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是十六國時期前秦皇帝,他有一個最小的弟弟叫苻融。苻融精明強幹,才華出眾,成了苻堅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苻融尤其善於破案,許多無頭緒或有爭議的疑難案件,經他一偵探審查,都能弄個水落石出。因此,他所在的地方,強盜小偷都不敢出來活動。

苻融在冀州做官的時候,有一天傍晚,夕陽西沉,暮色之中一位老太太提著一小袋行李在慢慢行走。突然,一個強盜將老太太的行李搶去,老太太大聲喊道:“抓強盜啊,抓強盜啊!”強盜見此情景,拿著搶去的東西便拚命地往前奔跑。

這時,路上有一個人見義勇為,挺身而出,他聽到老太太的呼喊,便奮不顧身地去追捕強盜。

不一會兒,強盜被抓住了,可是,那強盜卻刁鑽奸猾,他不僅不認罪,反而倒打一耙,誣陷抓住他的人是強盜。

兩人來到老太太麵前,要她和路上的行人辨認:究竟是誰搶了她的東西。可是,由於暮色蒼茫,老太太和路上的行人都無法分辨清楚。這時,真正的強盜心裏暗自高興:“連被搶的人都分不清楚,誰還能證明東西是我搶的呢?”

毫無疑問,這兩個人當中肯定有一個是強盜,但怎樣分辨出真正的強盜來呢?沒辦法,大家隻好把他們兩人都送到管治安的苻融那裏。

苻融聽了群眾描述的情況和爭辯雙方的陳述之後,命令說:“你們兩人從我這裏一起跑,看誰先跑出鳳陽門。”過了一會兒,他們兩人從鳳陽門回來。苻融十分威嚴地對跑在後麵的那個人說:“很顯然你是個真強盜,因為你是不善奔跑而被人捉住的。你搶了別人的東西,為什麼還要誣賴好人?”那強盜聽後,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跪下,叩頭求饒。群眾見此情形,無不稱讚苻融的聰明才智。

點評:

這個案件看起來很複雜,苻融抓住了什麼關鍵因素來辨別真正的強盜呢?

故事素材可用來說明和支持下麵的觀點:

抓住關鍵因素,可以將一個複雜的問題,轉化為另一個簡單的等價問題。

善為盜者,藝愈精而罪愈重。——[唐代]張彧

對於一個謎,隻要你抓住它的關鍵,它就不再是個謎,而隻是一個逐步明朗的問題。——[美]克·莫利

傻瓜們自恃著聰明,免不了被聰明誤了前程。——[英]莎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