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生前的作品幾乎無人問津,直到死後人們才競相高價拍賣,其中一幅《向日葵》居然賣到2250英鎊,是當時最昂貴的畫;後來《加歇醫生肖像》竟賣到了8250萬美元的天價。可惜,這一切凡?高永遠不會知道了。《悲慘的自畫像》真實表現了他對現實生活的不適應,寂寞、傷感的內心世界。
妙妙果味派
《有烏鴉的麥田》
在這幅畫上,有著凡?高所特有的金黃色,但它卻充滿不安和陰鬱感,烏雲密布的沉沉藍天,死死壓住金黃色的麥田,沉重得叫人透不過氣來,空氣似乎也凝固了,一群淩亂低飛的烏鴉、波動起伏的地平線和狂暴跳動的激蕩筆觸更增加了壓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畫麵極度躁動,綠色的小路在黃色麥田中深入遠方,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奮的情緒,這種畫麵處處流露出的緊張和不祥的預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線條組成的無言絕命書。就在第二天,他又來到這塊麥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70-71 總是畫雞蛋的達?芬奇
一個人要想獲得偉大的成就,沒有艱辛的付出是不可能的。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的畫家達?芬奇就很好地驗證了這句話。
1452年,達?芬奇誕生在佛羅倫薩附近一個殷實的家庭。孩提時代的他就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興趣廣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學會彈琵琶,他的即興演唱,不論歌詞還是曲調,都讓人驚歎。尤為突出的是,他喜愛繪畫,常為鄰裏們作畫,也因此有了“繪畫神童”的美稱。後來,父親確信兒子有繪畫天賦,便讓兒子離開家鄉,來到佛羅倫薩一家工廠學藝,他的老師是著名的雕塑家、畫家維羅齊奧。
從學畫雞蛋開始
維羅齊奧對學生要求很多,異常嚴格。開始的時候,他不會讓學生臨摹名人的畫作,也不講授繪畫理論,隻是給學生一個雞蛋,讓他們來寫生。
剛剛學畫的達?芬奇,對畫雞蛋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每天都仔細觀察,認真地畫好每一幅畫,並讓老師指點,找出自己的不足。可是,時間長了,老師還是讓他畫雞蛋,這讓達?芬奇有點不耐煩。
這樣想的時候,達?芬奇是又氣又恨,情緒也受到了影響。他心不在焉,開始馬虎起來,甚至在紙上胡亂畫幾個圓圈搪塞老師。
細微處見功夫
老師維羅齊奧對達?芬奇最近的畫感到奇怪。有一天,他把達?芬奇找來,神情嚴肅地說:“你近來怎麼了,畫得極不認真,這是為什麼?”達?芬奇不假思索地回答:“整天畫一個雞蛋,太沒意思了。”
維羅齊奧聽了,很認真地對達?芬奇說:“你不要小看一個雞蛋,畫好它並不是那麼簡單,要知道在成千上萬的雞蛋中,絕對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個。再說,你把眼睛稍微高一點或低一點,雞蛋的形態就不一樣。”也的確如此,畫蛋能訓練一個人的觀察力,也是畫畫的基本功,必須要下苦功才能做好這一點。
聽了老師的諄諄教導,達?芬奇才理解了老師的苦心。這以後,他也開始安心畫雞蛋,最後獲得了老師的認可。
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是達?芬奇最著名的繪畫作品之一。這幅畫直接畫在米蘭一座修道院的餐廳牆上,作品題材取自聖經故事。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共進晚餐,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
