按照市區政策建立社會保障製度,除市、區各補助15%外,村民願意參加農村醫療保險隻需交2元錢,其餘全由村集體補貼。
3.鞏固新農村建設的精神支撐——樹立文明新村風。
(1)用好的村容村貌促進文明村風。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富裕,小周易村加快落實村莊規劃,推進新村建設步伐。近年來,該村先後投資800多萬元用於村內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建設,目前村裏修建了柏油路,安裝了路燈,街道兩旁進行了綠化,村民住進了寬敞舒適的新房。在村內修建了體育健身場、文化娛樂場等。
(2)用豐富的活動培養文明村風。大力開展爭創“十星級文明戶”活動,教育引導村民樹新風、做新人、做主人。村集體出資為每戶安裝了閉路電視、寬帶網絡,組織村民觀看健康向上的內容。鼓勵村民到村內的體育健身場、文化娛樂場進行健康的活動。每逢重大節假日組織村民與企業開展聯歡、聯誼活動。同時,用有效的村級管理樹立文明村風。一是製定村規民約,並請村裏有文化的老人把村規民約編成“三字經”,製作成公開欄擺放在村裏最顯眼的地方,印製成掛曆發到每個農家、每個企業,村幹部帶頭,引導村民和企業對照要求檢查自身行為。二是把遵守村規民約同享受村民福利待遇掛鉤,規定凡是違反村規民約的村民,村裏有權減少福利待遇。三是著力解決影響文明村風的重點問題。如通過批評教育,解決個別村民不贍養老人問題,提倡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通過製定村紅白喜事新辦、簡辦的規定,提倡紅白喜事新辦、簡辦,破除了封建迷信;通過變堵為疏、變罰為教,有效解決了村民富裕後的攀比、賭博之風。
二、河北省遷安市趙店子鎮
趙店子鎮共有15個行政村,2萬人,總麵積39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麵積29萬畝。2003年以來,該鎮把新農村建設作為推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載體,全力貫徹“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的思路,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新農村建設的內涵,走出了一條“鎮村互動、產業支撐、工業反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路。目前,全鎮街道硬化率、綠化率都達到了100%,沼氣池建設率達到了80%。該村的主要經驗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