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中國自然地理基礎(一)(2 / 3)

4.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的西北部,麵積為22萬平方公理,海拔2600~3000千米,氣候寒冷幹燥,盆地西北部為戈壁沙漠覆蓋,東南部低窪,有許多鹽湖沼澤分布,湖鹽、鉀、硼、鋰、鎂鹽以及石油等資源豐富,是全國著名的“聚寶盆”。

(四)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地區,從北向南共有五大丘陵。

1.遼東丘陵??位於遼寧省東部,南北走向,千山山脈在這裏分布,從田向南逐漸降為5000千米以下的低緩丘陵,南部延伸到遼東半島,沿岸多天然良港。

2.山東丘陵位於山東省的東北部和中南部,除泰山、嶗山等少數高度超過100001以外,大部為低緩丘陵穀地,東部深入黃海形成山東半島,岸線曲折,有青島、煙台、威海、龍口天然良港。

3.江南丘陵??位於長江以南,武夷山脈以西一直到雲貴高原的東部邊緣,南至南嶺,包括湖南、江西和鄂南、皖南、蘇南,淺丘起伏,丘陵間多盆地、穀地;廬山、,九華山、黃山和衡山等名山錯置其中,旅遊資源極為豐富。

必東南丘陵??位於浙江和福建境內,又稱浙閩丘陵,有武夷山、仙霞嶺、雁蕩山等著名山脈;丘陵間多小型盆地和平原,耕地和居民點集中在這些地區。沿海岸線曲折,多島嶼,良港密集。

4.兩廣丘陵??位於南嶺以南的廣東和廣西境內,又稱兩廣丘陵多小盆地和穀地平原。喀斯特(岩溶)地形十分發育,風景奇特,廣西桂林山水被稱甲天下。廣東肇慶山水也很著名。

(五)平原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沿海一帶,地勢低平,土壤肥沃,人口密度大,農業、工業、商業、交通運輸、郵電通信,都很發達。全國有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

1.東北平原??分布在東北三省,麵積35萬平方公裏,是我國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鬆嫩平原和遼河平原組成。北部兩個平原有沼澤地,土壤是肥沃的黑色土,通稱“北大荒”,今已改造成富饒的“北大倉”,是我國著名的農業生產基地和經濟發達地區。南部遼河平原濱臨渤海,農業發達,是我國東北南部的主要糧棉產區和經濟發達地區。

2.華北平原??位於河北、河南、山東及江蘇、安徽的淮河以北平原,由黃河、海河、淮河衝積而成,故稱黃淮海平原。該平原麵積30萬平方公裏,是一望無際的平坦平原!以黃河為界,北部稱海河平原,地勢低平,多窪地湖沼,農業發達,是我國重要的麥棉集中產區之一;南部稱黃淮平原,水係紊亂,多災低產,目前已改造成重要的農業生產?地之一。

3長江中下遊平原-一西起湖北宜昌,東到滬、蘇、浙長江三角洲海濱,東西長200多公裏,包括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和長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地勢低緩,水網密布,是全國人口稠密、耕地分布密集地區,也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三、我國地形特點對國民經濟建設的影響

地形是形成各類土地資源和旅遊資源的基礎,是影響人類活動的主要自然要素。認識和掌握我國地形特點及其分布規律,對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合理安排生產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充分合理利用各種地形條件,實行農林牧副漁全麵發展

我國地形類型多種多樣,為綜合發展農業、實行農林牧副漁全麵發展提供了廣闊天地。農業用地是一個綜合發展農業的用地概念,我國耕地麵積較小,但其它林、牧、水產等農業用地則很廣闊,因此,要根據各種地形的自然規律,進行開發利用,使各種農業用地各得其所,協調發展。我國耕地麵積小,要十分珍惜每寸耕地合理利用,集約經營,用養結合,不斷提高單位麵積產量。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麵積。我國山丘麵積廣大,分布廣泛,潛力巨大,但條件複雜,要合理開發利用山區,積極保持生態平衡,因地製宜,發展各種林牧副漁業生產。

