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書法繪畫3(1 / 3)

52-53 閻立本和《步輦圖》

要知道古代帝王的模樣,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幸好有畫家這個職業,讓後代的人多少能從存世的繪畫中了解一些。唐代的閻立本,就是一位擅長畫人物、車馬、台閣的大家,尤其是大題材的曆史人物畫和肖像畫。其中,比較有名的作品就是《曆代帝王圖》。

不過,《曆代帝王圖》裏的13位帝王,大都屬於寫意作品,所以看起來沒有大的區別,帝王的相貌也大致相同。閻立本的《步輦圖》為十大傳世精品畫作之一,可惜真跡沒有流傳下來,現存的為摹本。

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

公元7世紀,地處我國西南的吐蕃(今西藏地區)開始強大,其三十二世讚普鬆讚幹布是個“驍勇多英略”的領袖。貞觀八年(634),17歲的鬆讚幹布派遣使臣到長安(今陝西西安),向唐王朝求婚聯姻,唐太宗李世民開始沒有答應。6年後,吐蕃王鬆讚幹布再次派使者祿東讚攜帶禮物到長安,參拜唐太宗,並提請訂立婚約。唐太宗被吐蕃王的誠意感動,最後決定將宗室女文成公主許配給鬆讚幹布。

貞觀十五年(641)春天,鬆讚幹布派祿東讚到長安來迎接文成公主,唐太宗則派禮部尚書江夏王宗室李道宗陪同文成公主進吐蕃。

漢藏友好《步輦圖》

《步輦圖》就是吐蕃使者祿東讚朝見唐太宗,兩人會麵時的場景。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由六名宮女抬著的坐榻(又稱步輦)上,另有三個宮女分別在前後掌扇和持華蓋。唐太宗麵前站立三人:最右者,身穿大紅袍,是這次儀式的引見官員;中間是吐蕃的使臣祿東讚,拱手而立,發型和服飾與中原地區不同;最左為一穿白袍的內官。

唐太宗的威嚴,使臣祿東讚的幹練、謙和,引見官員和內侍的恭謹,年輕宮女的天真活潑,都各具特點,躍然絹上。全畫以細勁的線條塑造人物形象,線條純熟,富有變化和表現力;設色濃重、鮮豔,是一幅出色的工筆重彩人物畫作品。圖中的唐太宗麵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莊重,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風範與威儀。這幅作品也象征著漢、藏民族友好交往的曆史畫麵。

癡迷的大藝術家

閻立本是唐朝有名的畫家,能畫出傳神的作品,和他細致的觀察分不開。在他還沒成名的時候,有一回他聽說荊州一座寺廟裏,有梁代大畫家張僧繇畫的壁畫,就長途跋涉趕去觀摩。頭一天,他草草地看了一遍,很是掃興,覺得畫功也很平常,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第二天,他又走進寺廟,對壁畫重新做了一番揣摩。這回仿佛看出一些門道,認為倒也算得上是近代一位好畫家。

回到住處的閻立本,一夜沒有合眼,翻來覆去睡不著,心裏像有什麼放不下的事。第三天一清早,他又情不自禁地來到寺廟,對壁畫的布局、著色、人物神態,進行了一番深入細致的觀察體味,這才感到妙不可言,連連點頭說:“果然名不虛傳!”於是他被壁畫深深吸引住了,起初站著看,站累了就坐在地上看,坐累了就側身躺在地上看。後來,他索性就住在廟裏了,一連十幾天,整天仔細揣摩、研究。

妙妙果味派

《鎖諫圖》

《鎖諫圖》傳為唐閻立本畫作,現在所見的雖為元、明摹本,但仍不失其原有風格。表現的是十六國漢廷尉陳元達向皇帝劉聰冒死進諫的情景。生性荒淫奢侈而殘暴的劉聰,耗巨資為寵妃建宮殿,陳元達冒死進諫,被暴躁的劉聰下令將他全家處斬,後被劉貴妃解救。畫麵表現的就是陳元達用鐵鏈將自己鎖在樹上的情景,氣氛緊張,人物表情十分傳神生動,堪稱精品之作。

54-55 揚州八怪有多怪

清朝乾隆時期,在江蘇揚州有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後來被人們稱為“揚州八怪”。 一般是指鄭燮、金農、羅聘、黃慎、高翔、李鱓、汪士慎、李方膺八個人。此外,也有說有高鳳翰、邊壽民、閔貞等,說法很不統一。

