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國人壽模式。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人壽江蘇、寧波、浙江、青島、江西、福建、山西、河南8個分公司主要以“基金型”和《團體補充醫療保險(A型)》等條款承辦了31個區縣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中國人壽在參與新型合作醫療中,業務規模最大,地區分布最廣的是江蘇省,保費收入11億,承保總人數403萬;業務比較集中的是河南新鄉,保費收入056億,承保人數3384萬,占當地農民人口的845%。中國人壽模式的絕大部分業務是2004年1月開始起保,由於經營時間短,開展時間比較集中,整體還處於摸索階段。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典型案例
1.江西省修水縣——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型合作醫療中的作用。
2005年修水縣被列為江西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此縣有三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全縣農業人口占總人口(77萬)的8831%,農民收入較低,是國家扶貧開發的重點縣。二是修水縣地處贛、湘、鄂交界處,屬於山區丘陵,年中草藥種植麵積達10萬畝以上,廣大農民喜愛應用中草藥防治疾病。三是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中,中醫藥網絡和功能健全,全縣342個村衛生室均能使用中、西醫兩法防治常見病、多發病。因此,縣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製定了符合當地特點的政策,將中醫藥積極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具體做法如下:
(1)提高中醫藥報銷比例,鼓勵農民使用中醫藥。在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中使用中草藥和中醫傳統技術的參合農民,可按規定報銷10%,而使用西醫藥沒有報銷規定。住院使用中草藥和中醫傳統技術治療的,可報銷396%,而西醫藥隻報銷33%。
(2)合作醫療定點機構中實行中醫藥指標的硬性規定。所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定點醫療機構必須配備至少30種中成藥、200種中草藥飲片,必須配備中醫藥或中西醫結合專業人員。縣級綜合醫院中藥處方不得低於參合農民處方的30%,鄉鎮衛生院不得低於40%。
(3)改善鄉村中醫的待遇,提高他們使用中醫藥的積極性。縣財政每年給鄉村中醫補助1200元,而且對在中醫藥領域做出突出貢獻者,給予額外獎勵,以提高中醫使用中醫藥為農民治病的積極性。
(4)加強鄉鎮醫院的衛生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鄉鎮醫院中醫人才的素質。縣政府劃撥100畝土地用於新建一個專科優勢突出、綜合功能健全的現代化中醫院。另外江西中醫學院每年從鄉村醫生中招收十人進行中西醫結合大專函授,近年來已培養近300人,有效地提高了鄉村中醫的學曆層次和技術水平。
該縣的以上措施不但充分發揮了本地區的資源優勢,而且符合農民的收入現狀。由於使用中醫藥的治療費用相對便宜,農民易接受,因此在節約農民成本的同時,有效地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大大提高了農民的身體素質。
2.哈爾濱市阿城區蜚克圖鎮——醫院偽造病曆騙取農村合作醫療基金。
政府和衛生部門明文規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專款專用,不可擅自挪用,全國上下都在利用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為農民謀福利的同時,一些醫院竟然偽造病曆騙取農村合作醫療基金。
哈爾濱市阿城區蜚克圖鎮醫院院長指使該院婦科診室唯一有資格的主治醫師製作了眾多假病曆,這些假病曆資料製作得十分完整,患者就醫的所有手續以及醫院治病的所有程序一樣不少。診斷書、處方、輔助檢查、入院手續、手術記錄、麻醉單、出院手續、醫囑等樣樣齊全,並都有相關診室醫護人員的簽名或蓋章。而且每一份病曆上都附著農村合作醫療報銷必備的患者資料,包括患者身份證、合作醫療證、村衛生所的轉診證明、鎮醫院的收款票據。據調查,這些所謂的“患者”都參加了合作醫療,但事實上他們的身體都比較健康,根本沒有住院做手術,而且對此事件並不知情。而那些相關診室醫護人員的簽名都是被一位受院長指使的醫生仿寫的。
據該醫院的知情醫生反映,醫院財務室、藥局、統計室等業務相關部門的收入對照單上根本沒有這筆收入,至於報銷回來的錢哪裏去了,隻有院長能說清楚。另外,根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網記載的該醫院涉嫌造假套取合作醫療基金的報銷明細顯示,該院一共有12人參與偽造病曆事件,涉嫌造假金額達兩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