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1 曲藝雜談
大大的舞台,長長的褂子,兩人對著話筒一陣狂侃!幾乎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都少不了相聲節目,演員們表情可愛詼諧,說話幽默風趣,逗得我們捧腹大笑。相聲已成為流傳最廣、最為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
那麼,什麼是“曲藝”呢?它是各種說唱藝術的總稱。曲藝的演員不用化妝,道具簡單,他們通過說、唱,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種各樣的故事表演出來,以反映社會生活。曲藝這個大家族中,有將近400多個曲種,一起來看一下幾個有代表性的。
相聲逗人笑
最逗人發笑的曲藝,要算相聲了。這種藝術是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說”就是說笑話和繞口令,“學”就是模仿各種叫賣聲和唱腔,“逗”是互相抓哏逗笑,“唱”是編一些滑稽可笑的詞用各種曲調演唱。在表演過程中,演員把一個個“笑料”巧妙地用語言暗藏起來,到一定時候突然抖出來,使人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不禁開懷大笑。相聲以諷刺來表現真善美,既可以諷喻落後,也可以歌頌新風尚。據統計,現存傳統相聲節目300多個。單口相聲中,以《連升三級》、《珍珠翡翠白玉湯》最出名,這兩個都是我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劉寶瑞的作品,非常有趣,很值得一聽。
打竹板,響嘩啦
相聲是以說為主的,而快板則是一種似說似唱的曲藝。快板的表演形式很多,常見的有數來寶和快板書等。數來寶是兩個人表演的,快板書是一個人表演的。
在北京話裏,“數”是一種急促而有節奏的念唱,“來寶”即來錢的意思。最初,藝人們沿街賣藝時,經常見景生情,口頭即興編詞,然後用竹板或牛骨打拍,看見什麼就說什麼,常用六字、七字句,節奏較快,還非常順口。在我國解放戰爭中,戰士們編演了大量快板作品,鼓舞士氣。“快板大王”畢革飛同誌曾這樣讚譽快板:“歌唱英雄唱勝利,批評具體又實際。拿它娛樂都歡喜,指導工作有意義。”數來寶的戰鬥作用不言而喻。
東北二人轉
在我國東北地區,流行著一種曲藝,一男一女,服飾鮮豔,手拿扇子、手絹,邊走邊唱邊舞,表現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獷,唱詞詼諧風趣,這就是二人轉。它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等姊妹藝術,並增加了舞蹈、走場等演變而成。俗話說,“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二人轉裏麵飽藏著人們的喜怒哀樂,它十分生動地反映了東北的文化、民俗、道德和觀念,可以說是“東北民間文化的百科全書”。二人轉中有很多都是名段,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西廂》、《包公賠情》、《藍橋》和《楊八姐遊村》等。
東方芭蕾
“左手鑼,右手鼓,手拿鑼鼓來唱歌”。和二人轉一樣,鳳陽花鼓也是又說又唱又舞的一種曲藝。作為根植在我國安徽鳳陽的藝術瑰寶,它起源於元末明初,距今已有近700年的曆史,有“東方芭蕾”的美譽。它的表演道具很有講究,花鼓小巧玲瓏,鼓麵直徑三寸,鼓條是兩根小竹鞭。表演者用一隻手執鼓,另一隻手拿鼓條敲擊鼓麵,“雙條鼓”由此得名。最初,它是姑嫂二人演出,一人擊鼓,一人擊鑼,口唱小調,鼓鑼間敲。如今,花鼓糅進了現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更加活潑,氣氛更加歡快。當然,它的名聲也越來越大。2006年6月,鳳陽花鼓作為曲藝類項目,被國務院批準頒布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妙妙果味派
相聲生命線
“包袱”是相聲的術語,指的是經過細密組織、鋪墊,達到的喜劇效果。比如,相聲泰鬥馬三立說的《逗你玩》,前麵說了一大堆,這個賊怎麼跟小虎做遊戲,怎麼教他念自己的名字,經過層層鋪墊,三番四抖,最後賊把小虎媽晾在外麵的被單偷走了,達到讓觀眾開懷大笑的效果。包袱是相聲藝術的生命線,無包袱不成相聲。
122-123 使短家夥的
