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景公有一匹駿馬,毛色光亮,高大俊武,一日千裏,人人稱好。齊景公非常愛惜這匹馬,專門派了一個養馬人喂養它。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那匹馬竟突然得了暴病,死了。
齊景公知道以後,頓時暴跳如雷。他下令把那個養馬人綁起來,說要千刀萬剮,才能泄心頭之恨。當時,晏子正在景公的身邊,看到侍從拿著鋒利的尖刀上殿,不覺皺起了眉頭。他連忙上前攔住侍從,又回過頭去問景公:
“請問君王,古代堯舜用尖刀來分割人的身體,是從誰的身上最先開刀的呀?”
大家知道,堯舜主張仁政,是從來不會使用這種酷刑的,怎麼談得上從誰身上開刀呢?齊景公聽出了晏子的用意,不覺有點理虧,一時語塞,隻好說:
“你問得好啊。”
說著,他下令收回尖刀,不用這種酷刑。但是景公心裏的怒火並沒有平息,又氣呼呼地說:
“把他關進牢獄治罪。”
晏子說:“他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即使死了也是一筆糊塗賬。讓我來替您宣布他的罪狀,使他心服口服,然後再把他關進牢獄,豈不更好!”
齊景公一聽,覺得也有道理,就輕輕點了點頭,說道:“好。”
晏子跨上前去,對著那個養馬人,一本正經地宣判起來:
“你犯了三條大罪:君王讓你養馬,你卻讓馬病死了,這是第一條該死的罪。你養死的馬又偏偏是君王最喜歡的馬,這是第二條該死的罪。你又使得君王為了一匹馬而殺了一個養馬人,這事讓老百姓知道了,就會怨恨君王;讓諸侯們知道了,就會輕視我們齊國。你想想看,因為你養死了一匹馬,就使得君王威信掃地,老百姓怨聲載道,鄰國乘機前來侵擾,這是多麼深重的罪孽啊!這就是你第三條該死的罪狀。好!罪狀宣布完畢,把他關起來吧。”
齊景公在一邊聽著,越聽心裏越不安,渾身冒出了冷汗,知道自己差一點又要做出一件蠢事來了,連忙對晏子說:
“快把他放了,快把他放了,千萬別毀壞了我的仁政!”
點評:
晏子是怎樣正話反說,對齊景公進行勸諫的?
故事素材可用來說明和支持下麵的觀點:
1.借古諷今、借題發揮是一種常用的說服手段。
2.正話反說,有時候比直接表達更有效果。
交談並不是對知識的尋求,而是設法去造成影響。——[英]濟慈
將拒諫則英雄散,策不從則謀士叛。——[秦漢]黃石公
倘若要說服他人,首先就要想方設法使人聽得進你所說的話。
——[古羅馬]昆體良
一句好話比一桶水更能滅火。——[西班牙]塞萬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