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北伐戰爭(19)(2 / 3)

新近歸順國民黨的張學良當然也要給點好處,蔣介石將熱河一並贈與——反正地盤不是自己的,拿出去也不會心疼。老蔣當然知道張學良在北方甚至全國戰局的重要地位,因此,對於這樣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老蔣自然不能虧待了,張學良剛說要易幟,老蔣馬上應允,並立刻表示將熱河劃給小張,而在易幟屢屢遲滯之時,老蔣也是大打感情牌,這當然給小張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張學良壓根就不怎麼會玩政治,看待問題也更多是從生活經驗以及直覺天性出發,理性分析問題的能力差一些。他是一個性情中人,而對待性情中人,當然就必須在感情上做文章,老蔣明白這個道理,敘感情,套近乎,言必稱漢卿老弟,這當然無形之中為將來張學良關鍵時刻擁蔣埋下了伏筆。

此次大封功臣,老蔣當然不是真的願意與各位和睦共處,共享榮華,對於蔣介石這樣一個有著全國野心的政客來說,這次封侯隻是權宜之計,目的是為將來可能出現的惡戰蓄力。自從老蔣下野充電之後,實力已非昔比,找到了新的國際支持,在財界的關係更為牢固,而這一切都是老蔣將來稱雄的某種意義上說是決定性的要素。打仗靠的是什麼?靠的是錢,尤其是在長期的鏖戰中更是如此,誰最有錢,誰就可能撐到最後,拖死對手。美國冷戰中是怎樣搞倒蘇聯的?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雄厚的經濟實力,大家一塊兒耗,到最後沒錢的蘇聯耗不過有錢的美國,所以冷戰就輸了,道理就是那麼簡單。在這些諸侯中,馮玉祥、李宗仁,甚至閻錫山都不是有足夠財力的主兒,而真正有錢,能夠迅速將軍隊擴張起來,並且進行迅速再生產的隻有老蔣,有了錢,就有了底氣,也有了在相對平穩的環境中進行軍備競賽的底氣。所以,老蔣這次封侯有著很明確的戰略目的,就是維持一段時間的和平局麵,為他整軍經武贏得時間。當然了,成果是非凡的,短短半年時間,老蔣的第一集團軍便迅速膨脹,發展為二十多個軍,四個獨立師,總計五十多萬人的武裝,而這麼快實力並有如此巨大的提升,當然和老蔣有著雄厚的財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蔣介石的黃埔係蒸蒸日上,而黃埔的二號人物何應欽最近則有些倒黴,因為老蔣剛回來就把他給撤了,理由嘛,當然是給這位不聽話的副手一點兒教訓。何應欽附和桂係逼宮也就罷了,更讓老蔣難以接受的是,他的頭號心腹居然在全國輿論為其複出大肆造勢的背景下一言不發,態度冷漠,這下徹底惹惱了老蔣。所謂馭下之術恩威並舉,老蔣對何應欽可謂仁至義盡,但是何應欽居然如此不識抬舉,當然必須給點顏色瞧瞧。但是,老蔣也不是一個意氣用事的人,何應欽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這個二當家還是得樹著,沒過多久,老蔣又把他給找了回來,溫言撫慰——這就是所謂的胡蘿卜加大棒政策,老蔣要讓何應欽明白,老子才是你的主子,別老跟著桂係那幫人瞎攪和,沒你什麼好。

桂係最近發展勢頭不錯,雖然執掌中央的時間很短暫,不久後也失去了黨內支持,但是借著這股春風,桂係以中央之名也頗是打開了些通道,比如兩湖便進入了桂係的勢力範圍。湖北沒什麼問題,但是湖南卻著實有些難處,早在和程潛聯合倒唐之時,李宗仁便允諾將湖南省政府主席的位子給程潛,但那畢竟是權宜之計,在軍人眼裏,地盤遠比允諾重要得多。

但是,湖南確實也存在著比較特殊的問題,善後工作不容易,湖南在民國早年便存在三支武裝係統,程潛、譚延闓、趙恒錫三足鼎立,雖然在整合之後,趙恒錫取得了在湖南的霸權,但在北伐之前,趙恒錫被唐生智驅逐,因此唐生智便取代了趙恒錫,成為了湘係武裝的另一股力量。而到了現在,湖南依然有三個係統的武裝,程潛的第六軍、唐生智部將何鍵的第十五軍以及譚延闓係統的魯滌平第二軍,所以李宗仁並沒有能力立刻撇開程潛,相反,他還需要借助程潛來穩定局麵。但是,程潛的作用也不過如此,李宗仁終究是要拔掉程潛,由自己控製湖南的。

李宗仁跟蔣介石一直是有嫌隙的,尤其是老蔣冊封李宗仁之後,李宗仁居然沒有領情,遲遲不接受任命,個中緣由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李宗仁對蔣介石的猜忌——李宗仁認為蔣介石太虛偽,封侯隻是在利用自己幫他賣命。李宗仁豈是甘居人下的角色?因此對於老蔣的拉攏不為所動。但是,李宗仁也明白,自己要拔掉程潛,也需要蔣介石的默許——至少老蔣要中立;在跟老蔣的關係上,程潛跟李宗仁一樣,也是堅決的倒蔣派。但不同的是,李宗仁是因為派係利益與老蔣存在衝突,而程潛則更多有些感情因素,私人恩怨。所以李宗仁可以為了利益跟老蔣虛與委蛇,而程潛卻不行,利益可能重組,而私怨則難處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