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麼地平靜,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托在背景牆的窗子裏,通過窗子,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隻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在耶穌右邊的一組中,有一個黑暗的麵容,他朝後倚著,仿佛往後退縮似的。他的肘部擱在餐桌上,手裏抓著一隻錢袋。這就是那個出賣耶穌的大叛徒——猶大?伊斯卡裏奧特。
妙妙果味派
畫中有畫
意大利一位名叫斯拉維薩?派西的電腦數據專家說,他在達?芬奇名畫《最後的晚餐》中發現了尚不為人知的隱秘人物圖像。這一發現立即在國內外引起轟動,人們之所以對《最後的晚餐》如此感興趣,不單單是因為它的有名,而是因為達?芬奇在這幅畫中包含了太多無法讓人猜透的思想。這大概也隻有像達?芬奇這樣集科學和藝術成就於一身的天才巨匠才做得到。
72-73 馬拉之死
馬拉倒在浴缸裏,鮮血正從傷口中流出,而凶手已經逃離現場。馬拉握著鵝毛筆的手垂在浴缸之外,另一隻手捏著一張紙條,上麵寫道:“1793年7月13日,夏洛特?科黛,致公民馬拉:我十分不幸,為了指望得到你的慈善,這就夠了。”帶血的匕首滑落在地。在浴缸旁有一個木台,上麵有墨水、鵝毛筆、紙幣和馬拉剛寫完的便條:“請把這5法郎的紙幣交給一個5個孩子的母親,他的丈夫為祖國獻出了生命。”
這就是名畫《馬拉之死》描繪的畫麵,題材取自畫家大衛親眼所見的場麵。在馬拉遇刺當天,大衛急忙趕到現場做了速記和記錄,僅僅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幅畫。
人民之友
先來認識一下馬拉吧。馬拉原是一位物理學家、醫藥博士。在法國大革命時,馬拉因為卓越的號召能力,成為雅各賓派的領袖,並處死了國王路易十六。1793年,雅各賓派推翻了當政的吉倫特派,取得政權,當時的主要領導人有羅伯斯比爾、丹東、馬拉等。這一時期,馬拉撰寫了許多抨擊君主立憲製的文章,維護人民利益,要求建立民主製度,消滅貧富懸殊的社會狀況,尊重窮苦人的地位。因而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人民之友”。
然而,馬拉卻患有嚴重的皮膚病,每天隻有泡在灑過藥水的浴缸中才能緩解痛苦。於是,浴室就成了他經常辦公的場所,最後也死在了這裏。
誰是刺客
既然馬拉被稱為人民之友,誰會殺死他呢?這的確令人難以置信,真正的刺客竟然是一位美麗非凡的女子——夏洛特?科黛。科黛出生於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在修道院裏長大,並接受了教育。在她的內心,法蘭西應該是自由、平等、博愛。可雅各賓派掌權後,卻實行恐怖統治,組織愛國力量,嚴厲打擊國內外反革命勢力。
科黛認為,這一切不幸的根源都跟馬拉有關。1793年7月11日,科黛來到巴黎。她到處打聽馬拉的住處,還買了一把小刀,開始了瘋狂的刺殺計劃。兩天後,她找到了馬拉的家,並說自己知道吉倫特派的情報,被馬拉請進了屋子。沒想到的是,她竟然是個女刺客,用帶的匕首朝馬拉胸口刺去。需要說明的是,馬拉為什麼會死在浴室呢?這是因為他曾在陰暗潮濕的地窖工作過,患有嚴重的皮膚病,隻有泡在灑過藥水的浴缸中才能緩解痛苦,於是,浴室就成了他的辦公場所。
創作《馬拉之死》
馬拉被刺後,引起了法國人民的極大憤怒和抗議。作為畫家的大衛是馬拉的好友,就在暗殺前的幾天,他曾訪問過馬拉,親眼見到過他在浴缸中辦公的情景:“浴缸旁有一隻木箱,上麵放著墨水瓶和紙,在浴缸外的手卻在書寫關於人民福利的計劃。”