“揚州八怪”究竟“怪”在哪裏?有人認為他們為人怪,事實並非如此。這些人大都經曆坎坷,有著不平之氣,對貧民階層深表同情。最為重要的是,他們在藝術創作上不受古法的約束,在題材的選擇上另辟蹊徑,將平民生活用品加入畫中,擴大了花鳥畫的範圍。或許這才是他們真正讓人們稱為怪的一大原因。

鄭板橋和《竹石圖》

鄭燮號板橋,也叫鄭板橋,是清代名士中最有個性的一位,列於“揚州八怪”之首。他的怪,從一幅《墨竹圖》和《難得糊塗》的書法即可看出。此外,到山東上任時,他先在舊官衙牆壁上挖了百十個孔,通到街上,說是“出前官惡俗氣”,表示要為官清廉。

清康熙年間的板橋,坐對紙窗竹影,鋪開筆墨畫起了他最愛的竹子。板橋的《竹石圖》,竹子畫得艱瘦挺拔,節節屹立而上,直衝雲天。他畫的葉子,每一片都有著不同的表情,墨色水靈,濃淡有致,逼真地表現了竹的質感。在構圖上,板橋將竹、石的位置關係和題詩文字處理得十分協調。竹的纖細清颯的美更襯托了石的另一番風情。這種叢生植物成為板橋理想的幻影。板橋的竹子,連“揚州八怪”的金農都感歎說:“我畫的竹子遠不如板橋的有風度啊。”

絕不粉飾太平

在“揚州八怪”中,除鄭板橋、李鱓、李方膺做過小小的知縣外,其他人均一生至死不願做官。他們一生的誌趣大都融會在詩文書畫之中,絕不粉飾太平。他們用詩畫反映民間疾苦,發泄內心的激憤和苦悶,表達自己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八怪”最喜歡畫梅、竹、石、蘭。他們以梅的高傲、石的堅冷、竹的清高、蘭的幽香表達自己的誌趣。其中羅聘還愛畫鬼,他筆下的鬼形形色色,並解釋說“凡有人處皆有鬼”。這哪是在畫鬼,看來是想通過鬼態撕下那些欺壓貧民的貪官汙吏身上的人皮,還原他們的本來麵目。

鬆竹梅歲寒三友

談到“揚州八怪”的畫,有辛酸、有個性、有不屈,這些畫畫到了骨子裏,即使是今天的人來看也不過時,多是市井趣聞,針砭時弊,少了皇家畫派的工整。鄭板橋擅長畫竹,汪士慎愛梅、而李鱓尤愛鬆樹,《三友圖軸》中,以墨筆寫鬆、竹、梅三友。蒼鬆高大挺拔,聳立於天地之間。枝幹盤曲,梅枝橫斜於鬆石之間,濃墨點苔,圓筆寫花,竹葉臨風飄逸之姿。同時也表明三人深厚的友情。

最有趣的是,唐代李白“醉酒成詩篇”。“揚州八怪”中也不乏“醉酒成畫”之人,李鱓醉酒後所作的《鬆柏長春圖軸》一畫,鬆柏頂天立地,纏繞而生,枝幹蒼勁老辣,有水有石頭,自得天趣。有關專家認為,揚州八怪之所以“怪”,是因為他們的創作與清朝皇室畫派有著天壤之別。

妙妙果味派

難得糊塗

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題過幾幅著名的匾額,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是“難得糊塗”與“吃虧是福”這兩幅。在鄭板橋寫的“難得糊塗”的字幅下,有他題的一行款跋:“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這應該是鄭板橋對“難得糊塗”的解釋,同時也反映了鄭板橋對自己處世哲學的一種解釋。

56-57 史前盧浮宮

大多數人都知道,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宮殿,這裏珍藏有許多稀世珍寶。可你聽說過史前盧浮宮嗎?1940年,人們在法國多爾多涅省發現了一個洞窟,這就是拉斯科洞窟。洞中保存有大量史前時期的繪畫和雕刻,其中各種圖像種類繁多,而且製作方法各有特色,被譽為“史前盧浮宮”。

最早的繪畫

繪畫是從哪裏開始的,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可據考古學家對拉斯科洞窟壁畫考察,發現這應該是最早的人類繪畫。不過,這些繪畫都有2萬多年的曆史,在此生活的原始人類畫它們做什麼,難道也是為了欣賞?怎麼可能?許多人都難以置信。有人提出,原始人畫畫可能是一種出於生存需要,能幫助他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動物,利於捕獵。

