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日,即墨市開始實施以大病統籌為主、以大病醫療救助為補充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凡是低保戶和因自付醫療費用太多影響到家庭基本生活的參合農民,都可以申請醫療救助。小吉龍便是即墨市推行新型合作醫療製度以來眾多受益人中的一個,青島中源盛集團一次性拿出5萬元,結對救助小吉龍。秋天裏,小吉龍被送進手術室,術後很快康複出院。小吉龍現在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將來還可以讀書識字,其母對此感到無比的欣慰。為了感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她帶來的幸福,她到市紅十字會辦公室將自己受捐助後剩餘的5000元捐給農村大病醫療救助基金:“是政府實行的大病醫療救助政策把孩子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孩子的病好了,去了俺的一大心病。俺捐回去的錢不多,希望能拉那些急需救命錢的家庭一把。”

即墨市107萬人口中,農業人口占93萬,是典型的農業大市。據調查,2002年,即墨農民人均醫療費支出為424元,住院費支出為201元;貧困戶中因病致貧的比例為42%,有的鎮甚至高達70%;有763%的農民家庭在醫療費方麵的最大承受能力為5000元;有846%的農民擔心生病住院後因經濟負擔會影響家庭生活,其中367%的農民非常擔心。為解決患重病的特困戶的生活困境,該市加大對救助資金的財政投入,同時采取各種方式鼓勵、動員社會各界捐助。例如捐款10萬元以上的,由市委書記親自接見接收;企業累計捐款100萬元以上,以企業名稱命名農村醫療救助基金,目前已有三家企業獲得冠名權。在該市領導的帶頭下,募集農村醫療救助基金2550餘萬元,市紅十字會先後對479戶大病醫療特困家庭實施了救助,共發放救助金1729萬元。

一位企業家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用的地是農民的,員工也是農民,他理解農民得病沒錢看的難處,既然企業靠著黨的好政策發展起來了,就應該回報社會。該市的資金募集漸漸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基金的數額不斷增長,將有更多的患病貧困戶得到醫療救助。

6.浙江省開化縣——農民工外地看病可回鄉報銷。

現在城市裏存在大量的農民工,他們大多數時間生活在城市,生病所花費的醫療費用也相對較高。而現在城市並沒有針對農民工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因此一些出外打工農民數量居多的縣鄉開始探索適宜農民工的新農合醫療模式。例如浙江省開化縣,鼓勵農民工參加本地的新型農民合作醫療,外地看病可回到縣裏報銷。

自從2003年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試點工作以來,到2005年,開化縣農村30萬人口中已有24萬多人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占農村總人數的821%。共有11155人次的醫藥費得到報銷,受益人群涉及近1238萬農民,累計享受合作醫療費用補償1400多萬元,大大減少了當地村民因病返貧的風險。開化縣是浙江省25個經濟欠發達縣之一,農民大部分的收入靠外出打工。據統計,全縣大約有7萬農民長期在外務工經商,大概占總人口的229%,他們往往春節前回鄉,春節後外出。新型農村合體醫療實施以來,農民工因無法回鄉就醫,也就感受不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給他們帶來的實惠,因此出現農民工家庭不願參加合作醫療等現象。該縣在全縣開展了具體的調研和探索,根據農民的實際情況,提出“異地就醫可以報銷”的新舉措。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細則中有特別規定:外出務工人員患病後可在務工城市縣級以上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住院治療,然後把醫院住院發票、醫院電腦提供的住院費用清單寄到駐村醫生處,再通過電子商務把錢彙到個人賬戶。但是這種作法存在一個問題:外出務工人員在務工城市看病的費用通常都比較高,而在縣裏報銷的比例相對較低,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看病難題。

另外,開化縣還專門設立了100萬元大病救助基金,超過合作醫療報銷(2萬元封頂)外的救助,可報銷超出部分的30%,最高報1萬元,對於惡性腫瘤、尿毒症、糖尿病和器官移植等特殊疾病最高又可報銷1萬元。比如一個糖尿病病人看病花去10萬元,最高就可以報銷4萬元。對於全年未發生報銷費用的農民,可享受免費體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