(二)合理開發利用我國豐富的礦產資源、水利資源和自然風景資源

我國多種多樣的地形,由於地質過程複雜多樣,形成我國豐富的礦產資源,通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階梯狀分布特點及大自然的修飾塑造,形成我國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和風景資源。這些資源既廣泛分布全國各地,又相對集中某些地區,對其綜合利用,合理開發,將對國民經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三)統籌兼顧,加強對各種地型類型的統一利用和治理

我國多種多樣的地形類型,是一個相互聯係,不可分割的整體,特別是地形骨架,西部以高山、高原為主,東部以丘陵、平原為主,江河上、中、下遊息息相關,幹流、支流脈脈相通。根據這一基本特點,在國土開發利用上,就必須注意上下、左右的協調關係,要特別強調水土保持工作,搞好治山治水,按照自然界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內在規律,保持山、水、田、林綜合治理,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

(四)趨利避害,改造不利地形條件

我國山區麵積廣大,特別是廣大的西部地區,地形複雜、崎嶇,地麵相對高差大,有的地方滑坡、泥石流為害嚴重,給交通和其它工程建設造成不利影響。我國西部荒漠麵積廣大,沙漠、戈壁、寒漠麵積占全國總麵積的五分之一,因此,治沙改土,合理利用草地牧場,也成為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重點。

第二節氣候

一、我國氣候基本特征

我國氣候基本特征是:氣候條件複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較強。

我國幅員遼闊,受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複雜和季風等因素的影響,具有多種多樣的氣候;例如:“一日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山地氣候;“四季無寒暑、雨變成秋”的雲南高原氣候;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日照充足、幹燥少雨的極為典型的西北內陸大陸性氣候長冬嚴寒、短夏溫涼、幹燥少雨的內蒙古草原氣候;冬暖夏熱、春早、多雲霧、日照少、生長期長的四川盆地氣候;以及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從南部沿海到長江中下遊平原、丘陵及中原地區的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氣候。

在我國廣大國土範圍內,除西北內陸和青藏高原以外,冬季盛行從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吹向海洋的偏北風,夏季盛行從海洋吹向大陸的偏南風。這種一年內隨季節不同而有規律地變換風向的風叫季風。我國東部廣大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少雨,氣候幹燥。我國北部地區,冬冷夏熱,構成大陸性較強的氣候。

二、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一)位置的影響:緯度位置,我國南北縱跨近50。,形成了從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暖帶等六個溫度帶,這是造成我國氣候類型多樣的基本因素。

海陸位置對我國影響很大。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位於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由於海陸受熱和散熱物理性質不同,從而形成夏季溫暖濕潤的偏南風和冬季寒冷幹燥的偏北風,導致我國降水分布從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並且形成了四個千濕地區: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幹旱地區和千旱地區。

(二)地形的影響:地形對水熱狀況起著重新分配的作用,從而影響到天氣和氣候。我國地形多樣,東西地勢差別很大,對我國氣候也有很大的影響。一般說來,地勢越高,氣溫越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千米以上,由於地勢高,是全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形成了高寒氣候,同時還加強了西北地區的幹旱程度。山脈的走向與氣候運行方向近於直交,對氣候起屏障與抬升作用。例如:地形雨是由於潮濕氣流前進時受地形抬升而在迎風坡形成的,背風坡往往形成少雨區我國東西走向的高大山脈,可以阻擋或減弱冬季季風南下的強度,例如,四川盆地冬季溫暖就是受秦巴山地屏障作用的結果。

三、我國氣溫分布概況

我國氣溫分布特點是:年平均氣溫在我國東部地區,自南向北遞減,從南海諸島的降至黑龍江省北部的西部青藏高原在,它以下,而位於其北麵的塔裏木盆地,因山嶺屏障溫度卻在100攝氏度以上;在季節上,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冬季,我國南北氣候相差很大。越往南去,氣溫越高,越往北去,氣溫越低。

七月是全國大部分地區最熱的月份,可作為夏季氣溫的代表。從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上看,我國大部分地區南方大致在28攝氏度;東部地區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並且稀,這表明南北溫差小;西部地區,由於內陸盆地與高山間氣溫垂直變化大,等溫線較密。青藏高原由於受地勢高的影響,低於20攝氏度。塔裏木盆地受四周高山和大麵積的沙漠影響,夏季高溫;北疆吐魯番盆地由於地勢特?低窪,則形成我國最熱的地區,七月份絕對最高溫度可達47.81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