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有關部委、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台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政策和措施(2)(2 / 3)

當前,要切實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行動的各項工作,盡快形成各級各部門上下聯動、密切配合、協調推進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機製,努力為社會各界支持新農村建設搭建良好平台,特別是要廣泛聽取基層幹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紮實穩步推進。

科技部:八舉措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進程中,科學技術應該如何發揮支撐作用?廣大科技工作者應該如何貢獻自己的才智?科技部門又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1.科技部瞄準四個具體目標:科技部已經確定了我國農村和農業科技發展的總體目標,並且瞄準四個具體目標,主要體現在關鍵技術、集成技術、轉化推廣、綜合示範等方麵:

(1)強化關鍵技術開發。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獲得專利500項以上,形成一批技術標準,培養一支農村科技研發人才隊伍,完善農村科技創新和服務平台,顯著提高農村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農村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2)強化技術集成應用。加強新農村建設技術的綜合集成,開發成套技術設備100套以上,開發成套技術200套以上,初步建立起現代農業、新興產業、農村社區、城鎮化等技術體係。

(3)強化技術轉化和推廣。轉化應用一批成熟、先進、適用技術,推動農業科技貢獻率提高5個百分點,糧食單產年均增長達到2%以上,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50%至60%,特色優勢產業明顯發展,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農村資源節約取得顯著成效。

(4)強化技術綜合示範。引導建設300個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村,示範村社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產業結構較為合理,農民接受培訓率達80%,農民增收年均達10%左右。引導建設300個科技示範村、200個科技示範鄉鎮和100個科技示範縣。

2.重點推出八大舉措:近期,科技部將重點推動八項舉措,促進農村和農村科技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1)建設現代農業。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等糧食專項計劃,重點推動長江中下遊平原水稻現代化生產科技研發、華北平原小麥玉米兩熟優質超高產科技研發、東北平原玉米優質高產高效科技研發和國家糧食安全預警係統開發。以863計劃、973計劃等為依托,發展農業高技術,搶占國際農業高技術領域的製高點。

(2)培育新興產業。推進農村資源節約和生態科技開發,培育一批農村資源節約和生態環保產業,提高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跟蹤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延長農業產業鏈。以“一縣一業、一鄉一品、一民一技”為方向,培育一批農村資源型特色產業,促進農村生產經營的專業化。

(3)發展農村社區。針對我國農村存在的突出問題,以農村社區為集成平台,統籌城鎮建設科技與農村社區科技的發展,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節水節地節能、住宅建設、信息化等農村社區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為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提供支撐。

(4)推進城鎮化。以提高城鎮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實現農村經濟良性循環為目標,著力加強城鄉統籌規劃,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快發展城鎮綠色節能建築,建立資源節約型城鎮;加強農村建築與住宅產業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5)壯大科技型企業。依托技術創新引導工程等,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組建國家工程實驗室、行業工程中心或技術創新中心,提高技術研發和行業帶動能力,形成一批名牌產品。

(6)完善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係。以科技特派員製度和農業專家大院模式為重點,推廣一批農村科技服務創新模式,把科技智力和科技要素引入農村一線。發展農技110等信息服務模式,推進農村信息化,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以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農村區域成果轉化中心為重點,培育一批農村科技服務中介。

(7)培養新型農民和優化科技人才隊伍。引導開展“百萬農民科技培訓”,培訓5000萬人次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造就一批新型農民和種田能手。以農村信息員、農村科技中介機構從業人員、農產品經紀人等為重點,不斷提高農村科技服務人員的素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科技服務人員隊伍。

(8)開展試點示範。選擇不同區域、不同產業發展水平、不同文化民俗背景等各具特色的農村,有針對性地篩選成熟技術,開展集成技術與典型農村的耦合研究,從鄉村、城鎮、縣城等層次開展示範,引導建設300個科技示範村、200個科技示範鄉鎮和100個科技示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