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魯家的精彩人生(1 / 1)

張魯家,中國書協會員、山東省書協會員、煙台市書協理事、煙台市楹聯家協會理事、福山區書協副主席,現就職於福山區供電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擅長書法、攝影、根藝創作。他酷愛書法藝術,勤學不輟,自顏體楷書入手,行書宗法二王,章草則習王世鏜、索靖等法帖,通過自己不斷學習、臨摹、感悟,形成具有鮮明個性的書法風格,尤以章草書體見長。多次在國家、省、市專業書法展覽、比賽中獲獎,一舉躋身全國書法家行列,其作品得到書法名家的肯定。今年,被著名書法家權希軍先生破例收為關門弟子。權老欣然命筆,書寫“真金不鍍”,贈與愛徒。

張魯家除了在書法方麵頗有造詣外,對攝影也甚為癡迷。他經常拿著相機走遍大街小巷、山野鄉間,記錄著市井民生、秀美山川。今年3月,他背上相機到城郊農村拍攝春景,在拍攝香椿樹芽時,無意中發現香椿芽下麵的木本上長著一圈一圈疤痕,每個疤痕上呈現出有鼻子有眼的臉譜,五官位置恰到好處。意外的發現,令他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興奮不已。回家後,他將拍攝的照片輸入電腦放大處理,奇跡出現了:一個個圖案,有的像人、有的像猴、有的像熊,喜、怒、哀、樂,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數百張照片表情無一重樣,令人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神奇。於是,他拿起相機到處尋找拍攝香椿樹疤痕。看著這些活靈活現的香椿疤痕臉譜,他不知道其藝術價值到底有多高,隻感覺她涵蓋了攝影和美術不同領域的內涵,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較大的發展空間,為攝影藝術開辟了新的領域,為美術創作提供了新的素材,且在這之前,並未聽說有人發現。他及時到工商部門進行注冊商標,成為了“椿猴”發現第一人!

7月份,他參加了經濟日報圖片網組織的攝影培訓班,聆聽了全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鄧維先生授課。課間休息時間,他拿著事先準備好的攝影作品向鄧先生請教。鄧先生說他從來沒看到過這樣的作品,詳細詢問了發現的過程,並提出修改建議。專家的話更加堅定了他對香椿疤痕進行深入創作的決心。於是他突發奇想,決定出一本關於香椿疤痕的畫冊。他從作品裏精心挑選出100幅較為滿意的作品,並根據不同神態分為喜、怒、哀、樂等係列作品。為了讓讀者更直觀的欣賞到作品的意境,他為每一幅作品創作了一首詩,並用行草書法題寫,更增加了畫冊的藝術性。他的恩師、著名書法家權希軍先生看了他的作品後,讚不絕口,並當場為他的畫冊題字,命名為《椿猴百相》。不久,這本畫冊將麵世。

這就是張魯家,一個愛好廣泛、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追求、永無休止的一個人。正是因為他這種善於發現、善於探索、敢想敢做的精神,才讓他的人生變得無比精彩。

(2011年 《煙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