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征川夢(2)(3 / 3)

至於匪軍,其實就是革命黨軍隊,孫中山手裏頭的人。因為孫中山老愛折騰,他們也被迫跟著折騰,最典型的就是二次革命那陣,熊克武第五師就成了眾矢之的,老本都賠幹淨了,熊克武之所以如今被唐繼堯呼來喝去,說到根上,就是那次傷了元氣。當然,我們知道,革命黨的最大特點就是雜,以四川來講,熊克武自己是一派,骨幹成員是連他在內的九個留日同學,號稱“九人團”,而還有一派是謝持為首的所謂“實業團”,骨幹成員包括石青陽、呂超等人。跟“雜”聯係在一起的往往就是“鬥”,革命黨的內訌是出了名的,九人團跟實業團就鬥,眼下是熊克武當督軍,九人團壓住了實業團。當然,實業團不能甘心做小,所以就得想轍翻身——而唐繼堯能利用的自然就是他們。

說實話,跟熊克武有矛盾的人著實不少,地方派跟他是新仇舊怨,除了二次革命那檔子事之外,此次他跟著唐繼堯打回四川,就著實觸了黴頭——地方派就煩他這樣。另外,當時四川省省長楊庶堪也跟熊克武不對付,楊庶堪也是革命黨老人,他跟熊克武有矛盾,說白了就是些利益糾葛——熊克武老覺著楊庶堪礙手礙腳,所以就拚命擠對他。而楊庶堪呢,自然看不慣熊克武的囂張勁兒,也想給他點顏色看看。熊克武這四川督軍也就當了不到兩年,但是各方麵關係基本都搞僵了,所以說,熊克武的好日子,眼見是要到頭了。

於是,1920年春,被熊克武壓了許久的實業團將領呂超、石青陽等人策劃倒熊,而唐繼堯,不用說,自然在裏麵煽風點火,幫打太平拳。呂超起事後,滇軍的顧品珍、趙又新部,黔軍王文華部以及川軍黃複生部紛紛響應,很快熊克武就成了孤家寡人,熊克武倒也不傻,看著局勢不利,主動辭去四川督軍之職,後來抵抗一陣無效之後,熊克武幹脆離開了成都,跑到了川北保平安。7月18日,呂超領軍進入成都,通電就任川軍總司令。

呂超能擊敗熊克武,自然多虧是唐繼堯麾下的滇黔聯軍鼎力相助,唐繼堯也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主兒,幫著呂超趕走了熊克武,那呂超自然就得聽他的。唐繼堯也不假客套,依樣畫葫蘆,把兩年前那份被熊克武拒絕的協議又拿了出來,意圖很明顯,熊克武不願當傀儡,那就你來當吧。呂超雖說跟熊克武有矛盾,但是這矛盾並不在於對滇政策,說實話,呂超要是個願當傀儡的人,他也壓根就不會造熊克武的反——這不沒事瞎折騰嗎?呂超造反,無非是被熊克武壓得太死,他要翻身求解放,要自己當家做主人,現如今走了熊克武,卻來了唐繼堯,而且,唐繼堯胃口更大,呂超要能接受,那才奇怪了。

毫無懸念,唐繼堯心中的備胎又給了他臉色,雖然呂超沒熊克武那麼橫,多少還是給唐繼堯留些麵子,但是,對於唐繼堯來講,呂超跟熊克武也沒啥大區別,反正都是不同意那個協議。這份協議是唐繼堯在四川的施政綱領,一天通不過,就意味著唐繼堯一天沒有控製四川,而四川都控製不了,那逐鹿中原的雄心更是無從談起了。但是剛換走了熊克武,總不見得立馬再換呂超吧,唐繼堯雖然不滿,總是還想再磨一磨、泡一泡,非得讓呂超低頭不可。

唐繼堯再度出手四川,一副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架勢,雖說趕走的熊克武不受待見,但好歹也是四川人,唐繼堯那麼玩命折騰,看來非得是要把四川軍界折騰反了才心甘。唐繼堯老以為羅佩金丟掉四川是因為人沒出息,最多就是找個傀儡就能解決問題,但是他似乎沒想過,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羅佩金有沒有能耐,更不在於有沒有傀儡,而在於他那個該死的強滇弱川,強取豪奪的政策。唐繼堯按說也該明白了,他這個傀儡尋摸了一圈兒,如果能找著,早就該找著了,為啥到現在找不著?甚至剛上來的呂超也不給他麵子?無非是他索求太多,把人逼得太狠,要求過於離譜。可惜,唐繼堯是個權迷,這輩子就想著爭雄天下,光宗耀祖了,所以他心裏想的、眼裏看的,隻有權力和利益,不管多麼離譜的事情,隻要他認為是有助於實現理想,就覺得是合理的——強滇弱川有助於他逐鹿中原。所以,他認為再合理不過。但是,強滇弱川是否合理,唐繼堯一個人認可是不夠的——除非他能以武力逼迫其他人也認可。問題是,唐繼堯果然已經能夠以武力壓服全川了嗎?如果不是如此,兔子急了,可也是會咬人的,索求太多,到頭來可能兩手空空。

誌大才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