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原始人采取的巫術,為的是保證狩獵成功的儀式。為什麼呢?在這些所繪的動物身上,人們發現有投擲器的箭頭,與長矛相類似。或許原始人有這樣的認識,隻要畫出這些要捕獲的獵物,真實的獵物也會屈服吧。

驚世傑作

有趣的是,拉斯科洞窟的發現也是個偶然,幾個孩子在追逐野兔時偶然撞到的,後來才引起更多人的關注。隨後一些專家來到拉斯科洞窟,發現這裏所繪的圖案以野牛、馬、鹿等動物為主,雖然畫風比較粗糙,但線條自然奔放,簡練有力,表現了史前時期的人類生活,讓現在的許多藝術家也驚奇不已。

這些動物圖案,大都繪製在洞頂或洞壁上。特別是洞內有一個外形不規則的圓廳,十分壯觀,而洞頂畫有4頭巨大的公牛,最長的有5米多,頭、腿和腹部的下沿塗有黑色,堪稱驚世傑作。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打獵場麵,使用有紅、黃、棕和黑等多種顏色,栩栩如生,難怪人們稱它為“盧浮宮”呢。

受傷的野牛

要說洞窟內的原始藝術,不止拉斯科洞窟有,在西班牙、意大利也發現了許多原始洞窟,裏麵也有許多史前繪畫,其中比較有名的要數阿爾塔米拉洞窟。19世紀末,研究古代文化的西班牙人桑圖拉,來到阿爾塔米拉山洞尋覓化石。

有一天,他還帶來了自己的小女兒,當他正全神貫注地檢查地麵時,身後突然傳來女兒的驚叫:“牛,那裏有牛!”桑圖拉急忙趕了過去。阿爾塔米拉山洞長300多米,壁畫集中在入口處,有一些用褐色、黃色、黑色和紅色塗料勾畫的野牛,共有十幾頭。每頭野牛神態各異,還有野豬、野鹿等動物。其中,被人們稱為《受傷的野牛》的畫,色彩以赭紅與黑色為主,都是天然礦物顏料,可能是用動物的脂肪和血調和而成的,所用的繪畫工具,可能是利用當時的一些動植物和獸毛製成的。這些繪畫年代久遠,有150多個形象,大都是兩三萬年前的藝術品,實在令人叫絕。

妙妙果味派

保護原始壁畫

在拉斯科洞窟,這些繪畫是如何繪製出來的呢?後來,人們發現有作畫用的木炭、顏料和雕刻工具等,甚至還有安裝架子用的插洞,主要是方便高處作畫。然而,需要說明的是,畢竟年代過於久遠,受洞窟內的氣候環境影響,部分顏料甚至開始褪色、剝落。為此,法國政府於1985年在洞內安裝了空調,使洞窟內的溫度保持在一定範圍內,讓洞內溫度、濕度以及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穩定,減少壁畫發生化學反應。

58-59 永恒的微笑

談到達?芬奇,就不能不提《蒙娜麗莎》。這幅畫以其神秘、永恒的微笑聞名於世,成為法國盧浮宮“鎮館三寶”之一。

據說,這幅畫花費了達?芬奇四年多的時間。現在,500多年過去了,它依然讓人們捉摸不透。如今,蒙娜麗莎坐在盧浮宮一處顯要的位置,隔著厚厚的防彈玻璃,每天以我們熟知的、神秘而永恒的微笑迎候數以萬計的來訪者,留給來訪者的是一串串的疑問。人們會好奇她微笑的含義、她的身世、她和達?芬奇的關係,與她有關的一切細節。甚至還有人納悶,為什麼畫作上的蒙娜麗莎沒有眉毛和睫毛?

