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3 / 3)

人們交往貴在與人為善、寬以待人,盡可能向他人提供方便,盡量給予他人幫助。可以說,寬容是一個道德水平較高的表現,所謂“有容,德乃大”。你希望別人善待自己,就要善待別人,要將心比心,多給人一些關懷,尊重和理解;對別人的缺點要善意指出,不能幸災樂禍;對別人的危難應盡力相助,不應袖手旁觀,落井下石。即使是自己人生得意,也不能得意忘形,居功自傲,而是應多想想別人對自己的幫助,讓三分功給別人。人總是喜歡和寬容厚道的人交朋友的,正所謂“寬則得眾”。

寬容還要求我們“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在一定意義上,成人之美就是成己之美,即使對有錯誤的人也不要嫌棄,應給人提供改過的寬鬆條件,原諒別人的過失,幫助別人改正錯誤。正所謂與人方便,己也方便。

在生活中學會寬容,你便能明白以下道理。

寬容就是洞察。世界由矛盾組成,任何人或事情不會盡善盡美。無論是“患難之交”、“親朋好友”,還是“金玉良緣”、“模範丈夫”,都是相對而言。他們的矛盾、苦惱常被掩飾在成功的光環下,而掩蓋的工具恰恰是寬容。不必羨慕人家,不要苛求自己,常用寬容的眼光看世界,事業、家庭和友誼才能穩固和長久。

寬容就是忍耐。同事的批評,朋友的誤解,過多的爭辯和“反擊”實不足取,唯有冷靜、忍耐、諒解最重要。立下愚公移山之誌,堅持以德報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相信這句名言:“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寬。

寬容就是忘卻。人人都有痛苦,都有傷疤,動輒去揭,變添新創,舊痕新傷難愈合。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愛人曾經有過的一段浪漫,忘記別人先前對自己的指責和謾罵,時間是良好的止痛劑。放眼明日,來日方長,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才有歡樂。

寬容就是瀟灑。處處綠楊堪係馬,家家有路到長安。寬厚待人,容納非議,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一切蠅營狗苟、芥蒂塊壘,在寬容的8日光下,將灰飛煙滅、冰釋雪化。事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難得人世走一遭,瀟灑最重要。

那麼,容人究竟應當容些什麼呢?

——容人之長。人各有所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互相促進,事業才能發展。劉邦在總結自己成功經驗時的那段話很發人深省:“夫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善於用人之長,首先是能容人之長。嫉妒別人的長處,生怕同事和部屬超過自己而想方設法壓抑的做法,是很愚蠢的。

——容人之短。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的短處是客觀存在的,容不得別人的短處勢必難以共事。“鮑管分金”的故事就很耐人尋味。春秋時期,鮑叔牙與管仲合夥做生意,鮑叔牙本錢出得多,管仲出得少,但在分配利潤時管仲卻總是多要。鮑叔牙並沒有覺得管仲自私,而是認為管仲家裏窮,多得點沒關係。後來鮑叔牙還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做了大夫。如果鮑叔牙容不得管仲的缺點,管仲的才華可能被淹沒。

——容人之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曆史上凡是有作為的偉人,多數都能容人之過。

——容人之個性。由於人們的家庭出身、社會經曆、文化程度不同,性格必有差異。因此,容人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能夠接納各種不同性格、具有不同個性的人。如果隻喜歡與自己性格相近的人,那麼我們的朋友少之又少。

——容己之仇。這是容人的極致,是一種高尚的品德。齊桓公不計管仲一箭之仇,祁黃羊“外舉不避仇”等,向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寬宏大量可化敵為友

自古,學者都講究養學、養氣、養德、養心、養量。為人處世,首先要做到寬宏大量、心懷坦蕩,能寬容他人,這也要求人與人之間做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互諒就是彼此諒解,發生爭執時多替對方考慮,而不過多計較個人得失。人都是有感情和尊嚴的,既需要他人的體諒,又有義務體諒他人。有了互相之間的體諒,就能使彼此心平氣和,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平靜的心境,冷靜地分析、處理事情。

人們說:“人情反複,世路崎嶇。行去不遠,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遠,務知讓三分之功。”這樣做,既是為他人著想,又能為自己留條後路,看似糊塗,實是大精明。

1754年,弗吉尼亞殖民地議會選舉在亞曆山大裏亞舉行。喬治?華盛頓上校作為這裏的駐軍長官參加了選舉活動。選舉結果有兩個人得票最多,其中一個是喬治?華盛頓推薦的,且大多數人都支持華盛頓推薦的候選人。但有一個叫威廉?賓的人則堅決反對,為此,他還同華盛頓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爭吵中,華盛頓失言說了一句冒犯他的話,這無異於火上澆油。威廉?賓聞言怒不可遏,一拳就把華盛頓打倒在地。

擁護華盛頓的人以及華盛頓的朋友們見狀圍了上來,高聲叫喊著要教訓威廉?賓。駐守在亞曆山大裏亞的華盛頓部下聽說自己的司令官被辱,馬上帶槍衝了過來,一時劍拔弩張,氣氛十分緊張。