周末,電視看累了,電腦玩厭了,不妨去聽聽評書吧。一腳邁進書場,隻聽得時而戰馬嘶鳴,時而杯盤交錯,繪聲繪色,聲情並茂,生動的故事,讓我們深受感染。雖然有千軍萬馬,但表演者隻有桌子後一人。這位演員隻說不唱,他借助折扇、醒木和手帕三件小道具,說古道今,滔滔不絕。這些小道具都是從清代傳下來的,由於都是些小物件,所以,在曲藝界,評書演員們總被稱為“使短家夥的”。
周莊王施德政
其實,說起這三件道具的來曆,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呢。據說,在周莊王年間,連年荒旱,老百姓非常困苦,碰巧太後又身患重病。這時左丞相蕭彭建議莊王減免賦稅,廣施仁政。同時,他還推薦姓梅、衡、胡、趙的四個人,編了些忠孝禮義的內容,到各地說唱。這樣果然奏效,不到三年光景,國泰民安,太後的病也好了。周莊王大喜,於是,封這四位說書人為“四大善相”,每人各賜一口尚方寶劍,一顆堂印和一道聖旨。他們不管到了哪個州,哪個衙門,碰到貪官汙吏,可以先斬後奏。
在受封後,這四個人又到各地去說書,結果來聽書的人卻寥寥無幾,隻有幾個上了歲數的老爺子。這是怎麼回事?原來,因為掛著一把尚方寶劍,膽小的和怕死的哪敢來聽書呀!後來,為了宣揚周莊王的德政,他們便用扇子代替了尚方寶劍,手帕就是當年周莊王的聖旨,醒木就是那一顆堂印。
表現物件
接下來說說折扇。俗話說,“扇子有風,拿在手中,一過立冬,誰都不用”。但作為評書的小道具,它卻不分時節,一直為演員使用。在說書時,它可以表現很多東西。比如說,你右手攥著扇子,往前一伸,擺幾個姿勢,那就是刀、槍等兵器;如果立起來在桌上一劃,表示用毛筆寫字;橫在桌上,則代表一座橋梁。表演時,如果有同行前來考核,拿起扇子遞過來,說道:“扇子古時有,指點分文武;假筆可代書,兵刃借它舞。”演員立刻回答:“扇子原本古有,刀槍棍棒憑它,文武九流各有。”可見,這把折扇的用途真不小。
另一個小道具是手帕,不過,它是不許擦汗的。手帕的作用和扇子類似,也是用來表現物件的。把它攤在手掌心,可以代替文書、信件,也可以往扇子上一搭,表示帳子。當然,也可以拿它來假裝擦汗、擦眼淚,但不能真擦。如果真擦汗的話,得用另一塊備用毛巾了。
一聲醒木萬人驚
醒木是一塊長方形的小硬木塊,它一般長約一寸,寬約半寸。上麵抹邊,共二十條邊線,十個平麵。放在桌上外露九個平麵,所以也叫“九方”。別小看了這塊小木塊,它的作用可不小。所謂“一聲醒木萬人驚”,用它來攏住觀眾的神情,區分節奏,還能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
據說,一塊醒木有13種不同的名稱,說評書說到哪種身份的人,“啪”的一聲,就代表了他們不同的社會地位和行業特點。比如,皇帝用叫“龍膽”;皇後用叫“鳳霞”;宰相用叫“運籌”;元帥、將軍用叫“虎威”;知縣用叫“驚堂”;中藥鋪用叫“審慎”;戲曲藝人用叫“如意”。老評書藝人有的叫它為“省悟”,意思是要人們分別善惡,勸人學好,不做壞事。看來,這塊小醒木還是官民兩用的。
妙妙果味派
師承衣缽
實際上,醒木是評書藝人的演出許可證。醒木不是自備的,徒弟隻有等學藝功成,在出師時,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由師傅親手傳授。徒弟接過醒木後,才能自己說書作藝。茶具、煙具、鼻煙等,本是演員自己用的,必要時,也可以借來,當臨時的道具用。
124-125 讓木偶“活”起來
說到戲劇,木偶戲值得一提,別看它很小,卻遍及整個世界。顧名思義,木偶戲就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讓木偶“活”起來的戲劇。
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在古代,木偶戲稱為傀儡戲,相傳起源於漢代,大多演出的是曆史傳統戲和神話劇,也演出受兒童喜愛的兒童劇。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木偶戲有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枝木偶四類,各具藝術特色,讓我們走近它們看一看。
布袋木偶
布袋木偶流行於福建漳州、泉州等地,木偶形體較小,頭部連在布袋上,外穿戲裝。因為演出使用的木偶,除了頭、手掌和腳的下半部以外,手部和腿部都是用布縫製而成的,形狀酷似布袋,所以被稱為“布袋木偶”。
布袋木偶主要是用手指活動來操縱木偶動作,也被稱為“掌中戲”。對於表演者來說,要把手伸入布袋,手分拳、掌,食指伸入頭頸,中指、拇指操縱雙手,動作敏捷,準確豐富,構成布袋木偶的主體。例如,在過去,常在街頭演出的扁擔戲就屬於這類。有時表演者也以一根小竹簽插入布偶的袖子撚動,憑借精湛的技藝,做出開扇、換衣、舞劍、搏殺、躍窗等高難動作,真是令人叫絕。
