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聶拉木“野人”之謎(1 / 1)

筆者在西藏聶拉木縣工作,經常聽到人們談論起縣內的“高山雪人”,即“野人”。

前年9月20日,我跟幾位同事到縣城東麵的喜馬拉雅山坳樺樹林采蘑菇,路遇縣醫院副院長存真,請他同去,他執意不肯,並說自己前些年在樺樹林裏看見過“野人”,故不敢去。進一步詢問,原來,1987年8月份,他獨自到樺樹林,突然聽見山上不遠處傳來一陣聲響,仔細一看,原來有個“野人”正在追趕一頭雪豬,嚇得他趕緊躲在一塊大石旁,大氣不敢喘一聲。就見這個“野人”個頭2米左右,有黑紅色的長毛,站立行走,臂長手靈,腳大且長,頭額凹陷,形象醜陋,十分嚇人。“野人”敏捷地抓到雪豬,撕皮扯肉,很快吃完了,方才離開樺樹林,飛快地沿著溝壑向高處的雪山奔去。此後,他再不敢涉足樺樹林。由於我們人多,義無反顧地進了茂密的樺樹林,在尋找蘑菇時,並沒見過“野人”。

後來,我聽當地群眾講,他們在雪山上采摘雪蓮花時,確實看到了“野人”留下的寬大腳印。今年4月27日,我同煙台援藏醫療隊三名醫生和煙台電視台徐宏等人遇見存真,再次核實此事,他又描述了當時所見“野人”的情況,並說,縣城駐地充堆村一牧民在山上放牧時,也親眼看到了“野人”抓雪豬吃的場麵。

聶拉木縣內有無“野人”,可以說,存在的可能性極大。

這是因為,聶拉木縣南部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世界著名的珠峰自然保護區(包括附近的定日縣和吉隆縣)有幾十萬畝原始森林,方圓幾百公裏溝壑縱橫,雪山險峻;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樹林茂密,草異花奇;岩石嶙峋,人跡罕至;樹洞石穴,到處可見;禽獸魚蟲,種類繁多。“野人”可食的動物、野果、蘑菇、竹筍等非常豐富,這就為“野人”的生存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據有關資料記載,1951年,英國人西普頓在登珠峰時,拍攝到了“野人”非常清晰的腳印照片。英國為此於1954年組成了一支到喜馬拉雅山尋找“野人”的考察隊,雖沒遇到“野人”,卻在一座寺廟裏發現了兩塊保存了300多年的“野人”頭皮。1958年,美國一登山隊員在毗鄰聶拉木縣的尼泊爾境內一條河旁,看到一個披頭散發的“野人”正在吃青蛙。70年代,日本人攀登聶拉木縣境內的希夏邦馬峰,登至海拔6000多米時,突然失蹤。不久,人們隻尋到他們的衣物和攜帶的器材。當地群眾講,危害登山運動員的,不是雪豹,就是“雪人”。

從另一個角度上看,聶拉木縣存在“野人”也是有依據的。西藏奇謎考察協會理事、“野人”考察隊隊長冀文正老先生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墨脫縣從事“野人”研究多年,搜集到了許多極具科研價值的“野人”傳聞和活動情況。他講,當地群眾反映,很早以前,有個雄性“野人”抓住一個婦女,強行奸汙,逼其為妻,並生了小孩。1948年,該縣西宮村幾個群眾目睹本村村民桑達被“野人”追到村頭並抓死。至今,該縣仍有27名獵人證實,他們打獵時,曾親眼見過“野人”。冀老堅信,喜馬拉雅山南麓確有“野人”存在。聶拉木縣與墨脫縣相比,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氣候條件等特別相似。尤其是聶拉木縣屬珠峰自然保護區,當地各級政府和各族人民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加上藏傳佛教嚴禁殺生,自古以來,基本上無人獵殺禽獸,使野生動物的數量有增無減。因此,聶拉木縣的喜馬拉雅山南麓,更適於“野人”的繁衍生息。

在我國,人們大都相信,在神農架和喜馬拉雅山可能有“野人”。但到海拔較低的神農架尋找“野人”易,而到處於世界第三極的聶拉木尋找“野人”難。再者,“野人”力大無比,嗅覺靈敏,行動詭秘,近其身難乎其難。

筆者相信,終有一天,人們會解開聶拉木縣的“野人”之謎。

(1997年 《煙台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