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0日,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經國家統計局批複同意掛牌成立,是江西省內唯一擁有“社情民意”調查資格的專業機構。據了解,在各地統計係統的民意調查機構中,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屬於最早成立的調查機構之一,並在“出身簡介”中開宗明義地闡明了自己的宗旨--“追求卓越、關注細節、崇尚正直”。
“中心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已由最初的3人增加到現在的16人。”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主任梁步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心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著眼社會,關注民生,廣泛收集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信息,搭建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新橋梁。”
梁步新介紹,目前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兩方麵:一是為各級黨委、人大、政府製定政策法規、工作計劃、組織管理征集百姓意見和建議,反映百姓對其公眾形象和施政成效的評價與看法,針對百姓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以及對突發事件所持態度進行快速調查;二是為公共管理、公共服務部門進行政風行風評議及改進措施分析,測評服務質量和水平,以及工作滿意度調查。
自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一成立,梁步新就一直任主任至今,號稱“老民調”,“隨著政府執政理念的轉變,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社情民意調查,這些年來委托的項目越來越多”。截至2010年6月,江西省民調中心共完成各類調查項目50多個,累計完成成功樣本超過70萬個,收集百姓的意見和建議50餘萬條。而且,從2005年開始,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已不再接受任何市場調查,專門從事社情民意調查。
至於調查內容,已經由最初公眾安全感調查,擴展到了省政府考核體係中的民意調查,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群眾滿意度調查,“民生工程”滿意度調查,國稅地稅係統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以及中央有關部委委托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進行的民意調查,等等。
直接分管民調中心工作的江西省統計局副局長彭道賓告訴記者,江西民調中心的項目,60%是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委托項目,40%是自選項目,“中心屬於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財務獨立核算。在人事方麵,所有聘用人員都由中心領導采用社會公開招聘的方法選用,實行公平競爭的用工製度,形成了一支綜合素質高、人才結構合理、機製充滿活力的調查隊伍”。
據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副主任吳士輝介紹,目前從整個統計係統來看,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與各省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屬於上下級業務指導關係,各省市民調中心人事權在地方統計局,資金來源個別財政差額撥款,多數全額撥款,也有的是自收自支。
揭秘民調中心訪問室據了解,與其他省市民意調查機構一樣,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調查手段,完全是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CATI)。“電訪室線路由中心成立當初的42個席位42條線,擴充到現在的70個席位240條線。”梁步新介紹。
2010年8月3日下午,記者探訪了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訪問室,親身體驗了訪問員的工作。這裏正在進行“2010年江西省公眾安全感調查”。18點20分,記者一走進訪問室,就看到數十名受過嚴格訓練的大學生訪問員,正在電腦前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工作。旁邊的監聽席位,6名監聽督導員頭戴無線耳機正在對電訪員訪問過程進行實時監聽。“利用這個監督平台的軟件係統,每一位訪問員的調查內容,監聽督導員都可以監聽到。”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副主任喻林華告訴記者。
經過同意,記者也戴上耳機,任意挑選了一位訪問員與受訪者的對話進行監聽。這個訪問員撥通電話後,用普通話問:“您好,我是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訪問員……”電腦顯示對方電話號碼是0791620××××,受訪者是南昌的一戶居民。
據喻林華介紹,CATI是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係統(Computer 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 System)的簡稱。在確定要訪問某個城市或鄉村時,隻要把電話號碼前3位局域號設置完成,就可以甄別錯號、空號,直接為訪問員自動隨機接通正確的電話號碼。
“CATI係統是由電話、計算機、訪問員3種資源組成一體的調查訪問係統。”喻林華說,“訪問員根據計算機依照抽樣設計的要求,隨機撥號並接通電話找到合適的受訪者後,按照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的調查問卷將調查內容逐一讀出,並將被調查者的回答用計算機如實記錄。”
據了解,“CATI調查”是目前國際通用的現代統計調查技術,是一種快速、高效、高科技的社會調查手段。具有調查範圍廣、訪問效率高、過程不擾民、全程監控嚴、數據真實度高、統計分析準六大優勢。
彭道賓分析說,這種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由層層開會布置調查任務變為由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直接訪問調查;由大量印發調查問卷變為在計算機上直接顯示;由訪問員走進千家萬戶變為由一個個訪問電話快捷入戶調查;由以往的手工填寫問卷變為由現代計算工具迅速輸入;由時時處處提防人為幹擾變為極難受到幹擾;由需要高昂的調查經費變為隻需相對最少的調查費用。從而使社情民意調查工作的時效性明顯提高,成本大幅降低,調查結果更加真實可靠。
成效源於“雙向互動”
據了解,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調查結果,分為對內與對外兩條渠道發布。目前所做的全部項目中,大概70%要對外向社會發布。“對貼近公眾生活的選題,經委托方同意,民調中心會向社會公布,比如居民收入、幸福感、關注熱點等。”梁步新說,“涉及特別敏感問題的調查,民調中心主要通過內參形式向省委省政府彙報,作為內部決策依據使用。”
據了解,2009年經江西省委宣傳部批準,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在全國率先創辦《江西民意調查》內參專刊,專刊專送省委、省政府領導。2009年6月,時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的蘇榮對《江西民眾對實現保增長目標信心的民意調查》做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江西民調中心的民意調查報告“對於省委了解社會動態是十分有用的”。
時任江西省省長的吳新雄對江西民調中心調查報告也做出過重要批示:“省統計局的調查分析工作很有價值,對了解民意,改進工作有重要參考意義,希望進一步圍繞江西經濟社會的發展,多做深入的、反映本質規律和變化的調研分析。”
記者經過調查也發現,民意已介入江西省各級黨政部門的決策過程。比如2006年,江西省財政廳委托江西省民調中心進行了一次江西省未享受醫療保障城鎮居民對擬建立的“城鎮居民合作醫療製度”的接受程度及參加意願的調查,結果顯示:願意參加“財政補助40%,個人負擔60%”模式的人群比例最高。
據了解,江西省財政廳得到上述調查結果之後,相信數據、適應民情、順從民意,改變了原來“財政補助30%,個人負擔70%”的設想,采納了調查的結果,使百姓得到了實惠,使政府得到了民心。
2010年3月,《江西民意調查》反映:“有些幹部把‘低保’變為關係戶的福利。”時任江西省政府副省長的熊盛文閱後做出重要批示:低保發放中“優親厚友”問題要利用今年的重要整治做到基本杜絕,並將該報告轉給省民政廳有關領導參閱。隨後,省民政廳對享受城鄉低保的基層幹部及其親屬進行登記備案,定期核查。
據記者了解,截至2010年已完成針對近3萬名此類對象的核查清理工作,共取消7383名基層幹部親屬的低保待遇。各設區市對城鄉低保資金發放進行專項治理,一批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城鄉低保對象被清退。
“民心向背,決定著國家興衰、執政安危,這是一條鐵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是彭道賓反複向記者說的一句話。據記者了解,在2007年江西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群眾滿意度調查中,江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56個省直部門、行業對應的設區市一級的589個單位進行了調查。
通過這次政風行風評議評價活動,集中解決了一批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比如有效地治理了教育亂收費。查處教育亂收費案件135件,查處違規金額807萬元,為570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公辦中小學生免除學雜費,為136萬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為33.4萬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寄宿學生補助生活費。調查顯示,當年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達到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