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文方麵,關於陳獨秀政治思想的研究,蕭貴清的博士論文《陳獨秀政治思想研究》,從陳獨秀政治思想曲折發展的脈絡、陳獨秀政治思想的主要內容、陳獨秀政治思想複雜多變的原因、陳獨秀政治思想的總體評價等方麵,對陳獨秀的政治思想進行了較為全麵而深入的研究,有助於了解陳獨秀政治民主化思想發展變化的深層原因,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在研究陳獨秀思想演進的過程中,張敬讓認為陳獨秀民主與科學思想的形成應分為三個時期:1896—1900年是陳獨秀由追求科舉轉到尊崇康梁維新階段,1901—1903年是陳獨秀由改良主義逐步轉向民主革命階段,1904—1915年為陳獨秀民主與科學思想正式形成和實踐階段。在此基礎上還較為詳細地剖析了陳獨秀從信奉改良主義到信仰科學與民主思想的轉變,其成果對於研究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的演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如何看待陳獨秀政治思想對當代社會的影響方麵,劉際鋼從陳獨秀對民主與科學思想的首倡、勇敢地扞衛的角度出發,展現了陳獨秀作為一個民主與科學鬥士的形象,頌揚了陳獨秀對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並認為“當我們麵向新世紀的時候,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民主與科學的精神,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成為我們責無旁貸的曆史使命。”該文有助於思考陳獨秀政治民主化思想的當代價值。

關於如何看待陳獨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所起的作用,陳亞傑認為,在1920年夏秋之交,陳獨秀完成了由激進民主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的轉變,並開始公開宣傳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在建黨時期集中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各個方麵的知識。該文強調,陳獨秀具有可貴的唯物主義態度和求實精神,注重對馬克思主義的應用,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對中國革命的基本看法,這是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貢獻。該文認為,陳獨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史上之所以名不見經傳,其原因在於陳獨秀的失誤過多:一是在於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不透徹或產生了錯誤理解;二是犯了將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錯誤;三是在探索中國革命理論的過程中也有失誤,最嚴重的就是他的“二次革命論”。該文最後指出,陳獨秀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與失誤均是特定曆史條件下的產物,分析和總結其功過得失,既是對曆史的尊重,也有利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繼續推進。陳亞傑的觀點,有助於正確評價陳獨秀的曆史功績和反思其失誤的深層次原因。

第五,關於陳獨秀經濟思想的研究。徐光壽從當代視角出發,在分析陳獨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上,總結了近年來有關陳獨秀經濟思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該文對於認識陳獨秀對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生產方式的客觀評價,認識陳獨秀對社會主義的本質、公有製的實現形式、公平與效率的關係、民主與社會主義的關係等均有較大的啟發作用,有助於本文對陳獨秀政治民主化思想及社會經濟思想的研究,有助於正確評價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的當代價值及其曆史局限。

葉慶則從陳獨秀社會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陳獨秀社會經濟思想的曆史意義兩個方麵,分析了陳獨秀對生產力、生產關係所作的論述、對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以及對在中國國情下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構想;方小教也從中國發展經濟的重要性、中國經濟的性質、中國經濟不發達的原因、中國經濟發展的方法等方麵勾勒了陳獨秀經濟思想的大致輪廓。葉、方二文對陳獨秀經濟思想所進行的初步探索,對於深入研究陳獨秀的經濟思想具有啟迪意義。

總體而言,上述研究呈現出以下特點:

(1)全麵而係統地研究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的成果尚不多見,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於其政治、倫理和文化思想領域。而在研究陳獨秀政治與文化思想的基礎上,綜合探討陳獨秀關於社會發展的規律、道路、動力以及經濟等方麵思想的成果還比較缺乏。

(2)對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所涉及的局部問題的研究也以介紹居多,評價較少,特別是缺乏對陳獨秀政治民主化理論、文化改造理論以及其社會發展理論曆史地位與局限性的評價。

(3)從研究方法上看,還未完全做到曆史審視和現實關照的結合,缺乏在寬廣的曆史背景下對陳獨秀思想進行研究的成果,缺乏完整而係統地論證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當代價值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

第一,曆史文獻法。本文對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的研究,首先立足於對陳獨秀著作的仔細研讀,在準確把握陳獨秀對各類問題所持觀點的基礎上,再進行條分縷析,梳理出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所涉及的各主要方麵。其次,是將陳獨秀的社會發展思想置於其所處的時代背景中進行分析,力求合乎邏輯地勾勒出其思想發展變化的軌跡。因此,閱讀和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有關文獻,特別是與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聯係緊密的有關史料,顯得尤為重要。與此同時,改革開放以來,史學界對陳獨秀思想所進行的研究也積累了大量文獻,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由於這類文獻數量眾多、重點各異、水平不一,也應在甄別的基礎上選擇性地參考和借鑒。

第二,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方法。本文既要研究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本身的具體內容和變化軌跡,也要研究致使其思想發生變化的社會動因,力求在微觀研究和宏觀研究結合的基礎上,對陳獨秀的社會發展思想作出比較完整的解讀。

第三,曆史審視與現實觀照相結合的方法。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的形成與其所處的時代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而研究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的根由則在於為當代社會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因此,我們既要客觀地看待陳獨秀社會發展思想的曆史地位,也要客觀地判明其當代價值,隻有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地評估和把握陳獨秀的社會發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