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本來還看著挺客氣的閻錫山給老馮來了個下馬威,居然在回山西後就把馮玉祥給幽禁了!真可謂虎落平陽被犬欺,龍遊淺灘遭蝦戲,馮玉祥雖然目前有些不濟,但還不至於被閻錫山呼來喝去,而如今閻錫山儼然把他當成了落水狗,居然連幽禁這樣的事都幹了出來,看起來韓複榘等人的叛變不單是讓馮玉祥信心大減,甚至還讓他的對手變得不那麼尊重他了。那麼一貫小心謹慎的閻錫山為何會突然像被打了雞血一樣,作出了如此瘋狂的舉動呢?在此之前,北方的兩大派係一直是馮係死死壓住了晉係,雖然老蔣出於均勢的考慮在北伐後的地盤劃分上更多地照顧了晉係,但真要論起實力,西北軍還是遠強於閻錫山的,而此次閻錫山用如此極端的方式對待馮玉祥,其目的無非是向世人宣布,他才是如今北方的首席人物。
類似的宣言在國際社會也出現過,最典型的當然是二戰後美國的援助計劃,其實論經濟地位,美國早在一戰結束後便已經是頭號強國了,但是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江湖地位和經濟實力有時候並不同步——比如如今的日本,是全球第二經濟強國,但是其國際地位能排到第二嗎?美國在二戰結束後表現出的大國姿態,援助計劃,跟蘇聯的冷戰,目的都隻有一個,就是正式確立自己頭號政治強國的地位——而一旦取得如此地位,接下來美國將獲得不計其數的隱性利益。
從民國的二號人物,到如今閻錫山的監中客,老馮人生的起落來得如此的迅速,真可謂是急轉直下,而要論起根由,則恰恰是馮玉祥認為無足輕重的桂係的失利。沒有了桂係作為屏障,馮玉祥便完全被暴露在了老蔣的槍口之下,與老蔣的較量還未開始,馮玉祥便敗相盡顯——缺乏戰略頭腦,恰恰是馮玉祥的致命傷。而閻錫山呢?很顯然,他比馮玉祥高明得多,他正在一步步朝著自己的巔峰邁進,蔣介石和馮玉祥,隻不過是他用來謀利的工具而已。
相互利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蔣介石與閻錫山的利益是有一定的共性的,至少他們都希望削弱馮玉祥,但是在程度上,兩人又不盡相同。老蔣當然希望將馮玉祥的西北軍擊潰,即便不能擊潰,也至少解散,而閻錫山不同,如果馮玉祥的實力下降得太厲害,他就會麵臨與老蔣單挑的問題,所以閻錫山既想削弱馮玉祥,又不想讓馮玉祥過於落魄,這是個技術活,而如何把握尺寸,考驗的是老閻的功力。
閻錫山將馮玉祥扣住,這其實並不是老蔣所願意看到的,因為這種紙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的動作與老蔣的計劃不符,老蔣希望做的是摧毀馮係的有生力量——而西北軍老大被人幽禁,這顯然是與老蔣尋求決戰的意圖相違背的。被幽禁的馮玉祥雖然落魄,但也是頭籠中虎,將籠子打開,老馮依然能夠有一聲呼嘯天地震的威風,顯然,老閻也根本沒能力永遠困住馮玉祥,所以對老蔣而言,這樣的表麵勝利毫無意義,老蔣的計劃是無論怎樣也要敲掉馮玉祥幾顆虎牙。
欲戰不能戰,才最寂寞,想打卻打不起來是很令人喪氣的事,尤其在蔣係剛剛完勝了桂係,士氣處於高點的情況下更是如此。馮玉祥當然知道老蔣的心思,一開始主動示弱、避其鋒芒的戰術便是出於此種考慮,但是,老馮也並非完全不願意戰,隻要閻錫山幫忙,馮玉祥也願意豁出去跟老蔣見個高低——混到這個份上,誰都不是慫包。事實上,如果馮玉祥完全沒有戰意,為了保存實力徹底認慫,這倒確實是老蔣最擔心的情況,有時候示弱比逞強更高明,但是,如今的情況是,即便馮玉祥想那麼做,他也沒有這個條件。馮玉祥的屬下都是久經戰爭考驗的血性男兒,他們可以接受失敗,卻不能接受未戰而先怯,主動示弱是軍人的奇恥大辱。因此,這幫人對馮玉祥一開始安排的烏龜戰術是頗有些抵觸的。馮玉祥作為西北軍的老大,如果因為害怕老蔣而不敢與戰,那麼他的老大地位就實在是岌岌可危了——哪個軍人能接受自己的老大是個軟蛋呢?因此,戰還是要戰的,隻不過現在還沒具備戰的條件,那麼,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吧。
被幽禁對於馮玉祥這種層次的人來說終究是件丟人的事,馮玉祥已經不是當年任人欺負的窮小子了,想他現在也算是民國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了,而大人物當然要有大人物的架勢——而一個大人物又怎能允許自己恥辱地被人幽禁呢?所以,馮玉祥想要出來,他想要離開閻錫山設置的牢籠,而要擺脫閻錫山的控製,他需要利用蔣介石的力量,於是,一係列讓人眼花繚亂的事件相繼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