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仁愛為你帶來幸福(1 / 1)

仁慈的愛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情感力量,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最基本的精神力量。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倡導與人為善,以仁愛為本,“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國倫理學說的根本。今天,作為一個傳承著五千年文化的華夏子孫,作為一個崇尚真善美的人,應當常溫孔子之教誨,弘揚和踐行仁愛之理念,讓愛之幸福惠及天下。

一顆寬宏的仁愛之心,是一種寬容、坦直、誠懇、忠厚的精神,是一種愛人的精神,是一宗最豐厚的財產。百萬富翁的財產,與這比起來,簡直不足掛齒。懷著這種好心情、好精神的人,哪怕沒有一文錢,但是他所懷有的仁愛之心、容人之量,能融化人的孤獨感和隔離感,打破人們心中的“圍牆”,人生就會變得富有、幸福,就會步入成功的巔峰。

高爾基說:“誰要是不會愛,誰就不能理解生活。”為人處世,應該仔細傾聽他人的想法;要學會多欣賞他人的長處,少計較他人的短處;時時伸出手幫助別人,去感受助人的那種快樂。尊敬他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獻出你真誠的愛心,仁愛待人的人,同樣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真心回報。

有一個盲人在夜裏走路時,手裏總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看了很好奇,就問他:“你自己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提燈籠走路?”

那盲人滿心歡喜地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我提燈籠不是給自己照路,而是給別人提供光明,幫助別人的,如此一來,別人也容易看到我,不會誤撞到我,這樣就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既幫助了別人,也等於幫助了自己。”

在漫漫人生路上,你是否也會覺得自己的道路崎嶇?如果那樣,你不妨也學學這位盲人,隻要你心中長明一盞溫暖的燈,就會照亮你暗淡的人生路,付出的最終結果就會是無償地索取。

世界著名的精神醫學家亞弗烈德 阿德勒曾經發表過一篇令人驚奇的研究報告。他常對那些孤獨者和憂鬱病患者說:“隻要你按照我這個處方做,14天內你的孤獨憂鬱症一定可以痊愈。這個處方是:每天想想,怎樣才能使別人快樂,讓別人感到人世間愛心的力量?”

有一個50歲的女人,丈夫去世不久,兒子又墜機身亡,她被悲痛和自憐的感情所包圍,久而久之得了憂鬱症,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好心的鄰居帶她去找亞弗烈德 阿德勒。亞弗烈德 阿德勒問清病情後勸她去做一些能使別人快樂的事情。50歲的她能做些什麼呢?她過去喜歡養花,自從丈夫和兒子去世後,花園都荒蕪了。她聽了亞弗烈德 阿德勒的勸告後,開始整修花園,施肥灌水,撒下花種,很快就開出了鮮豔的花朵。從此,她每隔幾天都將親手栽培的鮮花送給附近醫院裏的病人。她給醫院裏的人送去了溫馨,換來了一聲聲“謝謝您!”這美好的“謝謝您”輕柔地流進她的心田,治愈了她的憂鬱症。她還經常收到病愈者寄來的賀卡、感謝信,這些卡片和信幫助她消除了孤獨感,使她重新品嚐到了人生的喜悅。

可見,以仁愛之心待人,就會喚起人類最美好的情感,與此同時,你的幸福感也會油然而生。你在送別人一束玫瑰的時候,自己手上也留下了最持久的芳馥。帶著愛,一切將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