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
長期以來,地市報社一直定位於黨委機關報,以辦報宣傳作為主要任務,報業經營放在次位,尤其是經營業績一直以來不作重點考核。但自2001年開始,中央推進文化體製改革,加快新聞出版事業和產業發展。浙江作為首批文化體製改革試點省份,省報和大部分地市報社均已完成改製工作,成立了報業集團。文化體製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實施宣傳與經營業務相對分離的基礎上,搞好經營工作,促進報紙做強做大,提高報社的競爭力。隨著報業集團多元化的不斷拓展,集團控股公司的大量成立,如何設置一些合理的考核指標、如何做好企業集團下屬公司經理人員的業績考核,調動下屬公司的積極性,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真正把我們的實體公司融入市場經濟中去,應該是當前報業經營發展的重點。報業集團由於各職能部門之間,總公司與各子公司、控股公司之間存在著諸多利益關係,如資金上繳下撥、投資集權與分權、消費基金的控製與放開等,這些財務關係如果處理不好,集團公司會出現兩種傾向,一是吃大鍋飯,苦樂不均,鞭打快牛,該獎的獎不到位,該罰的又罰不下去,調動不起經營人員積極性;二是管理失控,子公司亂投資、亂融資,亂列成本和費用,虛盈實虧,由一個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的巨額債務,甚至可以把整個集團拖垮。如何做好報業集團公司財務控製、風險控製,做好對下屬公司的指標設定及業績考核評價,即要發揮下屬公司的積極性,又要進行必要的監管,是當前集團公司經營管理的難題。下麵分別從利潤中心與成本中心層麵來闡述我們報業印務公司與發行公司的業績評價與考核。
一、淨利潤、經濟增加值
有多種財務指標被用來計量企業的業績,包括淨收益和每股收益、現金流量、投資收益率、經濟增加值、市場價值和經濟收益等。它們作為業績計量指標各有優點,也各有局限性。
(一)淨收益
在我國暫時沒有優先股,所以實際上就是淨利潤。但由於淨利潤指標隻能評價公司本身幾年間的利潤變動狀況,不便於橫向公司的比較,也不便於投入資本變化時同一企業的各期比較,因此在上市公司當前被使用的最廣泛的指標是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淨利潤÷普通股股數。
當前我們報社對一些經營部門考核使用更多的還是淨利潤指標,但是淨利潤指標還是具有一定的不足。因為一旦淨利潤成為唯一的業績評價指標,公司責任人可能為提高淨利潤而犧牲公司長期利益,例如減少當年研究開發支出,或僅僅為了避免確認損失不處理陳舊資產等。很明顯,淨利潤作為考核指標很可能促使公司負責人的行為短期化,不利於企業長期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二)經濟增加值
這是近年來最引人注目和廣泛使用的企業業績考核指標。它被可口可樂、西門子等一些傑出的企業所采用,並幫助它們取得了非凡的業績。經濟增加值與會計利潤指標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考慮了帶來收益的所有資金的成本。會計利潤隻扣除了有息負債的利息,而沒有考慮所有者權益資本的利息。“在市場經濟中沒有免費的午餐”,無論債權人的資金還是股東的資金都是有成本的,實務中,我們隻有把債權人的資金成本作為費用扣除,但是所有者資金我們沒有考慮其成本,作為費用扣除,當然現行會計製度也不允許扣除。但是,我們在對下屬公司的考核中能否予以考慮呢?
長期以來由於報社資產均是國有資產,沒有人會來考慮國有資產投入的資本成本,相反好多民營企業已經在考慮自有資金投入的機會成本,而不僅僅局限於報表利潤。經濟增加值=稅後淨利潤-使用的股權資金×股權成本率。經濟增加值是資本在特定時期內創造的收益,如果經濟增加值為正值,說明企業創造了價值和財富;如果經濟增加值為負值,說明企業摧毀了應有的價值;如果經濟增加值為零,說明企業隻獲得金融市場的一般預期,剛好補償資本成本。下麵我想以經濟增加值作評價指標來對印務公司的考核可行性作一探討。
以我們報業的印務公司為例,由於報紙印刷設備價格昂貴,實際投入資金量很大,但由於印刷的投資基本上是報社國有投入,因此可能報表上利潤不錯,但如果考慮投入的資金成本,那麼得到的結果也許會令我們吃驚。當前平麵媒體已很大程度上受到網絡、電視媒體的衝擊,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僅僅依靠報社的幾張報紙來維持公司的運轉是走不通了,要使我們的印務公司能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中長遠地生存下去,必須真正走向市場,融入市場經濟中去磨煉,隻有通過市場的檢驗,才是未來報社印刷公司的立足之本。當前我們報業基本上還是沿用逐年利潤的增長作為考核指標,但顯然已經明顯不符合當前市場經濟的要求。真正能夠接受市場考驗的,就是把自己作為一個市場的主體,與社會上其他印刷同行站在一個起跑線上,隻有這樣產生的經營業績才禁得起長期考驗。以本報為例,本報2012年印工單價不含稅48.1元/千對開張,而按市場價格承接的《都市快報》、《錢江晚報》2012年平均不含稅單價35~36元/千對開張。設想如果全部按照市場化運作,以《都市快報》、《錢江晚報》的加工費標準,印務公司一年實際利潤就下降200多萬元。如果再考慮所有者權益的資金成本,那麼其利潤就更是差異巨大。因此筆者認為,以經濟增加值作為印務公司的考核指標,才能使公司負責人清醒地認識到企業真正的盈利能力、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