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氣可丟,誌不可喪。喪失了誌氣,就像一個人被抽去骨架,折斷了脊梁,永遠無法挺直胸膛,站立做人。一旦沒了誌氣,名氣就再也掛不起來了。所以,在我們丟了名氣時,一定要長誌氣,誌氣可以療傷,誌氣可以給你勇氣去承擔恥辱,誌氣可以增加你的“臉皮”,誌氣還會幫你贏回名氣。
春秋戰國時,孫臏與龐涓同師於異人鬼穀子。
龐涓先期畢業,成為魏國權臣。孫臏學滿業成之時,魏惠王派使者前來求見,欲用孫臏。孫臏到了魏國,才華顯露,引起了龐涓的忌恨。
他一方麵設計陷害孫臏,欲除去競爭對手;另一方麵,他又冒充好人,騙取孫臏的信任,欲奪其《孫武兵法》之秘傳。結果,孫臏被剔去雙膝蓋骨,又以墨刺麵,成了一個廢人。
孫臏不知內情,為感激龐涓救命供養之恩,決定為龐涓默寫鬼穀子注解的孫武兵書。直到有一天,孫臏的一個侍者聽出真相,密告給孫臏,孫臏才恍然大悟繼而大驚。
這時,他便依鬼穀子錦囊所示,突然裝瘋。痰涎滿麵,胡言亂語,或哭或笑,或怒或罵,長發披散,故意臥於豬圈之糞穢中。有好酒好肉故意不吃,卻專吃別人扔過來的狗骨頭及泥塊。至此,龐涓才相信孫臏確實瘋了,於是便放縱孫臏,任其出入。
孫臏則整日混跡於市井之中,或狂言誕語,或悲號不已,沒有人知道他是假裝瘋癲。以此為偽裝,孫臏在暗中等待時機,伺機逃走。一日,墨子的徒弟禽骨隨齊臣淳於髡來到了魏國,趁機救走了孫臏。
孫臏到了齊國,成了大將田忌的軍師,立誌複仇,勵精圖治數載,終於設計在馬陵道將龐涓萬箭穿身,一雪前仇。
從知道真相到報仇雪恨,孫臏一共花去了近十個年頭的時間,正是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孫臏靠著自己的智謀與耐心,丟名氣於魏而又長名氣於齊。裝瘋賣傻,坐等時機,被心中仇恨所煎熬,這些隻有有著極強的自我克製能力的人才能夠辦得到。這說明,“找回名氣”並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也正是因為如此,它才磨煉人的性情,鍛煉人的心誌。
當你因丟了名氣而感到屈辱時,當你決心有朝一日爭回本屬於你的名氣時,你一定不要忘了“耐心”一詞。因為時間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教你從等待的痛苦中汲取力量,重獲新生。
切忌爭一步,而要讓一步
人在社會上行走,“忍”是很重要的一個字,因為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都有不能如意的問題存在,有些問題無法很快解決,更有些問題不是自己能力所能解決,所以也隻能忍!
元代學者吳亮曾說:“忍之為義,大矣。惟其能忍,則有涵養定力,觸來無競,事過而化,一以寬恕行之。當官以暴怒為戒,居家以謙和自持。暴慢不萌其心,是非不形於人。好善忘勢,方便存心,行之純熟,可日踐於無過之地,去聖賢又何遠哉!苟或不然,任喜怒,分愛憎,捃拾人非,動峻亂色。幹以非意者,未必能以理遣;遇於倉卒者,未必不入氣勝。不失之褊淺,則失之躁急;白處不暇,何暇治事?將恐眾怨叢身,咎莫大焉!”
