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學生施以不帶強製的學習在教學法中應排除掉強製學習的方法,使兒童確信他將獲得成功,並使他學會學習,不讓他落伍或發覺自己正在落伍。

3.在學習中提出較高的目標應在兒童麵前提出比較高的學習目標,並指出達到目標時可能遇到的困難,同時又要使學生堅信一定能達到這個目標,一定能把本課學好。

4.以綱要形式進行教學合作教育學斷然反對一切可能使兒童懷疑自己被列入次等生的做法,諸如把學生技能力分成等級,布置作業分等等做法。主張教學應以不同的綱要形式進行,因為綱要形式的教學可以使每一個同學哪怕是學習能力最差的學生都能充分自由地回答問題,而且每個學生都有綱要,這又不會影響全班的課程進度。能力差的學生與能力強的學生相比,運用綱要的時間要長一些,但這個差別在班上不能明顯,所有的學生都能很有把握地回答問題,並無愧地取得優良成績。

5.及時給學生的學習以成功的評定給學生學習的評定必須是一種為學生帶來成功感覺的評定,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在教師的及時評定的督促下,持之以恒地學習時,他就會迅速的得到發展,否則,象有的教師在評定學生學習成績時一個分接一個分,不善於利用讚揚和鼓勵的方法,將可能使學生永遠喪失學習的興趣。

6.實行教學中的自由選擇為使兒童感到自己是教師的合作者,就要盡可能地讓他們在完成作業時進行自由選擇,如給學生出一百道題,允許學生選做其中任何難度的題,選做習題的數量也不受限製等。--這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最容易邁出的一步。

7.進行超前教學教學工作比教學大綱超前一定的時間。超越教學大綱能給兒童 帶來滿足感,能引起他們的自豪感,教師則不受教學大綱的限製,能自如地支配課堂時間。

8.實行大單元講授將一部分教材合並為一個大的單元講授。這樣,便有可能大大增加所學知識的分量,同時又能明顯地減輕學生的負擔。經驗證明,在一個大單元裏易於建立邏輯聯係,易於突出主題思想,並把這個思想展示在學生麵前,教師便可能向學生提出複雜、有趣的任務,而且按大單元學習教材能消除兒童在困難麵前的恐懼心理。

9.確立相應的課型學習不同的科目必須應用不同的課型,如在數學課上,沙塔洛夫在證明定理時,不說一句多餘的話,也即是數學教師的講述應當絕對精確;在沃爾科夫的創作課上,兒童們可以議論紛紛,沒完沒了地向教師提出大量的各種不同的問題等等。

10.在相互評論中培養自我分析能力在教學中應采取各種方式教會學生在集體中對他人評價的同時,學會對自己進行正確的、準確的評價。因為隻有能對自己的活動作出準確的,恰如其價的評價的人,隻有學會了並習慣於分析自己的活動的人,才能叫做獨立自主的人。

11.創造班集體的智力背景班集體的“智力背景”是影響該班的共同目標和價值的關節點。

要建立一個合作的環境,教師應努力提高學生廣泛的求知欲,而不受教學大綱的局限,如沙塔洛夫為學生組織大量的參觀遊覽活動;在班級裏擺著一套報夾,裏麵收集了每個學生都應當細讀的最重要文章等。

12.進行帶創造性的集體教育這一方式的要旨在於,兒童從一年級到畢業班,都要學會如何從 事集體共同創造。在進行創造性活動中,要求‘一切都具有創造性”,集體的每一個成員都參加進去,沒有表演者與聽眾之分,沒有積極者與消極者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