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功是差生認識興趣的重要動力

大多數差生在遇到困難和得到不及格分數時,會形成自卑心理,對自己的力量喪失信心,放鬆意誌努力,表現出對學習不好的學科冷漠甚至反感。差生的情感領域裏發生的這些變化,對掌握知識的整個過程都產生不良的影響。

這裏就有必要利用能夠強化差生內部動力的那些因素。教師經過周密考慮的係統工作,保證差生在學習中取得成功,有助於逐步改變這些學生的學習動機。

追求成功是學生的一種現實體驗和一種十分強烈的動機趨向。

每一個學生都有這種追求,不管他在學業上是先進還是後進。

差生在學習上的成就,對於改變他們對學習落伍的學科的態度有特殊意義。一種活動愈是能滿足個性需要和促進個性的發展,個性適應這種活動的水平就愈高。

利用成功作為刺激差生認識興趣的手段,首先要求教師本身具有對每一個差生的工作都能取得良好結果的心理準備。要創造使差生獲得成功的教學情境,教師必須創造性地運用設計的、組織的和交往的能力。

在設計活動時,必須考慮到差生現有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考慮到他們的可能性和特點。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從心理上和情緒上使差生有在學習上取得良好結果的準備。可以用各種方法來做到這一點:

鼓勵和支持學生的成功願望,保證使他們取得學習上的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表揚,把進步的結果告訴全班和家長。

為了創造內部的成功定勢,教師組織的活動要保證差生有一種滿足的心理狀態。在這一活動中,入門性的作業起著特殊的作用。

給學生布置入門性作業的目的,是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儲備處於積極狀態,使他們做好自覺掌握新知識的準備,使差生成為教學過程的共同參與者。給學生布置的這類作業,可以是複習有關定義和概念的,也可以是訓練實際技能的。有時候可以從教材內容中抽出那些對掌握新規則有影響的因素來複習。

在課堂上要創造成功情境,引起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在情緒上感到滿意的狀態。教師在課堂上要選擇學生對學習結果有信心的時刻跟他們交往。在給這類學生布置的作業中,下述作業要占一定的地位:學生在以前的經驗中完成這些作業有過成功,或者他們能完全獨立地完成這些作業。學生在沒有教師的幫助下獨立地完成作業,會有一種歡樂感。

在檢查知識時,也可以用各種方法保證學生活動的成功:預先告訴差生在下節課上將提問他,在做練習前允許差生再按教科書複習一下將要用到的規則,對比較複雜的材料給學生以回答提綱,允許回答時使用牆上的或教科書裏的圖表,讓學生把完成家庭作業將用到的規則寫在筆記簿裏。讓膽小和思考慢的學生有較多的思考時間,教師在全班做獨立作業時跟差生一起做個人作業。

(五)消除知識和認識活動方式中的缺陷

差生的順利學習常常由於知識中的缺陷(空白)而受阻。彌補這些缺陷的工作,可在課堂上的個人作業中和課後的補課中進行。

教師對補課的看法各有不同:一些人持保留態度,另一些人持反對態度,還有一些人認為對差生不補課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