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比利時的一家畫廊裏,一位美國商人正在同一個印度畫主討價還價。

印度畫主說:“這批畫共有15幅,如果整批出售,平均價每幅為100美元。”

美國商人卻說:“我不需要購買這麼多畫,隻要其中的三幅。”

“如果那樣,每幅畫售價為250美元。”

“你怎麼可以任意變價呢?我要的畫也並不比其他的畫好啊!”

美國人認為印度人在敲他竹杠,大為生氣,兩人為此爭執了起來。印度畫主在惱怒之際,居然當著美國人的麵將其挑好的三幅畫中的一幅燒掉。

這使得美國人非常著急,忙問道:“你這是幹什麼?”

“我不賣了!”印度畫主說著又燒掉一幅畫。

此時美國人需要的畫隻剩下一幅了,他非常喜愛這幅畫,這正是他尋覓已久而沒有得到的珍品。於是他的口氣緩和下來,商量說:“請不要再把最後一幅畫燒掉,我願出250美元收購。”

“那兩幅畫雖是我燒掉的,但這是和你做生意引起的,我不能白白損失那兩幅畫。”印度人執意不賣。

美國人為了要成交這一幅僅存的畫,最後隻得花費500美元,買下這幅畫。其實印度人燒畫也是一種經營謀略。他吃準美國人非常喜歡這三幅畫,不會讓其全部燒掉,結果,雖然隻賣了一幅畫,卻比三幅畫的平均值之和還多賺了200美元。

點評:

印度畫主在與美國商人買賣的過程中,巧妙地利用了美國商人的什麼心理來施展攻心戰術迫使對方讓步成交?

故事素材可用來說明和支持下麵的觀點:

1.很多爭奪戰,其實就是心理戰。

2.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貿易最能促進文明的發展,人們在交換商品的同時也交換了思想。

——[英]英格索爾

所有商界的人物,起初都是被人家稱作騙子,而到後來,人家匍匐在他們麵前。——[蘇]高爾基

你的心靈常常是戰場。在這個戰場上,你的理性與判斷和你的熱情與嗜欲開戰。——[黎巴嫩]紀伯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