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空無一人(2 / 2)

蓋延包圍睢陽幾個月後,終於攻克該城。劉永逃到虞縣,虞縣人反叛,殺死劉永的母親和妻子。劉永和幾十個部下逃往譙縣。蘇茂、佼強、周建集合大軍三萬餘人來救劉永,在沛縣西部和蓋延交戰,結果大敗。劉永、佼強、周建逃跑,據守湖陵,蘇茂逃到廣樂。蓋延於是平定了沛、楚、臨淮三個郡。

光武帝派太中大夫伏隆持符節出使青州、徐州,招降劉水統治下的各郡國。青州、徐州的義軍聽說劉永失敗,全都惶恐不安,請求投降。張步派他的屬官孫昱跟隨伏隆到洛陽,奉上奏章,並獻上鰒魚。伏隆是伏湛的兒子。

堵鄉人董碟在宛城反叛,捉住南陽太守劉鱗。揚化將軍堅鐔進克宛城,董碟逃回堵鄉。

吳漢奪取南陽符縣,在經過的地方,多有侵暴行為。破虜將軍鄧奉回新野省親,他對吳漢搶劫他的鄉裏十分憤怒,於是叛變,擊潰吳漢的軍隊,盤踞淯陽,同各路義軍聯合起來。

九月,光武帝從內黃返回洛陽。

陝縣義軍蘇況攻破弘農,光武帝派景丹征討,不巧景丹去世。征虜將軍祭遵攻打弘農、柏華、蠻中等地義軍,把他們全部蕩平。

赤眉軍打算向西去隴地,隗囂派將軍楊廣迎擊,打敗赤眉軍。又乘勝追擊,在烏氏、澤陽一帶再次擊敗對方。赤眉軍抵達陽城、番須地區,天降大雪,把坑坑備備(坑穀)都填滿了,很多士兵凍死。赤眉軍隻好東返,挖挖掘前漢的皇陵,掠取其中的財寶。凡是用玉匣(衣)裝殮的屍體,大都栩栩如生,呂後的屍體竟然被侮辱。鄧禹派兵在鬱夷攻打赤眉軍,結果失利,鄧禹隻好撤到雲陽。赤眉再次進入長安。延岑駐紮在杜陵,被赤眉軍將領逢安攻擊。鄧禹乘逢安的精兵離開長安,便率軍襲擊長安。恰巧謝祿的救兵趕到,鄧禹戰敗逃跑。逢安和延岑交戰,結果大敗,死十多萬人。

廖湛率領十八萬赤眉軍進攻漢中王劉嘉。雙方在穀口交戰,劉嘉大勝,他親手殺死廖湛,隨後到雲陽籌集軍糧(就穀)。劉嘉妻子的哥哥新野人來歙,是光武帝姑姑的兒子。光武帝派鄧禹招降劉嘉,劉嘉依靠來歙的關係到鄧禹的營寨歸降。劉嘉的國相李寶態度傲慢,被鄧禹斬殺。

十一月,光武帝任命廷尉岑彭為征南大將軍。光武帝在大會群臣時,指著王常對大家說:“此人率領下江將領輔佐保衛漢朝,心像金石一般堅硬,真是忠臣呀!”當天,任命王常為漢忠將軍,派他和岑彭率領建義大將軍朱祜等七位將軍征討鄧奉、董碟。岑彭等先攻打堵鄉的董碟,鄧奉出兵援救。朱祜戰敗,被鄧奉俘獲。

銅馬、青犢、尤來等義軍殘部共同擁立孫登為皇帝。孫登的部將樂玄殺死孫登,率領部眾五萬多人投降。

鄧禹自從馮愔叛變後,聲望逐漸降低,再加上缺乏軍稂,和赤眉軍交戰屢次不利,歸附他的人逐漸離散。赤眉軍和延岑軍同時在三輔地區橫行,當地的大家族各自集結兵眾自保,鄧禹無能為力。光武帝派偏將軍馮異接替鄧禹討伐赤眉等義軍。光武帝送馮異到河南,告誡他說:“三輔地區遭受王莽和更始帝帶來的混亂,又加上赤眉和延岑的暴行,生靈塗炭,百姓沒有地方依靠和傾訴。將軍現在奉命討伐叛逆,對那些投降的營寨,將其首領送到京城洛陽,遣散一般百姓,讓他們回家耕田種桑。摧毀營寨堡壘,使他們不能再聚集起來。征伐並不是一定要攻城掠地,關鍵在於平息叛亂、安撫百姓而已。將領們不是不善於戰鬥,但喜好擄掠。您要駕馭部眾,常常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給郡縣的百姓造成痛苦!”馮異叩頭接受命令,率軍向西進發。一路上傳播威信,很多義軍投降。

光武帝又詔令鄧禹返回,詔書說:“要慎重,不要同窮途末路的敵人爭高低!赤眉軍斷糧,自然會來東方。我們以飽食等待饑餓,以安逸等待疲勞,折斷策馬用的杖便可抽打他們,大家不用擔心。不許再輕率進攻!”

光武帝任命伏隆為光祿大夫,派他再次出使張步,任命張步為東萊太守,並同新任命的青州的州牧、太守、都尉一起向東。劉秀授權伏隆可以自行任命縣令、縣長及以下的各級官員。

十二月,光武帝發布詔令:凡被王莽廢除的宗室和列侯,全都恢複原來的封國。

三輔地區發生了嚴重的饑荒,出現人吃人的慘況。城鎮空無一人,白骨遍野。幸存下來的人往往聚在一起,修建營寨自保,各自堅壁清野。赤眉軍擄掠不到東西,隻好東歸,部眾還有二十多萬,但一路上紛紛逃散。光武帝派破奸將軍侯進等駐守新安,又派建威大將軍耿弇等駐守宜陽,以截斷赤眉軍的歸路。光武帝命令將領們說:“賊寇如果向東逃跑,可率宜陽兵馬去與新安部隊會師;賊寇如果向南逃跑,可率新安兵馬去與宜陽兵馬會師。”馮異和赤眉軍在華陰遭遇,對峙了六十多天,交鋒幾十次,赤眉軍有五千多名官兵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