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梯度理論與溫州產業轉型升級(3)(3 / 3)

動態來說一般根據梯度理論要發展一些新的產業、新的企業、新的產品。我覺得溫州的模式在全國不少人在研究。我們原來也討論當年蘇南模式是曇花一現就過去了,為了發展溫州經濟,溫州現在和未來在新的行業、新的產業、新的企業、新的產品這些方麵有沒有思考?

謝健:我剛才講到了新的產業的產生是一種從內部的產生的,一種是外部流過來的。但是溫州外部引過來的難度很大,這個也是溫州本身的區域特別和人的特點,畢竟原來一個曆史的原因,包括區位各方麵的形成,內部產生實際上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無中生有,這個產業本來是沒有的,現在發展了。要借助一些企業家敏銳的感覺,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來形成的,這種是很帶偶然性的。

另一種是延續原來產業的一種升級。比如說向兩端發展,可以開出一些新的產業來。比如說你去做服裝了我去做麵料了,這就是一種新的產業。

剛才講到的台灣的永豐餘公司原來是造紙的,它現在生意的一部分就是碳權交易,這就是新的產業。包括我們現在的很多企業像正泰他們搞新能源,也是從原來的產業衍生出去的,這種可能性會更大。我覺得從溫州的輕型產業來內部衍生而且是通過原來的產業衍生的可能性會更大。

提問3:今天我覺得謝老師確實是高度很高,關心溫州的發展,我覺得很有收獲。我現在正在做台灣和溫州貿易投資的研究,當然也涉及一些溫州的問題。

我現在講的內容不是對梯度理論表示的觀點。我講一下對比台灣,台灣在創新方麵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叫工業技術研究院。

去年我和其他的老師到樂清調研,感覺起來溫州的企業是企業發展之後,用自己賺到的利潤做研發創新,政府去研究前沿技術以及投資成立一個機構去開發這種技術,再商業化,這樣的方式很少見。

因此,我覺得單純的靠民間自己開發尤其是基礎的技術平台,這對於企業來說意願不是很高。我覺得政府以後是不是應該有這樣一個經費和機構來支持它?

我覺得在座的還有潘主任是站在政府立場的可以參考一下。另外,謝老師講的外引的產業是不太容易的,我也認同,內部產業衍生是一條可行的途徑。

像溫州的汽摩配、電器如果跟台灣之間有一個產業關聯的話,把台灣那些工業電腦引進來,升級我們這些汽摩配、電器,發展智能化的產品。

當然,現在像有些電器行業已經跨人太陽能。這部分我覺得未來也是有方向的,也是一個創新的方向。

其實影響溫州轉型升級的一個很重要的是人才問題,我覺得為什麼有領導提出來虛擬經營本土化,是不是覺得要往高端發展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這個城市甚至於政府機構對於人才的態度是怎麼樣的?謝謝。

溫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忠強:你剛才講到的虛擬經營本土化問題,這實際上是當時政府為了應對2008金融危機采取的一種權宜之計。並不是說要你一定要反虛擬經營的規律去搞什麼本土化,但我覺得這實際上是一種被動的政策而不是一種積極的政策。

提問4:我覺得梯度理論和溫州產業轉型升級這個有很多現實意義。但是我認為現在我們要實行騰籠換鳥,把舊的產業給轉移出去,新的產業培養起來,問題在於溫州是否有條件培養新的產業?今天早上的新聞說現在溫州很多的富豪都在投資豪華的油輪還在搶著報名,是不是這些資本沒有地方去。

而另一方麵我們一些傳統的製造業又處於困難的境地。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如何培育新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