不能忍的人雖可以暫時解除心理的壓力,但終究自毀前程,失去長遠的利益。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拘泥於眼前得失,在雙方發生意氣之爭或利益衝突時,寧可選擇忍。
清代中期,當朝宰相張英是安徽桐城人。他素來注重修身養性,頗得他人的喜歡和尊重。同時他也非常孝敬父母,在朝廷任官時,他把母親安頓在家鄉,並經常回家探望。張老夫人的鄰居是一位姓葉的侍郎。張英在一次回家看望母親時,覺得家中的房子呈現出破敗之象,就命令下人起屋造房,整修一番。安排好一切後,他又回到了京城。
正巧,侍郎家也正打算擴建房屋,並想占用兩家中間的一塊地方。張家也想利用那塊地方做回廊。於是,兩家發生了爭執。張家開始挖地基時,葉家就派人在後麵用土填上;葉家打算動工,拿尺子去量那塊地,張家就一哄而上把工具奪走。兩家爭吵過多次,有幾次險些動武,雙方都不肯讓步。
張老夫人一怒之下,便命人給張英寫信,希望他馬上回家處理這件事情。張英看罷來信,不急不躁,提筆寫下一首短詩:“千裏家書隻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封好後派人迅速送回。
張老夫人滿以為兒子會回來為自家爭奪那塊地皮,沒想到左等右等隻盼回了一封回書。張母看完信後,頓時恍然大悟,明白了兒子的意思。為了三尺地既傷了兩家的和氣,又氣壞了自己的身體,這樣太不值得了。
老夫人想明白了,立即主動把牆退後三尺。鄰居見狀,深感慚愧,也把牆讓後三尺,並且登門道歉。這樣一來,以前兩家爭奪的三尺地反而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子。
當地人紛紛傳頌這件事情,引為美談,並且給這條巷子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六尺巷。有人還據此作了一首打油詩:“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
古人曰:“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所以,忍讓有時是一種策略,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而且,表麵的忍讓不僅調解了矛盾,還融洽了雙方的關係,更有利於事情的圓滿解決。忍是人生智慧中必不可少的,忍是一種心法,一種涵養,一種美德。忍並不是怯弱的借口,而是強者的胸襟。隻有忍才能積蓄力量,以靜製動,後發製人;隻有忍才能退思吾身,完善自我,以德服人;隻有忍才能顧全大局,使得事業順利;隻有忍才能與人為善,化解、消除各種矛盾和不利因素。縱觀曆史,凡成就大事者,凡功垂千古、名譽久傳者,莫不將“忍”字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人生需要沉穩和忍耐
人生需要沉穩與忍耐,愛因斯坦認為自己與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是能夠把散落在草垛裏的針全部找出來,這是一種何等的耐性啊!
如果你幾乎總是急躁不安,你也許是覺得自己太重要了,等待不了任何人或任何事。你當然沒有這麼重要,我們誰也沒有這麼重要。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一點,即這個世界是供我們去體會的,而不是為我們提供方便的,我們就會過得更平和些,就會更耐心地對待生活中的變遷。
誠然,忍耐的人生有時不免要甘於寂寞,好在寂寞是生命的多數事實之一,是提升自己的源泉。而成功者正是在此種忍耐寂寞的跋涉中走出了平凡的世界,讓自己最終接近於不平凡的世界。
正所謂“忍得過,看得破;提得起,放得下”。凡事“靜觀皆自得”,因為忍得一時之氣海闊天空,既是海闊天空,就能從從容容,那麼,又有什麼事可以困得住自己呢?
忍耐也是一種修養。我們常說用人要德才兼備。所謂德才兼備,也包括了忍耐。人說,有才必須忍耐,忍耐才能有德。這句話很有道理。
漢初名臣張良外出求學時曾遇到一件事。一天,他走到下邳橋上遇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衣服,在那裏坐著,見張良過來,故意將鞋子掉到橋下,衝著張良說:“小子,去給我把鞋撿上來!”張良聽了一愣,本想發怒,因為看他是個老年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子撿了上來。
誰知老人反而得寸進尺,說:“給我把鞋穿上。”張良想,既然已經撿了鞋,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來給老人穿鞋。
老人穿上後笑著離去了。一會兒又回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小夥子可以教導。”老人後來將《太公兵法》傳授給張良,使張良最終成為一代良臣。
老人考察張良,就是看他有沒有遇辱能忍、自我克製的修養,有了這種修養,“孺子可教也”,今後才能擔當大任,才能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和艱巨的事情,才能遇事冷靜,知道禍福所在,不意氣用事。
忍耐不僅是—種處世的策略,更是一種藝術。大忍者,大智也。忍耐能夠達到貌似愚蠢的程度,是謂大智若愚。而最能忍耐、最有耐心的人,也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入。
修煉自己的忍耐功夫
宋朝王安石曾說:“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一切諸煩惱。皆從不忍生。莫之大禍,起於斯須之不忍。”由此可見,忍的重要性之極大。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已進入競爭的時代,就連小學生也懂得樹立競爭意識,凡事當仁不讓。何況作為一向以能忍而著稱的中國人,剛剛迎來一個破除精神束縛,大膽解放思想的新時期,何以又搬出古老的“忍”經,彈奏起“不諧和音”?
