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小說的預告——劉鶚論(2)(2 / 3)

在封建的太陽即將降落的19世紀最後幾年,這個古老帝國的智慧和良知,都被社會淪亡的深重危機所激活。政治的和哲學的、自然科學的和文學的、軍事的和經濟的,不僅是學者和士人、官吏和商賈,可以說,中國社會的每一個角度的潛能都得到了開掘和闡發。這個世紀末的夕陽,的確燦爛耀眼,有著令人震驚的美豔!但這是中國人為挽救這片古國的陸沉而貢獻的血淚染成的慘烈,那罕有的輝煌卻充盈著不可言說的悲壯。

在這樣的曆史轉折的關頭,太平時世用來享受歡樂的種種才智,都被聚斂集中於一個窄小的通道——那就是為社稷生民的救亡圖存。這時節,別的不說,單是以往讓人愉悅和歡樂的文學、詩歌和藝術,也都浸染著沉重的傷感。一種非常緊迫的動機要求非常迅速的效果,在這樣的時候,以往容易被世俗的習性所遮蔽、掩蓋或延緩的才氣和聰穎,都迫不及待地得到發散。一切在這樣急匆匆的時代裏,都表現得近於極致。這其中有在政治風潮中沉浮的人物,也有在學術建樹和藝術創造中呈現的奇才,有狂放的名士,也有浪漫的詩才。

在這眾多的才華演示中,此刻我們談論的劉鶚,是別一類型。他的學問博而雜,興趣廣泛、奇思妙想多變而不持久。劉鶚不拘小節,生活頗為闊綽,由於他深諳經營,也有一定的家財。1898年開發晉煤計劃的破產並不能使這位充滿活力的人放棄他的追求。有記載說,這年3月至4月間,他有三次參加康有為召開的保國會活動氣可見他的政治態度傾向於維新派,隻不過,他是以自己的方式參加改造中國社會的實踐行列之中。

晉煤行動失敗回到北京的當年,劉鶚幾乎沒有停歇,又參與了福公司在河南的礦事活動。次年即1899年,議築蘆漢鐵路支線澤浦鐵路;1900年在上海辦五層樓商場。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他雖麵臨挫折又有非常頻繁的活動,而這些活動又都與實業的建設有關。劉鶚的這樣不間斷的開創性的投人一直持續到生命的最後。

1900年,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攻人北京,皇室外逃。北京城中饑民遍地,無人過問。隨後成立了救濟善會籌劃募捐賑濟災民。劉鶚聞訊,決意入京投入賑濟的善舉。他寫信給救濟善會陸樹藩,表明自己參與其事的決心。他為此個人捐銀五千兩,又籌借七千兩,共計一萬二千萬兩作為救濟北京的會資。信中說:

人才為國之元氣,京師為人才淵藪,救京師之士商,即所以保國家之元氣。辦法當以護送被困官商人口出京,為第一荽義,平糶為第二要義,其餘尤其次矣。是否有當,尚祈裁察。以地而論,北京為最急;以事而論,北京為最難。如無人去,弟願執役,為諸君前驅可乎?所有隨帶翻譯人等川資、薪水,均由弟捐款發給,不支善會分文。

從這信可以看出,劉鶚這一行動,確係出於至誠,並不夾帶私念。而且據有關材料說,他一旦下定決心即訴諸行動而毫不遲疑。這一年九月初九日,劉鶚改東洋裝,束帶到了天津。九月十二日即率同司事,工役二十餘人赴京;其間,劉鶚還辦了掩埋局和司藥局,掩埋清理街上的屍骸並為傷病者治病。這些事都在劉鶚的率領和參與下緊張地進行,這些事當時及事後均有好評。

但如同劉鶚畢生的行動都不暢順一樣,他審時度勢出於實際需要的機智之舉,往往因有背於常而遭到惰性和積習的攻訐。劉鶚在北京的賑災行動,最終由於他用籌借銀行貸款向洋人購糧濟民再一次受到攻擊。這件事在他坎坷的一生中有出人意想的奇兀,並非常人所能為。不能說劉鶚的舉措無懈可擊,他在複雜的情勢下定有用人決策等等的處理未當的事情。但是不幸得很,劉鶚在洋兵遍地、人視為畏途的北京從事賑災救難,得到的酬答卻是以他閃耀著奇特光華的生命的消失為代價。這就是羅振玉在《劉鐵雲傳》中說的:而數年後柄臣某乃以私售倉粟罪君,致流新疆死矣。

超前才智的悲劇

他的一生做的是別人想不到更做不到的事。才華、興趣,加上財富,使他有可能在他人無法涉及的領域做出成績。但在封建末世的中國,像他這樣才識出眾的人多半不配有好命運。因為在百年前引進外資,他得到了一個可怕的名稱:漢奸;在戰亂中的北京賑濟災民,他卻被定罪為私售倉粟,終於流放致死。而無數貪婪的官吏和庸碌之輩,他們在國家淪亡和社會動蕩麵前無動無衷,而終於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譽,享受著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