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四川篇(3)(2 / 3)

打完了仗,就得分贓,於是,1922年10月,參戰各方在劉成勳主持下在成都開會,討論善後事宜。這次會議上第三師師長鄧錫侯、第七師師長陳國棟認為他們驅劉立下大功,論功行賞,理當官升一級,從師長擢為軍長。但是要是大家都當了軍長,那軍長不就成了臭狗屎了?於是,這兩人說要當軍長,最反對的就是原先的三個軍長——第一軍軍長但懋辛、第三軍軍長劉成勳以及邊防軍軍長賴心輝,這仨目前在劉湘下位之後處於優勢地位,誰願意別人共享榮華?

當然了,要堵上人家的嘴巴好歹也得找個理由,總不能說我們當了軍長,你們就別當了吧?這仨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說四川打了這麼多年仗,消耗靡費,老百姓由於兵禍日子越過越艱難,為民生計,我們這個軍長也不當了,以後也不設軍長這個銜了,而且,還要諸位合作,裁兵。其實,這話也就騙鬼,對於已經有一個軍兵力的人來講,當不當軍長,也就是個虛名,但是,對於那些沒有一個軍兵力的,不讓當軍長那就是說斷了他們擴充軍隊的可能。至於裁兵嘛,大家都得裁,你說一個軍和一個師,大家一樣裁,誰吃虧?所以,此議一出,幾個師長,鄧錫侯、陳國棟和二十一師師長田頌堯齊心反對,但是人家三個軍,兵力多,代表也多,這三個師爭不過他們,決議就強行通過了。

分贓分成這樣,參戰的三個師長自然是火從心起,好處沒拿到也不說了,居然還搞出了個裁兵,這他奶奶的老子拚死拚活打仗是為了啥?自來都是立功受銜,現如今是立功裁兵,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這下三個師長跟那仨軍長的梁子是結下了,這一言不合,很快就要板磚相向了。

紛至迭乘

川軍眾將聯合驅劉,立了大功的三個師長卻反被三個軍長在分贓大會上惡整,好處自然休提了,而且照著會上那意思,自己手裏這點兵似乎也要保不住。這三個師長之所以被排擠,一方麵是因為劉成勳幾個想維護既有的優勢地位,另一方麵恐怕是因為這三個師長的背景——保定生以及劉存厚舊部。目前的四川軍界是熊克武九人團和劉湘、楊森的速成係分庭抗禮,好容易熊克武將速成係打下去了,會再給保定係樹個新敵嗎?保定係是民國軍界第一大係統,在黃埔生崛起之前,幾乎統治了軍界從基層到高層的每個角落——熊克武又不傻,自然對近來在四川上升勢頭凶猛、隱成大敵的保定係軍官格外防範。光是保定係一條,就已經基本注定這仨分贓大會上不會有好果子吃了,更何況他們還是熊克武死敵劉存厚的舊部,那就更加是棺材上釘釘子——死定了。

當然,事情也不是光排擠那麼簡單,剛當上四川老大的劉成勳顯然是想將這幾人置於死地。在鄧錫侯那邊,劉成勳活動了劉銘吾、劉漢鼎這倆旅長,要他們把頂頭上司給端了,好在鄧錫侯早有防備,趁著春節在重慶看戲之際把這倆反骨仔給扣了——當然,這一來,鄧錫侯更是對劉成勳恨得牙癢癢。對鄧錫侯是玩暗的,而對陳國棟就玩了明的,在1923年1月29日,劉成勳就借口陳國棟不尊裁兵將令,私自收編何金鼇部,通電解除其職,並準備以武力解決陳部。這通電一出,明擺著就是撕破臉皮了,鄧錫侯和陳國棟又不是慫包,怎會讓別人把自己當成砧板的魚肉任意宰割?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二人決定硬碰硬。

鄧錫侯和陳國棟兵少將微,不利久戰,因此靠的就是速戰。2月,鄧錫侯和陳國棟舉兵西進,未幾便將劉成勳圍在了成都,這個速度可以說是打出來了。不過,這三板斧一過,局勢就開始急轉直下,二人迅速圍了城,卻沒迅速攻下城,結果等到賴心輝援兵一到,這城就圍不下去了,因此隻得撤。賴心輝被三軍委為總指揮,領軍急追,鄧陳二人就領兵急退,等退到了德陽,總算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外援——田頌堯眼見兩位同僚形勢不妙,心想自己雖然比較低調,沒說要當軍長,但也反對了廢軍長和裁兵之議,想來劉成勳也不能饒了他,於是領兵來救。

這一來,兩師對三軍變成了三師對三軍,情況有所好轉,但也就是“有所”而已——要是師對軍能不吃虧,鄧錫侯和陳國棟也不會嚷嚷著要當軍長了,於是,三個師接著退,退到了潼關。這仨都是劉存厚的舊部,劉存厚雖然最近倒了黴,但是傍上了玉帥,舊部被人追著打,劉存厚自然很不爽,於是跟玉帥討了些軍火糧餉,趕到潼關勞軍去了。這仨師長本來屢戰屢退,想著怎麼也難逃一敗了,但是沒想到老長官親往勞軍,還帶來了大量給養,這一下精神頭就上來了。氣勢一起來,當然就不能老那麼喪氣被人追了,先不說追別人,好歹先站定了說話。於是,三個師在黑虎寨站定,準備堅守,雙方苦戰7晝夜,賴心輝久戰不勝,隻好權且撤退。於是,被人追就成了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