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一些實用的知識技能,根本不能適應現代社會中青少年學生未來生活的需要。按照赫欽斯的三段論——“教育包含著教學,教學包含著傳授知識,而知識就是真理,真理到處都是一樣的,因此,教育應該到處都一樣。”——可以看出,永恒主義教育哲學強調的是教育應當力圖使學生去為未來生活做準備,能夠適應真實的由永恒真理組成的世界,而不是在活動中去學習,去適應現實的世界,適應永恒的真理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
永恒主義教育哲學把促進學生理智發展看作教育的最高目的的真實用意在於,通過教育提高人的素質,增強人的理智教育能力,使人們能夠按照統治階級要求的理性去生活和控製天性的衝動和叛逆,不要為追求物質的滿足和平等與社會發生激烈的對抗,從而拯救處於嚴重危機的資本主義製度。
(2)強調以“永恒學科”為核心設置課程永恒主義者從“永恒真理”中引申出“永恒的學科”是訓練學生理智的最好辦法,因此他們強調學校課程的確定是教育家和教師考慮的問題,不能聽憑學生的興趣自由選擇,教育家和教師應該以“永恒學科”為核心為學生設計和確定課程。
在永恒主義者看來,所謂“永恒的學科”主要是曆代偉大哲學家、思想家的偉大著作,尤其是古代偉大人物的著作,因為“一種良好的教育包括對真理的探求和理解··真理能在文明的偉大作品中找到”。因此永恒主義者特別強調學習古人的偉大作品的重要性,如斯東提倡學生尤其要重視學習古希臘思想家的著作,阿蘭則公開強調學生要回到古代偉人那裏去,和古代思想直接接觸,赫欽斯更是讀古代偉人作品的鼓吹者和實施者。
赫欽斯讚成一種含有永久的或永恒的研究內容的課程,他特別提倡學生閱讀古代偉人的經典著作。他還具體地分析了永恒學科的基本特點或“長處”,概括起來說,它們表現在四個方麵:(1)能開掘出人類的共同要素;(2)通過這些學科的學習,有助於人們形成共同的觀念,有助於人們之間的相互溝通和聯係;(3)永恒學科集曆代偉人思想之精華,是人們學習人類文明最有效的捷徑;(4)永恒學科又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高深學問以及進一步深入認識世界的基礎。
永恒主義者主張在小學階段,主要應開設語文、算術、寫字等課程。對兒童進行讀、寫、算的基本訓練,但課程內容中應多選一些有關偉人的文章,以便使兒童熟記偉人古典著作中最精彩的段落和名言。
永恒主義者主張,中學階段在讓學生學習偉人的經典著作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學習希臘文、拉丁文、邏輯、修辭學、文學和數學等普通學科,以便為他們直接學習偉人的經典著作打好基礎。永恒主義者也知道在現代社會,不讓中學生接觸自然科學科目是行不通的,但他們強調要以經典學科為中心設計課程體係,自然科學科目的學習不能衝擊經典學科的學習,使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基礎科目經典,認識世界的永恒性,並有效地發展他們的理性。
赫欽斯強調大學教育應是通才教育,主張學生無論何種專業也隻有在學完基礎學科課程後才能進一步學習高深的學問。他說的基礎學科課程主要是古代偉人的經典著作。1937年前後,在赫欽斯直接組織和鼓動下,美國聖約翰學院全麵地推行了所謂“名著百種計劃”,選擇了百餘本古典原著作為大學四年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古典文學、哲學和曆史等人文學科方麵的著作,而自然科學方麵的著作隻占很少的部分,“而這些著作中有四分之三是十九世紀以前的著作,三分之二是十八世紀以前的著作,二十世紀的書隻有兩種。”
永恒主義者熱衷於讓學生閱讀古代偉人的經典著作,並不是要讓學生學到某種知識和技能,也不是讓他們背誦古典著作的名言或精彩段落,而在於對他們進行理智訓練和宗教教育,讓他們形成“理性的人生觀”、“永恒的人性”,確立資產階級所需要的道德價值觀,更好地維護資本主義的永恒秩序。因此,永恒主義者強調課程設計的標準主要看其有無理智訓練和個性陶冶的價值,極力反對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哲學所倡導的實用性、功利性課程,認為正是這種對人類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課程體係導致了美國教育質量的嚴重下降和學生道德水準的急劇滑坡。
(3)強調學生要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永恒主義者認為要促進學生理智的發展,除了讓學生學習以“永恒學科”為核心的課程外,還特別注意強調學生應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
在永恒主義者看來,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理智的活動,因此教育教學中就不能一味地遷就學生的願望和興趣,他們強調學生應有責任感和義務感,要服從學校教師的管教,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