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逐步學習安排整塊與零散時間。不要避重就輕。事情肯定會有輕重緩急,先集中時間,把最重要的先完成,不重要的拖拉了自己也不後怕。利用好零散的時間做事,可以不知不覺中完成繁瑣的雜務。這一步最重要的是不要怕做難做的事。
進退有節,揮灑自如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畢竟不能獨來獨往。辦自己的事情時,有時涉及到別人的利益。因此,我們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必須全盤衡量,把握分寸,協調好各方麵的利害關係,在爭取我們自己利益的同時,絕不能傷害他人。
有些事情,不該辦時就不能辦,一旦辦了,可能違法、違情、違理,使自己或別人遭受名譽、經濟或地位的損害。
一個人隻有深諳進退之道,知審時度勢,能洞悉對方意圖,能審視自己處境,從而知進識退,進退有節,揮灑自如,才能在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左右逢源。
一個人的成功在於他做人做事的方式。誰都想事業發達、家庭美滿,誰都想受人尊重,辦事順利,但是隻有那些既會做人又善於做事的人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而他們的共同經驗就是懂得並且善於利用進退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規則,有大規則有小規則,有明規則也有潛規則,這些規則影響甚至支配著我們的生活。隻要用心領悟規則的內涵,善於把握進退的火候,勇於抉擇進退的時機,就可以改變不成功的做事方式,把自己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光武帝時期,他的女兒湖陽公主新寡,光武帝和她一塊兒議論朝廷大臣,暗暗地觀察公主的心意。公主說:“宗弘的風度、容貌、品德、文才,大臣們誰都比不上……”。光武帝說:“我正要籌劃辦這件事。”
過不多久,宗弘就被光武帝召見,光武帝叫湖陽公主坐在屏風後麵,光武帝就對宗弘說:“諺語雲:‘顯貴換知交,發財易新妻’,這是人之常情吧?”宗弘說:“古語說,‘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共患難的妻子是不應該被趕出家門的。”
光武帝轉頭對屏風後麵的公主說:“事情不順利啊!”顯然,這件事屬於不該辦的事,臣子宗弘有妻有室,湖陽公主顯然是屬於“第三者插足”。如果皇帝辦成了這件事,雖然在當時不屬違法行為,但卻是違背情理的。
皇帝借用“貴易知,富易妻”來表達,宗弘以“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來回應。難能可貴的是,宗弘頂住了權勢的誘惑,不為不道德的世俗觀念所動,這種不攀龍附鳳、清正無邪的高尚品格,堪稱一代楷模。
在找人辦事中,一定要在忍耐中懂得進退之法,因為,進退之法,是許多成大事者都心知肚明的行動要略。李鴻章在權力的爭鬥中,能做到該讓就讓,絕不冒險,所以他才有步步高升的機會。請記住:學會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事。
清朝時太監李蓮英受慈禧太後的寵愛,權傾朝野,人人望而生畏,人稱“九千歲”。此人狐假虎威,老謀深算,心狠手辣。李鴻章以軍功而升高官,最初看不起這些奴才,有意無意間得罪了李蓮英。
慈禧太後有意靜居,想把清漪園修繕一番,以便頤養天年。苦的是籌款無術,時常焦躁。李蓮英日:“李伯爺是朝廷重臣,若能體仰上意,玉成此事,以慰太後,以寬聖心,當立下不世之功。”
李鴻章聽到有這樣貼近慈禧太後的好機會,豈肯輕易放過?當即滿口應承,並馬上獻計獻策,同李蓮英商量。李蓮英聽了大喜,拍手稱善,笑容可掬地著實奉承了李鴻章一番。他謙恭有禮地希望李鴻章入園內踏勘一回,看看哪裏該拆該建,做到心中有數。
到了約定的日子,李蓮英借口有事不能奉陪,派了個伶俐的太監領著李鴻章,轉悠了一整天。事後不久,李蓮英故意撿了個光緒皇帝肝火最旺的時候,誣陷李鴻章在清漪園裏遊玩山水。光緒最忌諱的就是別人不尊重他的皇權帝位。聽說權傾當朝的李鴻章竟敢大搖大擺地在他禦苑禁地遊逛,頓時大怒。認為這是“大不敬”,是對皇權皇位的公然藐視和冒犯!光緒一怒之下,不問青紅皂白,立即下詔“申飭”,將李鴻章“交部議處”。
