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有個曆史人物叫蘇秦,是個縱橫家。他說服韓、趙、魏、齊、燕、楚六國聯合起來,結成政治、軍事同盟,來對付西方強大的秦國,從而受到了六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號稱“六國拜相”。

可是蘇秦在齊國積極效力時,不幸遇到了刺客,蘇秦腹部中劍,搶救無效,當天夜裏就死了。

齊王聞訊大怒,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早已逃得無影無蹤,又到哪裏去捉呢?

齊王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將計就計、誘敵上鉤的妙計。他下令砍下蘇秦的腦袋,把血淋淋的人頭懸掛在城門口,還張貼了皇榜,上麵寫道:“蘇秦乃是內奸、叛賊,死有餘辜。今幸有義士為民除害,乃大快人心之義舉。現大王有旨重賞,獎勵黃金千兩,請義士速來領賞。”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鉤。竟有四人前來領取賞金,而且異口同聲地咬定:蘇秦乃是自己所殺。官員們把這四人“請”去朝見齊王。齊王假惺惺地問了一些情節。然後煞有介事地發問:“依你們看,這一千兩黃金怎麼個分法?”

這四人聽了,立即算起賬來。原來,他們很會做除法:1000÷4=250;或者來一下心算,兩次“對半分”,那就更快些:1000÷2÷2=250。

算妥了,他們回答說:“我們四個,每人都是二百五。”齊王聽罷,拍案大怒:“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於是,四個笨蛋一命嗚呼,當了替死鬼。至於真正的刺客呢,據說是秦國派來的殺手,早已逃回秦國去了。他能否領到秦王的重賞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點評:

請你評價一下這個故事中包含的聰明和愚蠢的兩類人。

故事素材可用來說明和支持下麵的觀點:

1.貪心的人容易上當受騙。

2.利用對方所用的計策反過來對付對方,是將計就計的謀略。

我不相信愚昧的個人會產生集體的智慧。——[英]托馬斯·卡萊爾

傻瓜敢於衝進天使不敢去的地方。——[意]亞曆山大·伯普

傻瓜的成長不需要用水來澆灌。——[英]托·富勒

沒有任何格言能有益於傻瓜。——[英]本·瓊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