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而兩體,其太極之謂與!陰陽天道,象之成也;剛柔地道,法之效也;義人道,性之立也。三才兩之,莫不有乾坤之道。

陰陽、剛柔、仁義之本立,而後知趨時應變,故“乾坤毀則無以見易”。

六爻各盡利而動,所以順陰陽、剛柔、仁義、性命之理也,故曰“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陽偏體眾陰,眾陰共事一陽,理也。是故二君共一民一民事二君,上與下皆小人之道也;一君而體二民,二民而宗一君,上與下皆君子之道也。

吉凶,變化,悔吝,剛柔,易之四象與!悔吝由贏不足而生,亦兩而已。

尚辭則言無所苟,尚變則動必精義,尚象則法必致用尚占則謀必知來,四者非知神之所為,孰能與於此易非天下之至精則詞不足〔以〕待天下之問,非深不足〔以〕通天下之誌,非通變極數,則文不足以成物,象不足以製器,幾不足以成務,非周知兼體,則其神不能通天下之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示人吉凶,其道顯矣;知來藏往,其德行神矣;語著龜之用也。

顯道者,危使平,易使傾,懼以終始、其要無咎之道也。

神德行者,寂然不動,冥會於萬化之感而莫知為之者也。受命如響,故可與酬酢;曲盡鬼謀,故可(以)〔與〕佑神;開於幾先,故曰知來;明患而弭其故,故曰藏往,極數知來,前知也,前知其變,有道術以通之,君子所以措於民者遠矣。

潔靜精微,不累其跡,知足而不賊,則於易深矣。

天下之理得,元也;會而通,亨也;說諸心,利也;一天下之動,貞也。

乾之四德,終始萬物,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首尾)〔後〕,然(後)推本而言,父母萬物。

明萬物資始,礦不得不以元配乾;坤其偶也,故不得不以元配坤。

仁統天下之善,禮嘉天下之會,義公天下之利,信一天下之動。

六爻擬議,各正性命,故乾德旁通,不失太和而利且貞。

顏氏求龍德正中而未見其止,故擇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歡夫子之忽焉前後也。

乾三四。位過中重剛,〔時不可舍〕,庸言庸行不足以濟之,雖大人之盛有所不安,外趨變化,內正性命,故其危其疑,艱於見德者,時不得舍也。九五,大人化矣,天德位矣成性聖矣,故即曰“利見大人”,又曰“聖人作而萬物者”。

亢龍以位書為言,若聖人則不失其正,何亢之有聖人用中之極,不勉而中,有大之極,不為其大,大人望之,所謂絕塵而奔,峻極於天,不可階而升者也。

乾之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乃大人造位天德成性躋聖者爾。若夫受命首出,則所性在存焉,故不曰“位乎君位”,而曰“位乎天德”,不曰“大人君矣”而曰“大人造也”。

庸言庸行,蓋天下經德達道,在人之德施於是(者)溥矣,下之文明於是(者)著矣。非窮化之神以時措之宜,則或陷於非禮之禮,非義之義,此顏子所以求龍德正中,乾乾進德,思處其極,未敢以方體之常安吾止也。

惟君子為能與時消息,順性命、躬天德而誠行也。精義時措,礦能保合太和,健利且貞,孟子所謂始終條理,集大成於聖智者與!易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其此之謂乎成性則躋聖而位天德,乾九二正位於內卦之中,有君行矣,而非上治也。九五言上治者,〔通〕言乎天之德,聖人之性,故舍日“君”而謂之“天”,見大人德與位之皆造也。

大而得易簡之理,當成位乎天地之中,時舍而不受命乾九二有焉。及夫化而聖矣,造而位天德矣,則富貴不足以言之。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主於求吾誌而已,無所求於外故善世(博)〔溥〕化,龍德而者也,著潛而未見,則為己而已,未暇及人者也。

“成德為行”,德成自信則不疑,所行日見乎外可也。

乾九三修辭立誠,非繼日待旦如周公,不足以終其業。

九四以陽居陰,故曰“在淵”,能不忘於躍,乃可免咎;“非為邪也”,終其義也。

至健而易,至順而簡,故其險其阻,不可階而升,不可勉而至。仲尼猶天,“九五飛龍在天”,其致一也。

“坤至柔而動也剛”,乃積大勢成而然也。

乾至健無體,為感速,故易知;坤至順不煩,其施普,故簡能。

坤先迷不知所從,故失道,後能順聽,則得其常矣。

造化之功,發乎動,畢達乎順,形諸明,養諸容載,遂乎說潤,勝乎健,不匱乎勞,終始乎止。

健、動、陷、止,剛之象;順、麗、入、說,柔之體。

“為木”,萌於下,滋於上〔也〕;“為繩直”,順以達也“為工”,巧且順也;“為白”,[因]所遇而從也;“為長,為高”,木之性也;“為臭”,風也,入也;“於人為寡發廣顙”,躁人之象也。

“坎為血卦”,周流而勞,血之象也;“為赤”,其色也。

“離為乾卦”,“於木為科上槁”,附且(躁)〔燥〕也。

“艮為小石”,艱難入也;“為徑路”,通或寡也。或,一本作且字。

“兌為附決”,內實則外附必決也;“為毀折”,物成則(上)〔止〕,柔者必折也。

“坤為文”,眾色也;“為眾”,容載廣也。

“乾為大赤”,其正色〔也〕;“為冰”,健極而寒甚也。

“震為萑葦”,為蒼莨竹”,“為敷”,皆蕃鮮也。

一陷溺而不得出為坎,一附麗而不能去為離。

艮一陽為主於兩陰之上,各得其位而其勢止也。易言光明者,多艮之象,著則明之義也。

蒙無遽亨之理,由九二循循行時中之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