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社會主義社會有它自己的特殊的紀律。列寧指出:“共產主義(其第一步為社會主義)的社會勞動組織則靠推翻了地主資本家壓迫的勞動群眾本身自由的自覺的紀律來維持,而且愈往前去就愈要靠這種紀律來維持。”②他堅決強調說,必須竭盡全力來鞏固紀律和提高群眾的覺悟,指出這是勝利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的頭等重要的前提。他認為,自覺的紀律和高度的勞動文明是共產主義道德表現的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麵。
紀律問題是黨的教育工作的注意中心。勃列日涅夫在蘇共第二十五次代表大會上說:“我們既對個人和公民權利的全力發展表示關心,同時又對加強社會紀律問題,對全體公民履行他們對社會的義務給予應有的重視正是由於每個公民對自己的義務和對人民利益的負責態度,才為全麵地體現社會主義的民主原則和真正的個人自由打下了唯一可靠的基礎。”
(二)蘇聯教育學對培養自覺紀律和文明行為問題的研究
社會主義社會的紀律根本不同於資產階級社會的紀律,所以必須研究有關蘇聯學校紀律教育的完全嶄新的原理。蘇聯教育學家深刻地分析批判了資產階級教育家關於培養學生紀律問題的理論,並揭露了他們的階級本性。克魯普斯卡雅指出,資產階級學校根據自己階級的任務,過去和現在都不惜一切代價來極力向學生灌輸唯唯諾諾、唯命是從的思想,千方百計壓製兒童的意誌和主動精神。資產階級教育學在解決這個問題的理論和方法上形成了兩個主要的流派。一個流派起源於德國反動的教育家赫爾巴特(1776--1841),它建立在專製主義的基礎上,也就是依靠教師絕對權威的壓力來壓製兒童“粗野頑皮”的性格,據說這種性格是生來就有的。這種專製教育的主要手段是訓斥、威脅、監視和各式各樣的懲罰,其中還包括體罰。體罰的辦法至今還在采用,例如西德和英國的一些學校就是這樣。
資產階級學校培養學生紀律的另一個流派,是根據所謂“自由教育”的理論。按照這個理論,維持兒童紀律的方法必須是為兒童提供不受任何拘束的自由,並吸收他們參加有趣的活動(“娛樂教育學”)。這個理論的支持者反對任何強製和懲罰。在二十世紀的前二十五年裏,英國、法國和西歐的另一些國家建立的所謂新學校普遍實行自治,這種自治采用的議會主義形式也是這個理論的一種特殊反映。這些學校模仿國家管理的所謂民主形式,選舉地方長官和總統等等,就由他們來維持學生當中的必要的秩序。“自由教育”的理論是作為對專製主義和壓製兒童意誌的一種特殊反抗形式而產生的,它經過多次改頭換麵,最後走向了兩個極端:要麼否定在兒童中間保持紀律的必要性,要麼把兒童的生活方式安排得使他們從學齡開始就習慣於資產階級的秩序。
當然,在進步的資產階級教育學裏也有不少關於紀律教育問題的有益的思想,特別是誇美紐斯、裴斯泰洛齊、第斯多惠、烏申斯基和另一些教育家發表的思想。但是甚至這些思想也需要批判修改,如果把它們用於蘇聯學校的話。至於資產階級的教育實踐,那麼,盡管它幾次試圖研究兒童的意識,並使用人道的施加教育影響方法,但是整個來說,這種教育實踐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仍然建立在專製主義、經過嚴厲的紀律處分來壓服和懲罰的基礎上。這正是克魯普斯卡雅認為蘇聯學校的紀律教育必須根據嶄新的原理來進行的原因。
按照蘇聯教育學的解釋,紀律是同共產主義建設的目的和任務有關的一種深刻的政治現象。馬卡連柯寫道:“在我們的社會裏,紀律是一種道德的、政治的現象在我們的社會裏,沒有紀律性、不守紀律的人就是反對社會的人,我們看待這樣的人,不僅要從表麵行為上著眼,而且要從政治和道德方麵著眼。每一個教師對紀律必須持這樣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