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是漢末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也是“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的一個,被劉勰稱為“七子之冠”。他年幼時就得到當時著名文學家蔡邕的賞識,稱他“有異才”,對他“見而奇之”。

王粲幼年時已不同凡響,有著強記默識的超眾能力。他閱讀了大量經典著作,並經常訓練自己的記憶,如將圍棋複盤等等,因此他對一些短文能做到過目成誦。

有一次,小王粲與人外出遊玩,看見路邊有一塊石碑,上麵刻滿詩文,王粲讀了起來。同遊者問他:“你能看一遍就背誦嗎?”王粲果斷地回答:“能。”接著,他轉了個身,真的十分流利地背誦了起來。同伴一邊聽,一邊核對碑文,果然一字不差。

又有一次,蔡邕想當麵考察一下王粲的強記默識能力,便想了個辦法。他將自己的近作《述行賦》拿給王粲看,請小王粲提提意見。王粲有禮貌地接過《述行賦》,聚精會神地看著,並且動容地讀了起來。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賦中所描繪的情景所吸引,一口氣讀完。再回味一遍,竟有感情地背誦了起來。圍觀者邊聽邊核對著原稿,發現他背得一字不漏,果然名不虛傳。蔡邕對他的記憶力和有感情的背誦表示滿意,連連點頭,並盛讚道:“有異才!吾不如也。”

王粲的記憶力在圍棋複盤上也表現得十分突出。蔡邕為了證實王粲複盤的能力,便邀他對弈。下完一局後,將棋子打亂,叫王粲複盤。王粲果然一子不錯地複了盤。

點評:

你的記憶力強嗎?你在提高記憶力方麵做了哪些有益的訓練呢?

故事素材可用來說明和支持下麵的觀點:

1.記憶力是智力的一個方麵,記憶的知識越多、越清晰,應用時就越得心應手。

2.記憶力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高。

記憶並非貯存貨物的倉庫,而是開發心智的一種能力。因為,心靈隻具有潛在的知識,而不具有實際的知識。——[德]叔本華

經驗為才智之父,記憶為才智之母。——意大利諺語

人人抱怨自己的記憶力,但是沒有人埋怨自己的判斷力。

——[法]拉羅什富科

知識即記憶。——[古希臘]亞裏士多德

當你深入思考所觸及的各種事實、現象和規律的本質時,不要吝惜時間。你對問題考慮得越深入,你的記憶就越牢固。沒有理解之前,不要試圖去記憶,這會浪費時間。要學會並非閱讀而是翻閱那些你已十分熟悉的東西,同時要防止浮光掠影地瀏覽那些你尚未理解的東西。——[蘇]蘇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