不錯,越是競爭的時代,這“忍”字經就越難念;但越是競爭的時代,“忍”字經越得念,而且還得常念,方能確保競爭狀態始終旺盛不衰。
今天,如果一個人隻懂得競爭、進取、衝擊,卻不懂得忍耐、克製,甚至退讓,那他就隻能算一個沒有頭腦的“勇夫”。處在這個彰顯自我的時代浪潮之中,人人都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危機感,拚搏、進取、競爭都是日常的。不堪寂寞、焦躁不安、躍躍欲試,成為一種傳染病。於是改行的、跳槽的,下海經商的,出國“洋插隊”的,幹什麼的都有。
人心思變,人心思動,人心思錢,大家都想趁此良機,幹大事,掙大錢,成大器,重新顯示自己的人生價值,尋找自己的社會位置。然而時代隻提供了機遇,卻無法保證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功,甚至一舉成功。凡事均有長有短、有陰有陽、有圓有缺、有利有弊、有勝有敗,何況人生,從生命的孕育期就充滿了矛盾,遍布坎坷和曲折。要想經受人生的種種磨難和時代的考驗,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承受挫折、失敗和痛苦的心理素質,“忍”字經在這期間將是你勝不驕,敗不餒,能進能退,能屈能伸的“良師益友”。
有時,我們之所以需要“忍”,倒不在於單單積蓄力量、掌握主動權。為了真正地在某一事件中弄清真相,了解實情,而不莽撞貿然地憑著一時的衝動和義氣辦事,也需要“忍”。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小夥子,幹事的確有一股子闖勁,敢說敢做,而且,也敢於承擔責任。然而,這樣一種本來非常好的性格卻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一次,他的一位同事在廠外與人打架,衣服撕破了,身上也打出了血。跑到車間上晚班時,簡直就不像個樣子。這位小夥子一見,也吃了一驚。這位同事本來吃了虧就心裏不服氣,想報複,撈回麵子。見小夥子問起此事,便添油加醋地大大誇張了一番,並且還把這位小夥子也扯了進來,說是對方也要“治他”,叫他“別神氣”。
這位小夥子不聽則罷,一聽便火冒三丈,當即便抄起一根木棍,跑去找人算賬。結果,不分青紅皂白地將那人打了一頓。後來,他為此受到了十分嚴厲的批評,賠償了對方的醫療費和營養費。事後,據調查,對方根本就未曾提起他。盡管兩人彼此也認識,但與那位同事的打架僅僅是他們兩人之間的私事。這位小夥子懊惱不迭,直埋怨自己太衝動,頭腦簡單,以至犯下了大錯。
顯然,在自己受到攻擊、侮辱、謾罵等之後,首先“忍”下來,認真地、仔細地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再作判斷,無疑是一種強者的風格和心態。真正有本事回擊自己的對手,又何必在乎一朝一夕呢?隻有充分相信自己能力的人,才能夠處變不驚。先“忍”住,把事情搞清楚,再作決斷不遲。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一類事情。它可能是一種平白無故的批評,也可能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指責;它可能來自於同事和朋友們的誤解,也可能是出於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陰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不明察事理,則很容易把事情弄壞,甚至把好事辦成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