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北伐戰爭(26)(3 / 3)

用曇花一現來概括唐生智此次的複出史真是再恰當不過了,自己無奈成了老蔣的一個高級龍套,幫助老蔣搞定桂係和西北軍之後,便匆匆地走了,就像是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一般。小唐的臉可算是丟了個幹淨,在他風光的時候,何曾想到會有今日成為龍套的尷尬?他甚至沒有趕上反蔣的主旋律便提前出局了。

不過,唐生智的小插曲倒是委實緩解了桂係的壓力,要是老蔣緊盯著桂係不放,李宗仁這次肯定跟唐生智的下場一樣,不過還好,廣西畢竟是李宗仁的大本營,想要在這片地方將他擊垮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此,廣西算是陷入了僵局,桂係無力將粵軍清除出境,而粵軍也無力搞垮桂係。

目前來說,反蔣的軍事同誌都是落魄之輩,不管是桂係、馮係、唐生智還是張發奎,他們雖然掀起了一定的風浪,但是還沒有將局勢引向高潮的能力,能將反蔣的戲唱到最高音的人隻可能是近一段風光無比的閻錫山。閻錫山此前沒有卷入和老蔣對戰的旋渦中,相反,他還借助老蔣的力量坐穩了北方老大的位子,但是等到他真正坐上了這個高位,同時也意味著和老蔣的關係出現了轉折,他們先前或可若即若離,甚至還能偶爾調情,但如今,他們隻能是對手。在民國的舞台上,隻允許一個領袖的存在,因此,蔣閻之間勢必將有一戰。

閻錫山是個精明人,他當然知道老蔣容不下他在北方興風作浪,所以既然雙方不能長相和諧,還不如早做決斷,在蔣馮大戰結束沒多久,閻錫山就已經做好了跟老蔣翻臉的準備。此時的閻錫山已經不是當年在四大集團軍中叨陪尾坐的人了,現在的他儼然是現存的三藩中實力保存最完整、風頭最勁的人物,因此,他如果振臂一呼,那麼反蔣同盟就會馬上進入高潮,他也會順理成章成為領袖。閻錫山已經準備好了,因此當他在1930年1月底的海陸空副總司令的就職儀式上公開發表了反蔣言論之後,各方紛紛響應,造成的氣勢遠比1929年10月歸國的汪精衛強得多,閻錫山成為了反蔣同盟的盟主。

對於老蔣而言,決戰的來臨是不可避免的,他不會示弱,也不會感到心驚,事實上,他對於奪取此次決戰的勝利還是有著一定信心的,因為他手裏握著一張底牌,這張底牌在關鍵時刻將左右戰局。因此,危機四伏又如何?豪傑總是在夾縫中衝殺而出,當他能應付如此危局之時,他也就真正具備了一個霸主的氣勢。

表麵繁榮

隨著閻錫山打出反蔣的旗幟,民國終於有了決戰的氣氛,各派反蔣勢力均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要把在老蔣手裏丟去的尊嚴找回來,當然除了尊嚴,還有更具實質意義的地盤。看起來反蔣派氣氛很熱烈,紙麵實力也不差,所以看起來這場大戰勢必殺得昏天黑地,日月無光,史書上也極言其規模空前,不過要真想打得精彩,還需要當事幾方的配合,而這樣的聯盟能配合起來嗎?

在反蔣聯盟中,真正有戰力的其實隻有西北軍。桂軍不俗,但無奈前期損耗頗巨,此時已是強弩之末。而反蔣盟主閻錫山的晉係呢?部隊的個性取決於軍事長官的個性,閻錫山是個什麼人?民國這麼些年,閻錫山給我們的印象無非就是精明、守成以及謹慎,這樣的人可能是個出色的政客,但作為軍人,他缺乏殺伐果斷的氣概,一個能夠在製造梟雄的最好舞台北洋時代上沉默十數年、緊守著山西一片天卻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政客又怎麼可能表現出睥睨一切的豪氣呢?

因此,說到底,這個聯盟是脆弱的,因為有戰意的缺乏戰力(桂係),有戰力的缺乏戰魂(晉係),有戰意、戰力和戰魂的卻無戰友(馮係),這是一個禁不起風吹雨打考驗的聯盟,在一切順利的時候或許大家尚能步調一致,但稍遇挫折,該聯盟就會立刻顯出土崩之象。因此,老蔣所需做的僅僅是頂住聯盟的三板斧,在抗住表麵的凶猛之後,機會便會緊隨而來,中原大戰便是這個路子。

應該說,中原大戰的序幕還是比較拉風的,在閻錫山發表了一番反蔣言論,說了些類似慶父不死、魯難不已的場麵話之後,各派群情激奮,紛紛聚首太原,推閻錫山為盟主,情形頗似三國時期聯軍討董。閻錫山在表了態之後,就前往建安村,對老馮致以誠摯的歉意,並表示此次一定與其榮辱與共,不除蔣逆誓不罷休。馮玉祥雖說對閻錫山這套恨得牙癢癢,但是畢竟沒有閻氏,就不能討蔣,對於馮玉祥而言,閻錫山幽禁他隻是在打他的臉,而老蔣策反韓複榘則是在割他的肉,打臉雖然恥辱,卻不如割肉那樣痛徹心扉,因此,如果要說敵人,老蔣畢竟比閻錫山更可惡,所以他隻能高風亮節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