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性談話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性情境誘導學生去探索解決認識任務的答案。教師以自己提出的問題引發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在談話過程中運用技術手段,可以使探索過程更加豐富,其中出現的新事實需要與原有的知識加以比較、對照。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邏輯推理有助於發現所提問題的答案和解決任務。

啟發性談話的價值在於,它具有控製探索過程和逐步引導學生作出真正解答的很大可能性。啟發性談話具有探索活動的全部結構元素(設置問題性情境,規定任務,提出設想,論證假說,檢驗假說,把通過談話所獲得的知識加以概括和係統化)。

使用這個方法所遇到的主要困難,是能否準確地評估學生的認識可能性,以及能否判斷他們具備解決任務所需的足夠的知識。

辯論辯論作為問題性教學的一種方法,其主要用途是形成學生的評價性判斷,確立世界觀的立場。在組織辯論時,可以使矛盾尖銳化,暴露各種思想,把不同派別的觀點對立起來,這樣做都是可取的。辯論不同於談話,在組織辯論時,要預先了解不同觀點的擁護者,並選出其中最堅定的代表來發言。在決定自己的立場時,學生的認識獨立性會有很大的提高。當然,對科學問題的辯論和討論隻適用於高年級。

雖然辯論的結構比談話法的發展邏輯較為自由,但辯論仍具有談話的那些用以解決認識任務的結構元素。在辯論中,還是應由教師決定認識的進程並控製正確解答問題的探索過程。此外,無論是辯論還是談話,雖然都在組織集體的探索,使個人的猜測成為大家的收獲,但這仍不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某些學生的獨立性。

由於這個原因,設法使學生在解決認識任務中發揮更大獨立性的其他的啟發性方法,所起的作用就越來越大了。例如,各種探索性實驗室作業就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這種作用。

實驗室作業這個方法需要有專門的設備(顯微境、測量工具、參考書、幻燈、錄音機,等等)。當用實驗室作業來解決認識任務時,它就成為一種啟發性方法。這種方法的意義在於,學生是依靠觀察,依靠獨立獲得的事實,依靠自己獲得的新知識來解決所提出的任務的。

學生在獲取新知識時,深入理解知識的本質,並且把新知識變為解決麵臨任務的手段。這樣,與啟發性談話相比較,學生積極探索活動的範圍就更擴大了。在教師的直接或間接指導下,學生確定探索的途徑,舍棄不成功的方案,選擇他認為最正確的解答。在實驗室作業中,學生的獨立性、創造性的成分大大超過談話和辯論。

正確組織的實驗室作業能發展觀察力和認識能力,培養尊重事實的態度,形成勞動技能。它幫助學生掌握綜合技術性的技能和技巧,使學生熟悉科學實驗的方法,學會使用儀器和工具。

任何別的方法都不能象實驗室作業這樣兼有組織獨立的探索性認識活動並同時控製這一活動的可能性。實驗室作業的組織可以分為全班作業或者小組作業,如果設備許可,還可以組織個別作業。這個方法能把探索中的每一個結構元素區分開來,分析它的優缺點,擬定下一步的活動。在進行實驗室作業的過程中,可以在任何一個環節上停止下來,把解決認識任務的某一個問題提出來進行討論。實驗室作業的優點是,學生的活動一般說來都是“物化”的,因此,認識的各個階段都是可見的,從而也就更便於控製。

各種儀器、工具、參考書、技術手段的運用有助於計劃師生的共同活動。實驗室作業所具備的所有這些優點,使這一方法有可能應用於學齡初期,讓年紀小的學生也能去獨立地探索真理。

由此可見,進行各種形式的探索性實驗室作業。(利用分發的各種材料、技術手段、工具和參考文獻),應該在現代學校中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不過,通過實驗室作業進行研究的可能性,畢竟要受到地點、時間和設備情況的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