大衛對革命報以同情,便開始著手創作這幅作品,他要將馬拉生前為公眾操勞的生活情景展現出來。畫麵單純、簡潔,除了安詳的人物、白色的浴巾、綠色的桌布、黃色的木箱,再沒有太多累贅的圖像。而馬拉工作的木台如紀念碑一般,畫家精心安排的法文:“獻給馬拉?達維特。”有如石碑上的銘文。整體構圖壓得很低,上方的黑色占去了大片麵積,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氣息,真實再現和細節的刻畫,反映了畫家對馬拉的無比敬重。可以說,《馬拉之死》不但是一幅曆史畫,也是肖像畫的不朽名作。
妙妙果味派
大衛
大衛是法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創立者,因創作肖像畫而聞名。1807年,他創作了名畫《拿破侖加冕禮》,畫麵記述了1804年12月,拿破侖在聖母院進行加冕的情景,畫麵中有主教庇護七世、卡普拉拉紅衣主教、皇帝的母親,以及皇後跪在拿破侖腳下,正在接受皇後冠。此外,大衛還創作有《拿破侖越過阿爾卑斯山》等名作。
74-75 梅杜薩之筏
油畫《梅杜薩之筏》描繪的是,在1816年7月法國遠航帆艦“梅杜薩”號遇難後,被遺棄在木筏上的人們的悲慘場麵:我們可以看到,有屍體的小腿肉已被幸存者剜來充饑。有的人弓著背、屈著雙膝、伸著胳膊,他們已經望見了遠處出現的船影。
整幅畫觸目驚心,攝人魂魄。據說,這幅作品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反響,而畫家是如何畫出這些畫麵的呢?還是讓我們去看看背後的故事吧。
法國的“米開朗琪羅”
說到《梅杜薩之筏》,就不可不提席裏柯。他是法國浪漫主義繪畫的先驅,有法國的“米開朗琪羅”之稱。席裏柯1791年出生在法國北部一個律師家庭,少年時就熱愛繪畫。15歲時,他到巴黎學習繪畫,深受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大衛等大師的影響,創作出一些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
1812年,席裏柯第一次在沙龍展出《輕騎兵軍官的衝鋒》,獲得意外的成功。兩年後,當路易十八波旁王朝複辟時,他參加了貴族近衛騎兵隊,期間又畫了著名的《受傷的胸甲騎兵》。有趣的是,席裏柯對馬一往情深,自幼就十分崇拜馴馬演員,畫馬的作品也有上千幅。然而,在他33歲時,卻因從馬上墜下受傷而死。
梅杜薩沉船事件
雖然席裏柯一生短暫,卻留下了最重要的作品,這就是世界名畫《梅杜薩之筏》。畫作取自“梅杜薩沉船事件”。
“梅杜薩號”是一艘長50米的三桅戰艦,航行平穩安全,航速又快,拿破侖曾想搭乘這艘艦船逃到美洲去。1816年7月,“梅杜薩號”滿載著400多名乘客、船員,其中有王室高級官員,一同開往非洲的塞內加爾。然而,在途經西非海岸布朗海峽時不幸擱淺,經過兩天混亂而無效的努力後,人們隻好棄船而逃。船長原是一個逃亡貴族,對航海一竅不通,當這艘船遇險時,他和一批官員乘救生船逃命,剩下150多名船員和乘客。為了活下去,他們臨時搭造了一隻木筏,在大海中任意漂浮。受盡饑渴的煎熬,半個月後他們遇到一隻海船得救了,而筏上隻有15名幸存者。
《梅杜薩之筏》問世
這起海難事件讓法國人異常憤慨,而船上的兩名幸存者,不顧當局的禁令,對這次沉船事件做了詳細記錄。正好在1817年,席裏柯從意大利回到法國巴黎,聽到人們紛紛議論梅杜薩沉船事件,這讓席裏柯找到了題材。
為了增加畫麵的真實性,席裏柯不僅閱讀了記述這一事件的文字,還親自訪問了其中幾位幸存者,請他們作指導,自己做了一隻相似的木筏,在海上漂泊,獲取對環境的體驗。不僅如此,他還專程到醫院裏觀看垂死病人的神態,將解剖的屍體浸入水裏察看顏色。經過一年多的工夫,這幅作品才得以完成。1819年,《梅杜薩之筏》在法國沙龍展出,引起巨大轟動,揭開了法國浪漫主義美術的序幕。誰想,路易十八也拄著手杖來到展廳,在這幅巨幅油畫前佇立了良久,並轉身對席裏柯說:“席裏柯先生,船舶失事不會像你們藝術家所描繪的那樣可怕吧……”
妙妙果味派
尋找“梅杜薩”號
《梅杜薩之筏》創作於1819年,高494厘米,寬716厘米,現藏於巴黎盧浮宮。作者最初把這幅作品取名為“遇難圖”,後來以“梅杜薩之筏”盛名於世。1980年的冬天,也就是在沉船事件發生160年後,法國三艘機帆船帶著精密的探測儀,來到“梅杜薩”號失事海域,打撈出一些殘骸,其中有老式的鐵錨、鉛製成的甲板泄水孔,還有不少磚塊。