此時,隻要華盛頓一聲令下,威廉?賓就會被憤怒的士兵當場打死。然而,華盛頓卻相當冷靜,他隻淡淡地說了一句:“這不關你們的事。”就這樣,事態才沒有惡化。

第二天,華盛頓給威廉?賓寫了一封短信,要他立即到當地的一家小酒店去。威廉?賓以為這一定是華盛頓約他決鬥,於是毫不畏懼地拿了一把手槍,隻身前往。

一路上,威廉?賓都在想如何對付身為上校的華盛頓,但當他到達那家小酒店時卻大吃一驚,他見到了華盛頓的一張真誠的笑臉和一桌豐盛的酒菜。

“賓先生,”華盛頓熱情地說:“犯錯誤乃是人之常情,糾正錯誤則是件光榮的事。我相信昨天我是不對的,你在某種程度上也得到了滿足。如果你認為到此可以和解的話,那麼請握住我的手,讓我們交個朋友吧。”

威廉?賓被華盛頓的寬容感動了,忙把手伸向華盛頓,說:“華盛頓先生,也請你原諒我昨天的魯莽與無禮。”從此以後,威廉?賓成為華盛頓堅決的擁護者。

能否做到寬宏大量關鍵靠三點:一是平等的待人態度,不自認為高人一等,保持一顆平常心,平視他人,尊重他人;二是有寬廣的胸襟,心胸坦蕩,虛懷若穀,聞過則喜,有錯就改;三是有寬容的美德,能夠以仁厚待人,能夠容他人之過,而不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由此看來,在雅量的背後,實際上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素養和品行。

這是一位英裔哈佛教授所講述的真人真事,他隻想告訴哈佛的學子們,寬宏的心靈可以裝下整個宇宙。

前些年,曼徹斯特的一位出版商出版了一本小冊子,裏麵的言辭低級粗野,竭盡全力地醜化“格蘭特兄弟”公司,使“格蘭特兄弟”公司總裁威廉姆?格蘭特的受到了公眾的譏笑。

威廉姆?格蘭特十分氣憤,他說寫這冊子的人一定會後悔的。

結果,一些愛看熱鬧的人把威廉姆?格蘭特的話告訴了那個出版商,出版商毫不在意地說:“威廉姆?格蘭特能把我怎麼樣?除非我以後會欠他債。我一定會小心行事,不會讓他得逞的。”

但是,作為一個生意人,出版商是不可能自己選擇債主的。後來,這個出版商真的破產了,而格蘭特手中恰好有一張他的承兌彙票。那是另一個破產的商人轉讓的,上麵還有他的轉讓認可簽名。

出版商清楚地知道自己誹謗的人威廉姆?格蘭特成了自己的債主!威廉姆?格蘭特現在完全可以讓自己為自己不負責任的言行而後悔了。因為如果沒有債主的簽名,他便拿不到證明和執照,也就再也不能經商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個出版商已得到了債主的全部簽名,除了格蘭特那一個。但是,他不敢奢望“格蘭特兄弟”公司補上這最後一個簽名。試想,讓受到謠言傷害的人們對造謠者毫不計較,怎麼可能!出版商感到十分絕望。

出版商的妻子和孩子勸他還是去試一試,於是出版商忐忑不安地來到了格蘭特兄弟公司,敲響了格蘭特先生辦公室的大門。

當時,格蘭特先生獨自一人在辦公室,他對出版商說的第一句話是:“關上門,先生!”語氣嚴肅而有力。出版商關上門,緊張而愧疚地站在格蘭特麵前,麵紅耳赤地說明了自己的情況,然後遞上證明。

接過證明,格蘭特先生邊看邊說“你曾出版過一本誹謗我的冊子。”

出版商感到一切都完了,他看到格蘭特先生在文件上寫了幾句,他心想上麵一定寫著大罵他誹謗的壞話。

然而,當出版商接過格蘭特先生遞來的文件時,這個心灰意冷的造謠者看到了“格蘭特兄弟”公司清晰的簽名,出版商淚水盈眶。

“這是我們的規定,”格蘭特先生說,“任何時候都不會拒絕為一個誠實的商人簽名,而在這一方麵,我們認為你沒什麼不好。”

頓了頓,格蘭特先生繼續說道:“我說過會讓你為從前的作為後悔的,現在不是做到了嗎?那並不是威脅,隻是要你在了解我們之後,為自己曾傷害過這樣的人們而難過。我想你如今已經後悔了,不是嗎?”

出版商激動地回答道:“當然,事實如此l我從沒有如此強烈地後悔過。”

“現在你拿到了證明執照,那你今後有什麼打算,你現在還剩多少錢呢?”格蘭特平和地問。

出版商坦白地說:“我家裏稍微值錢的東西全抵給債主了,而為了湊夠辦理執照證明的錢,我必須和全家人縮減家裏的日常開支。”說完,便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夥計,這樣可不行,”格蘭特先生搖搖頭,“你怎麼能忍心讓你的家人在貧苦中掙紮呢?把這10萬英鎊交給你妻子吧。不要哭,別這樣,一切都會過去的。燃起鬥誌,像真正的男子漢一樣拚搏,你很快就會為之驕傲和自豪。”

出版商感動極了,他想感謝格蘭特先生,卻什麼也說不出來,最後捂著臉,像孩子一樣嗚咽著走出去了。

寬容的魅力來源於內心,它常常能夠冰釋前嫌、化敵為友。寬容就是那麼神奇,比任何道理的敘述都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