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家介紹,在“減員增效”的思想主導下,很多單位的員工基本上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人手都比較緊張。如果在非法定節假日員工申請帶薪休假,必然導致正常工作受到影響。
黃金周和強製“帶薪休假”並行?
對於帶薪休假這個話題,一直是“見仁見智”。有人認為,帶薪休假是好事,與黃金周不衝突,能給在職職工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的人則提出質疑:帶薪休假好,關鍵是能落實嗎?最近一段時間,社會上取消黃金周,實行強製帶薪休假的呼聲越來越高。
“現在黃金周弊端不少,應該取消。每逢黃金周,國人的旅遊熱情就好像股市裏所說的‘井噴’那樣,一時間車票告罄、酒店緊張,各熱門景區更是人頭攢動,人滿為患,遊客喊累,景區也喊累,旅遊變得像趕場子一般匆忙,甚至有點例行公事的味道了。”北京市民張先生認為,旅遊主要由兩個要素決定,即金錢和時間。在中國,這兩種要素很難兼得,大部分旅遊者都是犧牲時間贏得金錢,把出行計劃集中安排在黃金周。他建議,應該取消黃金周,在此基礎上推行帶薪休假,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體係,改變員工不敢提出要求的現狀。
“不能輕易否定黃金周對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的作用。”在采訪中,楊鍾紅卻持不同的看法。她認為,黃金周和帶薪休假兩者並不矛盾,推行帶薪休假並不意味著取消黃金周。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增加節假日,這是國家進步的標誌。
在采訪中,讚同帶薪休假應與黃金周並存的人占大多數。他們認為,實行帶薪休假應因地製宜。在中國相當多的一些地區,尤其是沿海發達地區,還存在著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勞動時間的保證往往是企業效益的前提和重要途徑。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德謙也認為,帶薪休假要具有充分的靈活性,在製定時不應具體規定什麼時間休假,由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來決定何時休假,做到統籌安排。
據有關部門人士透露,今後幾年內,全國將全麵實行帶薪假期製度。那麼,帶薪休假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嗎?
誰偷走了我們的幸福
物價是當前城市居民最關注的熱點問題,居民幸福指數有所下降,但居民普遍對2012年生活預期保持樂觀。
2011年,中國邁上了一條艱難的道路,且遠未抵達終點。
這年年初,似乎剛剛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影,經濟形勢逐步轉好,但又一輪物價衝擊波席卷而來,決策層不得不出台一係列調控措施,在控物價、穩增長和調結構中尋求平衡。
在住房難這一困擾國人多年的問題上,決策層更是揮出史上力度最大的組合拳,以行政問責之勢控製房價,頒布限購令,同時推行五年3600萬套的保障房建設計劃。
旨在覆蓋全民的社保,“不成功”後再度重來的醫改等等,或循著既定的軌道,或找到新的方向,一一在進行之中。
縱橫捭闔的決策,牽動著民眾的憂樂悲歡。為盡可能全麵獲知民情,《瞭望》新聞周刊聯合專業民意調查機構--北京美蘭德信息公司,於2011年12月1日至12月11日,采用係統抽樣方法展開“2011年中國城市居民生活觀念和生活狀況調查”。
本次調查區域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沈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昆明、太原、蘭州、吉林、秦皇島、章丘、延安、綿陽、滎陽、鶴崗18個城市市區,共對3620名年齡在20歲以上的城市居民進行了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訪問。
調查結果顯示,物價、就醫難(看病貴)和房價,名列當前城市居民最關注的熱點問題前三位。由於這些切膚之感,居民幸福感略有下降,但信心猶在,絕大多數居民對2012年生活預期保持樂觀態度。
物價、就醫和房價最受關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進入2011年,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一路上揚,至7月份達到6.5%的峰值,創2008年7月以來37個月的新高。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物價是當前城市居民最關注(說明:問卷中“最關注”一問非單選,而是每人選三項)的社會熱點問題,得到的關注度為48.1%,排在首位。
不過,相比2010年同期調查結果,這一數據大幅下降22%。與此相關的是,進入2011年四季度,CPI終於穩步下降,11月已降至4.2%,進入下降通道。
“物價與民生息息相關,居民能有切身體會。”中國政法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帆教授對記者說。他認為,盡管CPI進入下降通道,但目前國內部分農產品流通環節複雜、費用高的問題較為突出,勞動力、土地、環保等要素價格成本呈上升趨勢,物價上漲的壓力依然較大。
關注度排在第二位的是就醫難(看病貴)問題,高達38.7%,較2010年提升了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