76-77 世界上最年輕的畫家
有人說,如果沒有畢加索,整個現代藝術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1881年l0月25日,畢加索出生於西班牙南部一個叫馬拉加的地方。剛生下來時,接生婆以為他是個死胎,差點把他扔掉。幸虧他的叔叔是位高明的醫生,深深地吸了一口雪茄煙,對準嬰兒的小鼻孔吹了進去,嬰兒的手腳才蹬動起來,哇的一聲發出了“像公牛一樣的怒吼”。
畢加索的父親是位美術教師。畢加索三歲時,有一次他哭著要大人給他一樣東西,在大人們還聽不懂他的意思時,他抓了父親的鉛筆,在紙上畫了個螺旋形的東西。父親開始還不知道兒子的意圖,慢慢地發現兒子有繪畫的天賦。
畫了兩隻眼睛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有意思的是,在他創立的立體主義作品中,側麵的人像幾乎都畫上了兩隻眼睛。事實上,這並不是畢加索故意畫蛇添足,而是他運用大塊的色調與變形的手法,在畫麵中給人們展示了一種幽深神秘的立體空間。
這跟畢加索非凡的繪畫天賦分不開。雖然他小時候對於畫畫顯示出天分,但是在學習上卻是個白癡。每次考試,即使讓他作弊,還是不及格。9歲時,畢加索畫出了鬥牛的第一幅油畫,未滿14歲就開了個人畫展。15歲時他進入巴塞羅那學校,一年後轉入馬德裏聖爾?南多美術學院,正式開始了藝術生涯。
世界上最年輕的畫家
畢加索一生創作無數,涉及繪畫、版畫、雕塑、陶瓷等許多方麵。他死的時候已經是91歲高齡了。也許你會納悶,為什麼稱他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畫家”呢?這是因為在90歲高齡時,他仍然拿起顏料和畫筆開始畫一幅新畫,對世界上的事物好像還是第一次看到一樣。
此外,大多數畫家在創造了一種適合於自己的繪畫風格後,就不再改變了,尤其是當他們的作品受到人們的欣賞時更是這樣。隨著藝術家的年歲增長,他們的繪畫雖然也在變,可是變化不會很大了。而畢加索卻像一位終生沒有找到他的特殊藝術風格的畫家,千方百計尋找完美的手法來表達他那不平靜的心靈。他一生始終抱著對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就像年輕時一樣。
嗜畫如命的人
凡?高是有世界影響的繪畫大師,可跟畢加索比起來,他是生前寒磣死後才顯赫起來。而畢加索活著的時候就擁有了幾乎所有的幸福,有巨額的財富和數不清的女人。不過,這些並沒有讓畢加索感到滿足和快樂,直到晚年,他仍然充滿了絕望與憤怒,仍然飽受憎恨的煎熬。對於畢加索的一生,最恰當的描述或許就是:“他誰都不愛,除了自己和繪畫。”
在畢加索的畫中,人們還可以強烈感受到他的愛憎。他反對戰爭,希望和平安寧。1937年4月,為抗議希特勒轟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爾尼卡,他畫了著名的大型壁畫《格爾尼卡》。為抗議美國入侵朝鮮,1952年他又創作了壁畫《戰爭》、《和平》。至於他的《和平鴿》,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妙妙果味派
一幅畫1.04億美金
畢加索一生勤奮刻苦,他給自己定下的原則是“畫,再畫”。他走到哪裏就畫到哪裏,到朋友家做客,有時竟畫得滿牆都是。直到逝世的當天,還作畫到淩晨3點鍾。由於他的勤奮,畢加索成了一位多產畫家。在2004年5月5日倫敦舉行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他的一幅《手拿煙鬥的男孩》以1.04億美金的天價創造了世界名畫拍賣史的最高紀錄。這幅畫是畢加索1905年創作的,是他一生中很有代表性、也很經典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