提線木偶
提線木偶,古代稱為懸絲木偶,以福建泉州最為著名。這種木偶的形體大約一尺,頭部和腳部等關節都用線係著,表演者通過在舞台上方提線操縱木偶動作。可以說,這種木偶戲表演難度較大,普通角色的提線有十幾條,主要角色更多,達到二三十條。據說,在過去,一台戲由四個演員操縱,後來發展到十多個演員。
演員在幕後要對話、演唱,聲腔高亢剛健。在各類木偶戲中,泉州提線木偶戲是唯一有自己劇種音樂“傀儡調”的戲種,伴奏以小嗩呐為主,至今仍完整地保存了將近300支曲牌旋律曲調及南鼓、鉦鑼等古樂器。
杖頭木偶
杖頭木偶在古代稱為“杖頭傀儡”,是用木杖來操縱動作完成的,內裝有三根操縱杆,頸部下麵接有一節木棒或竹竿,表演者在舞台下麵用棍舉起木偶,操縱木偶產生動作,眼嘴可以活動,又稱“舉偶”。
在表演時,表演者配合動作進行說唱,大多有幫腔。北京的托偶戲、四川的木腦殼戲和廣東的托戲,都屬於杖頭木偶。這些木偶的造型、臉譜、裝飾和雕刻工藝,都普遍帶有地方戲曲劇種及唱腔的特色。一般木偶形體長二尺,因地域不同,有大中小三種。河北吳橋扁擔戲用的小杖頭木偶,身高約20多厘米,而四川南充儀隴的大杖頭木偶身高竟達150多厘米,與真人高度近似。
鐵線木偶
鐵線木偶也叫“鐵枝戲”,最初流行於廣東,後傳入福建。木偶頭部用泥土雕塑,軀幹四肢用木刻製,手指用紙紮鐵絲做成,高一尺左右。最早的鐵枝木偶是從紙影戲發展而來的。由於它發源於潮州地區,也有人稱它為“潮州木偶戲”。
在木偶戲表演中,鐵枝木偶別具一格,個子沒有提線木偶一半高,由一根鐵枝固定木偶軀幹背部、兩枝鐵枝支撐活動的兩臂,表演者用三根竹管套上鐵枝操縱木偶的軀幹和雙臂。這種木偶的身段和手勢,特別靈活細致,雙手能表演撐傘、舞劍、斟酒、寫字、拉弓射箭等技藝。傳統的鐵枝木偶戲班由9人組成,操縱、演唱、伴奏各3人,劇種角色多時,操縱和伴奏的人還要演唱。
126-127 影子裏麵看大戲
你看過影子裏的戲嗎?這就是皮影戲。它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者用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戲劇故事,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
影戲是哪裏來的呢?相傳兩千多年前,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染病死去,武帝夜夜思念,茶飯都不想吃,更別提朝政大事了。一天,武帝命法師把李夫人的魂召回,不然就是砍頭大罪。法師找不到好辦法,路上遇見孩童手裏拿著布娃娃玩耍,隻見影子倒映,栩栩如生。回到家,他想出一條妙計:把李夫人的畫像臨摹在一張羊皮上,繪上顏色,用燈光照著,這樣影子就映在一層布簾子上,跟真人一般。漢武帝見了,十分高興。當然,這隻是傳說,也說明了影戲的悠久曆史。
電影始祖
西漢時期,皮影戲在今天的陝西發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有人稱它為現代“電影始祖”。不過,皮影戲的成熟期卻在唐宋,是我國民間古老、神奇的戲曲藝術,說唱以秦腔為主,結合了戲劇、音樂等多種藝術手段,配以做工精致的皮影進行表演。在我國,有許多地方戲曲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它所用的幕影以及表演手段,對近代電影起了先導作用。
據說,在陝西的皮影表演中,就保留有民間說書的一些成分。如流行陝西華山一帶的唱“碗碗腔”皮影戲,表演者隻要用雙手撐竿,專管人物表情,不唱不白,由彈月琴兼打鑼鼓的在幕後說唱,掌二弦的管鐃鈸、嗩呐、大號,敲碗碗的帶打梆子,隻有四五個人就能演出,這也是近代陝西許多地方戲的前身。
製作皮影有講究
除了表演方麵,皮影戲的道具製作格外講究。皮影一般用皮革為材料,以牛皮和驢皮為佳,這主要得益於它們的堅固性和透明性。在上色時,會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的透明顏料。因為這些特殊材質,在背光照耀下的皮影人物,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晶瑩剔透,具有一種美感。對於皮影的染色,是有一定講究的,女性發飾及衣飾多以花、草、雲、鳳等紋樣為圖案,男性多用龍、虎、水、雲等紋樣為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