蒙娜麗莎是誰

蒙娜麗莎這個名字因達?芬奇的這幅肖像畫而家喻戶曉,蒙娜麗莎到底是誰呢?一直以來,人們都在尋找她,也因此有了許多說法。有人認為,畫中人為佛羅倫薩銀行家弗朗西斯科?傑列?喬貢多的妻子麗莎夫人。她出生於1479年,達?芬奇為她畫像時間是1503年。為了讓蒙娜麗莎微笑,達?芬奇動用了充滿智慧的腦袋,給她講精彩、愉快的故事,請琴師和藝人為她表演,讓這位神態矜持、表情淡漠的少婦保持住珍貴的微笑。

蒙娜麗莎坐定後把一隻手放在另一隻手上。畫家注意到夫人裸露的頸項和豐腴的雙手被金銀珠寶所占有,就對她說:“如果夫人不反對的話,我想描繪不加任何裝飾的頸項和手臂,這是屬於您最純真的美。”於是,蒙娜麗莎摘下所有飾物,使後人看到的是一位毫無修飾、情趣天然的少婦。不過,這些描述都是後人的想象,或許真正的答案隻有達?芬奇知道,而我們也隻能盡量去猜測,這無疑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耐人尋味。

最有名的失竊案

1900年左右,《蒙娜麗莎》遠沒有現在聞名,隻有少數人對“她”有所了解,甚至很多人連達?芬奇都知之甚少。然而,1911年一件意外的失竊案讓它一夜成名,享譽世界。

一天清晨,盧浮宮的主事人決定給所有的重量級名作配上防盜玻璃罩,就招募了數名手藝高超的匠人。不幸的是,在這批匠師中間,有一個叫維琴佐?佩魯吉阿的意大利人。佩魯吉阿早就處心積慮地想把本國的國寶迎回家,這個機會自然不能錯過。

佩魯吉阿耐心等待時機,他裝成遊客進入盧浮宮參觀,並找了一個無人問津的小展室躲了起來。等到夜靜無人的閉館之時,他才現身潛入《蒙娜麗莎》所在的展廳,輕易地解除了自己安裝的玻璃罩,取下畫像,來到一個小門,破壞了門鎖後逃之夭夭。

聲名鵲起

名畫丟失了,這在當時可是個不小的新聞。盧浮宮的管理人員知道後,對《蒙娜麗莎》失竊倍感震驚,他們隨即決定閉館一周。政府解雇了盧浮宮館長狄奧菲爾?奧莫勒和警衛長,懲罰了所有的警衛。一位幹過保安和警察的行政官員取代了奧莫勒的位置。

整整兩年多的時間,《蒙娜麗莎》始終蹤影全無。直到1913年的秋天,佛羅倫薩的一個古董商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求購任何藝術品的廣告,不久他就收到佩魯吉阿的來信,聲稱自己擁有《蒙娜麗莎》。讓佩魯吉阿意外的是,古董商通知了意大利警察,使這幅名畫失而複得。至此,《蒙娜麗莎》徹底成就了“世界上最有名氣的油畫”的盛名。

妙妙果味派

意外發現

研究人員盯著蒙娜麗莎雙手交叉的部位,驚奇地看到一個人物頭像,同樣的圖案也出現在名作《聖母與聖嬰》中。專家們認為,這個頭像就代表了上帝本身以及對上帝的敬畏。而在《施洗者約翰》中,研究人員則發現了一個女人的圖案。隱藏在《最後的晚餐》中的圖案則是倒置在桌上的聖杯。更為奇妙的是,達?芬奇不但在畫中留下了這些奇妙的圖案,他還通過畫中人物的眼神和動作指出了鏡子應該擺放在什麼位置才能反射出這些圖案,真是讓人難以理解。

60-61 繪畫之神拉斐爾

你聽說過拉斐爾嗎?他是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畫家,和達?芬奇、米開朗琪羅並稱文藝複興時期藝壇三傑。拉斐爾的作品博采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成為後世古典主義者不可企及的典範。其代表作有油畫《西斯廷聖母》、壁畫《雅典學院》等。

西斯廷聖母

先來看看《西斯廷聖母》吧。畫麵上帷幔向兩邊緩緩拉開,聖母瑪利亞懷抱嬰兒基督,從雲中緩緩降落。她的腳邊跪著的是年老的教皇西斯廷二世和美麗的聖徒瓦爾瓦拉。教皇穿著沉重的法衣,用手指著聖母應該去的大地;而瓦爾瓦拉目光下垂,略帶羞怯,好像在為母子倆祈禱。聖母麵容沉靜秀麗,為拯救人類,她不得不犧牲自己的孩子。小基督依偎在母親懷裏,睜著大眼睛望著我們,目光裏有一種不尋常的嚴肅感。

這幅油畫是拉斐爾最成功的一幅聖母畫像。畫麵采用了穩定的金字塔形構圖,背景全部用小天使的頭像組成,構思新穎獨到。特別是人物形象,和真人十分相像,加上聖母柔美聖潔,散發出母愛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