所謂奉旨申飭,就是由皇帝、太後或皇後派一名親信太監,捧著“聖旨”去指著某人的鼻子,當眾數落臭罵一頓。而被罵的人,既不能申辯,也不能回罵,還要伏在地上謝恩。這“申飭”雖不傷皮肉,卻是極使人難堪的侮辱性懲罰。
李鴻章被禦批“申飭”,他自然懂得其中奧妙,立即送了銀子,沒有當眾受辱。李鴻章自然很快悟出了吃虧的原委,從此以後便對這位“九千歲”刮目相看,敬禮如儀。真可謂吃一虧,長一智。這就是李鴻章的退讓之法——不去冒險與人爭鬥,而以守住自己為重。
這樣看來:善於退讓,也能贏得成功,因為這樣做一則保住了自己,二則保留了機會。當然,在有人違背你的人格信念而托你辦事時,你也絕不能貪圖一時之利,而不負責任地答應他,縱容他,一定要慎重考慮可能引起的後果。如果有人想整治別人,編造假的事實,求你出麵作偽證,或者有人想讓你同他一起幹違法亂紀的勾當,如果你不想與其同流合汙,就應有勇氣拒絕這類無理的要求。
另外,有人請你代替完成工作時,如你的同事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往你身上推,此類情況,應拒絕。因為,形形色色的人們在社會舞台上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既然承擔了某種社會責任或契約,就應該踐約。如果,當他們不能完成任務時,你也為他們去分擔責任,那你是明幫暗害他們,因為那樣做束縛了他們的自信心,助長了他們的依賴性。
的確,拒絕別人的要求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有體會。而當別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絕的話,更是叫人頭痛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同時也不希望別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難以說出拒絕之話了。不過,當你經過深思熟慮,知道答應對方的要求將會給你或他帶來傷害時,那麼,就應該拒絕,而不要為了麵子問題,做出違心的事來,結果對雙方都無好處。
舍得孩子,才能套得住狼
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自然是得不到任何回報。不要整天做不勞而獲的白日夢,即使天上會掉東西,那也決不會是餡餅,有可能是手榴彈噢!
南宋時,國都臨安(今杭州)有一位神偷,其姓氏不明,他每次作案後,都留下“我來也”三個大字,故得綽號“我來也”。其名氣轟動整個臨安城,就連官府也奈何他不得。
有一次,這位神偷失手被擒。審訊時卻因找不到人證物證,而無法定罪,就隻好把他臨時監禁起來,待慢慢調查。
“我來也”過著鐵窗生活。一天,他對看守說:“我做賊是不對的,但我不是‘我來也’,官府誤會是我,看來會把我終身監禁,出獄是沒有希望了,隻可惜我藏在外麵的金銀無法使用。在這一段時間裏,你對我很好,我要報答你,決定把那些金銀給你,以表謝意。那些金銀就藏在保傲塔頂屋上,你去取用就是了。”
看守將信將疑地前往塔上查看,確實有一個小包藏在塵埃中,打開一看,裏麵都是黃金白銀,他滿心歡喜,回來後對“我來也”更是特別照顧。
過了幾天,“我來也”又對看守說:“我還有一酒甕放在侍郎橋下,裝滿金銀,你讓家人去那裏洗衣服,把酒甕取出,再用衣服蓋在甕上,拿回家就是了。”
看守讓妻子去取,果真又得到了許多金銀,對“我來也”更加優待。
又過了些日子,一天夜裏,“我來也”又對看守說:“現在已深夜二更了,我請求你放我出去,辦一些私事,四更時,我保證準時回來,絕不連累你。”
看守受了兩次恩惠,不好意思不答應,而且覺得他很講信用,也就把他放了出去,但心中還是不安,就獨自飲酒消憂。到了四更時分,忽有人從屋簷跳下,一看,原來是“我來也”按時返回,看守大喜,重又把他上刑鎖起來。
第二天,城內一豪富上縣政府報案,說昨晚三更時分,被賊盜走黃金千兩,門上寫著“我來也”三個字。
趙太爺根據報案,吃驚地說:“原來,‘我來也’還在逍遙法外,以前所捉之賊並不是他,差點冤枉了人。”便下令提訊前來,略施懲戒就放了。
“我來也”出獄了。沒幾天,看守回家,他的妻子對他說:“昨夜四更的時候,有人來敲門,開門一看,沒見人影,卻有一包東西放在門口,隻聽得說,‘這是酬謝你丈夫的,不要聲張出去’,打開看時,隻見又是黃金和白銀。”
看守當時心中明白,原來那賊果然是真的“我來也”。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平時使用的“舍餌釣魚”之策,也同樣適用於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