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不同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先進典型(2)(1 / 3)

3.發揮精神文明創建作用,引導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該鎮把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能、創業就業能力、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貫穿於新農村建設的始終。該鎮投資50萬元建立了農民培訓基地,並與市農廣校相結合,以增加農民就業為中心,以課堂教育為主陣地,以專業村及企業科技傳播為主題,使培訓基地真正成為農村後備幹部、科技致富帶頭人和企業儲備力量等方麵的搖籃,促進農民素質的提高。同時,鎮政府投資100萬元實施有線電視入戶工程,2006年,該鎮又投資30多萬元為各村購置“科技一點通”,與農村遠程教育相結合,引導農民自我增加生產技能。現已經安裝了7個村,剩餘的8個村近期可全部安裝到位。在此基礎上,該鎮把全鎮15個村按照“精品村、重點村、提升村”3個檔次,選樹典型,以點帶麵。推廣了康官營“美德在農家”的創建經驗,傳承美德,弘揚新風。2006年5月份僅一個月時間,全鎮投資150萬元,15個村全部建成了村民中心,在強化圖書室、衛生室、文體活動室和公開欄、宣傳欄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職能轉變,提高工作效能。此外,該鎮高度重視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導和培育,各村結合自身實際,分別建起了文化牆、宣傳長廊、廉政廣場等文化陣地。目前,各村都有形式各異的公園、廣場,總麵積達9600平方米;康官營村建起了弘揚傳統美德的“德園”,鄭店子村建起了“廉政文化廣場”,小店村建起了寓意和諧的“和園”,有10個村建設了主題鮮明的文化牆,總麵積13600平方米,完善的設施和濃厚的文化氛圍,激起了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熱情,群眾自發組織了腰鼓隊、秧歌隊和文藝宣傳隊,開始享受健康快樂的精神生活。幾年來的生態村創建使該鎮深刻體會到,廣大群眾是主體,地方黨委、政府是主導,鎮村幹部是主力。為此,該鎮抓住鎮村幹部這個關鍵,落實獎懲,激發幹勁。實行鎮村幹部與農村幹部“捆綁式”考核,一周一調度,一月一拉練,在最緊張的時期,甚至形成日調度、周拉練的督導機製和月評比、年獎懲的激勵約束機製,鎮村幹部圍繞創建、謀事、幹事的激情日益高漲。新農村建設,鍛煉了一支敢打硬仗、善打勝仗的鎮村幹部隊伍,進一步樹立了幹部的良好形象,進一步拉近了黨群、幹群關係。

三、浙江省義烏市雅文樓村

雅文樓村位於名勝古刹銅山岩腳下。全村共有281戶,780多人,耕地麵積393畝。2005年2月開始,該村啟動了“村莊整理”工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建成了一個“路麵硬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家庭美化、環境優化”的文明新村,先後榮獲了金華市全麵小康示範村、浙江省全國小康示範村等稱號。

2005年2月,雅文樓村兩委乘城鄉一體化行動的東風,積極調動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多次召開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並組織黨員、村民代表到本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先進單位參觀考察,拓寬思路,開闊眼界。通過參觀考察和廣泛征求村民意見,針對本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經濟實力相對不強等實際,確定了以村莊整理為重點的節約型新農村建設方案。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幫助和支持下,於2005年3月底正式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工程。整個整理工程包括水麵清潔、道路硬化和村莊整治項目。

通過兩委集資和市一體辦、義亭鎮政府的支持,先後投資20萬元進行自來水管網改造和自來水塔建設,投資60萬元埋設全村排水排汙管道,實行雨汙分流,雙管排放。排汙管道堅持統籌安排、全麵規劃的方針,實行一戶一池,戶村結合。在農戶做好家庭衛生間建設基礎上,村裏根據農戶汙水管道的設置和地理位置統一規劃,確定管道布局方案,埋設排汙管道連接各戶汙水排放管道,實行專管排放至村口厭氧池,解決了汙水隨意排放問題,改善了環境。村內原來兩口池塘由於沒有活水,水麵汙染嚴重,水質很差,對此,雅文樓村兩委又投資20萬元,對池塘進行全麵清理,並埋設3千米長的引水管道從姑塘水庫引水,定期更換,保證了池塘水質。

此外,村兩委又實施了道路硬化項目。投資近100萬元硬化村內路麵20540平方米及其配套綠化,把原先荒草叢生且垃圾成堆的後山坡改造成了公園,栽種各類苗木25萬株,草皮5000多平方米,使全村綠化麵積達到了8000多平方米。針對農村建設用地緊張,村內新建房子大多是紅磚房的實際,村兩委決定開展了以房子外牆粉刷為重點的“穿衣戴帽”項目。對全村的房子外牆粉刷由村裏統一補助8元/平方米(含上級補助),對於一些老房子、舊房子則由村集體統一進行免費粉刷。這一舉措,消除了“紅磚房”,也使老舊房子煥然一新,使全村村容更顯整潔美觀。

雅文樓村嚴格按照“三公開、四統一”的要求,確保整個工程項目的公開透明。在工作中,成立了村莊整治領導小組,由村兩委、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及有威望的群眾代表組成。下設工程監督管理小組、材料采購小組、材料保管小組、資金籌集和管理小組,每個項目均通過立項、預算審批、公開招標等程序,讓村民參與到項目的建設管理中,提高項目公開和財務透明度,規範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