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中國戲曲的現狀和未來(1 / 3)

清亡以後至解放的幾十年,中國戲曲處境十分艱難。到40年代末,除京劇在改革中,許多劇種已奄奄一息。其原因,一是腐敗的政治製度和社會製度對戲曲文化的摧殘。其次,“五四”以後以西方話劇為代表的戲劇傳入,並得到極大發展,一時成為戲壇主流,在競爭中對傳統戲曲有壓製。再次,絕大多數地方劇種還不成熟,正在形成之中,還無力競爭。解放以後,由於新的政治條件、經濟基礎以及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給戲曲以新的生命,各地方戲劇得到了極大提高和發展。特別是在第一個十年中(1953~1963)發展更快。第二個十年(1965~1975),主要是由於政治的幹預,戲曲發展遇到極大障礙,在“文革”中幾乎一片空白。第三個十年,即1976年以後。開始幾年(1976~1980年間)出現一瞬間的熱鬧,蜂擁而起,觀眾表現出極大熱情,甚至在某些農村也如此。1980年以後,戲曲狀況處境艱難,出現了“戲曲危機”。

一、處在危機與困境中的中國戲曲

表現(1)上座率極低,沒有觀眾。許多劇團、劇種觀眾甚少。河南豫劇、曲劇、福建莆仙戲、山東柳劇、越劇、黃梅戲尚可維持。典型的是京劇。如上海觀眾僅有5萬人左右(大部分是老人)。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劇團難以存在,靠放錄像維持生活。在江西,不少地方解散劇團,人員轉第三產業或工交企業。(2)想看而看不懂,沒有興趣。文化娛樂並非不好,有的人也想看戲,但看不懂,越看越氣。也就是說,今天沒有觀眾,更無後備觀眾。原因(1)競爭。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競爭,奪走觀眾,特別是開放後,外國文化藝術大量進入,競爭更激烈。如鹹陽調查(1986年),100人中對“喜愛什麼”的回答是:故事片(100%)電視劇(100%)秦腔(80%)戲曲片(35%)音樂(48%)其他(76%)當地原先最受歡迎的秦腔已被電影、電視排擠。《文藝研究》1986年3期指出,這種狀況已不可改變,越開放,電影、電視收看率越提高,挑戰將更為嚴峻!(2)內容不真。戲曲內容大多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劇中的問題,當時人們關心,今天早已不成問題,或大多數人不成問題。戲曲遠離生活,生活必定疏遠戲曲!如愛情婚姻自由,今天固然還存在,但許多人已不成問題了,而是防止“性解放”問題,防止學西方(美國13歲少女,25%有性經曆),戲的內容不吸引人。但中國觀眾對此又特別關心。對江西某大學100個學生調查“看戲為什麼”的回答是:欣賞藝術14%尋求榜樣0%湊熱鬧9%汲取知識29%分析社會71%觀察人生63%“分析社會”71人,觀察人生63人,戲曲的內容離現實遙遠,他們必定掃興而歸。那末,改演現代戲是否就有興趣呢也不。調查的結果是:新編古裝戲56%傳統戲48%現代戲30%現代戲曲最不受歡迎,為什麼除藝術外,更重要的是戲裏的人生是虛假的,還不如看古裝戲可以有點受益,這是一個重要原因。(3)審美要求與當代人們脫節。戲曲在藝術上不適應觀眾的需求。音樂上,起伏小,變化少,節奏緩慢,今天青年觀眾要求有起伏、快節奏、自然。表演上,戲曲程式已脫離生活太遠,超短裙、袒胸露背的人不會有興趣去看長衣大袖、三寸金蓮式的女性。穿緊衣窄袖、牛仔褲的人對舞台上邁八字步、用甩袖來表現感情也不感興趣。當今時代,要求戲曲適應今天的變革。但是,戲曲卻不能滿足時代的這個要求。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生活變化比較緩慢,因此,藝術形式和發展變化了的生活之間,有較大的適應性,矛盾不那麼突出。到了近代、現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生活變得這麼激烈和迅速,而一種既經形成並且發展比較完整的藝術形式,它有相對的獨立性和保守性。它也要變化,但沒有那麼快。中國戲曲麵臨的正是這種需要變而變不贏的一種困境。這時,能不能變是關鍵。變則存,不變則亡,並非注定滅亡。

二、中國戲曲的未來

在變革中求生存、求發展中國戲曲能否擺脫這種困境,適應時代的要求呢照理是可以的。實際上,戲曲的這種困境早就有過,曆史證明它有能力逐漸適應時代。雜劇興衰的曆史,南戲興衰的曆史,昆山腔的興衰曆史,都是一個能否適應觀眾需要的問題,適應則發展,不適應則衰落。而中國戲曲卻有不斷完善、不斷適應的生命力。一時間不能適應,就有“困境”,就有“危機”,曆史上也早已出現過多次。所以,戲曲史本身就是舊的形式消亡、新的形式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新、舊之間則一直遵循中國戲曲的某些內部規律,如唱念做打、歌舞等等。可以相信,中國戲曲的內部規律,一定會找到與時代相適應,適合當代人們審美要求的新形式而繼續生存和發展。比如程式,過去是靴子、三寸金蓮,而今女人穿高跟鞋,能否就此概括出新的程式呢;穿裙子,今天大約也有一定的規矩。是否可以有新程式呢應當說可以的。新的程式產生,舊的也就消亡。音樂、舞台美術等無不如此。也就是說,戲曲舊的形態會滅亡,新的形態會產生。

在這個新舊交替之中,戲曲當然要拋棄舊的,吸收新的(包括電影、電視和外國戲劇的營養)。新陳代謝是規律,當前,在困境中,應當自覺地、有意識地去促進它,這就是改革。應當看到,這種改革已經開始,並且已取得了一定成效。這裏介紹三條消息。一條,1986年11月27日《人民日報》報道,上海寶山滬劇團,體製改革與藝術改革同時抓,出現新麵貌。1982年該團隻演出28場,工資的70%靠國家撥。到1984年3月,《家庭公案》一劇,已演出550場,創上海市最高紀錄,《東方女性》已演300餘場。兩年半內,僅這兩出戲演出就900餘場。第二條,川劇《潘金蓮》,該劇在思想藝術上都有大的改革,一出來,連演150場,場場爆滿,後演到了北京,也頗為熱烈。第三條,1986年“莎士比亞戲劇節”,越劇演出莎劇《無事生非》,撒切爾夫人致信祝賀,外國人興趣甚濃。總之,我們的戲曲處於困境之中,又正在設法擺脫困境。當然,戲曲的新的形態成熟起來,非一朝一夕之功,還要長期努力。現在正處在兩個高峰的過渡狀態中,這一過渡要多久很難說。南戲從正式產生到定型,經曆了一百多年(南宋初到元末),到四大聲腔則更久。昆山腔從產生(元末明初)到大放光彩,經曆了約200年。這次變革,估計也要較長的時間,當然不一定要上百年。最困難的時期,總會過去,而現在卻正處在最困難時期。中國戲曲將走向世界戲曲麵臨困境和改革,其實,在世界範圍內戲劇都有難處(同樣受電影、電視衝擊),麵臨求生存、求發展的問題,盡管程度上有差別。外國戲劇的最大弱點是受時空的嚴格限製,如話劇“舞台時間”基本上等於”生活時間”,空間上即受三麵牆的限製。今天,人們卻要求戲劇既更廣闊地表現生活,又更細致地表現人的心境。這兩者之間也就存在尖銳矛盾。這樣,外國戲劇也在改革以適應需要。外國戲劇改革的關鍵就在於突破時空的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