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舊桂係篇(1)(2 / 3)

陸榮廷當了土匪,而且聲勢日隆,自然遭到了朝廷的忌恨,擺在朝廷麵前兩條道,一是剿,二是招。陸榮廷為人機警,行蹤詭秘,神龍見首不見尾,沒有固定處所,要剿,無從下手,最後廣西提督蘇元春和邊防軍統領馬盛治一合計,覺得與其幹剿匪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活,還不如招安。陸榮廷當土匪,說實在的,是因為活不下去,在江湖見多了風風雨雨,也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聽說朝廷有意招撫,自然也很樂意,於是1894年,陸榮廷36歲這年,他總算搖身一變,從土匪變成了官軍,出任榮字營管帶,一生仕途也由此發端。

陸榮廷好交遊,招安前後也頗是得了些好幫手,其中包括他的妹夫譚浩明,把兄弟莫榮新、韋榮昌、陳炳焜以及林俊廷等人,這些人跟著陸榮廷出生入死,後來就成了舊桂係的骨幹成員。陸榮廷當上官軍之後,仕途也頗是得意,道理很簡單,要升遷就得立功,要立功就得剿匪,而在哪兒可以剿到匪,陸榮廷自己是行家,當然是門清,很快榮字營就成了榮字軍,管帶也變成了統領。當然,陸榮廷要正式飛黃騰達,光靠小打小鬧剿匪是不夠的,得玩票大的,得擺平亂黨。1907年,孫中山、黃興等人就聯結了會黨黃明堂等人造反,清廷聽說是孫大炮的名號,急火攻心,嚴令龍州兵備道龍濟光與陸榮廷部鎮壓,限期七天,打得好重重有賞,連升三級,打得不好,提著腦袋來見吧。陸榮廷是下了死力了,玩命幹,最終黃明堂被陸榮廷趕走,清廷一高興,將陸榮廷升為左江鎮總兵兼廣西邊防督辦,而龍濟光任廣西提督,4年後龍濟光赴粵,陸榮廷接任廣西提督。

陸榮廷少時貧苦,衣食無著,流落街頭,靠著膽氣和能耐,從土匪幹到官軍,終於在53歲的時候,登峰造極,當上了廣西提督,回顧往日歲月,那真是不堪回首,他能混到這個地步,著實是九死一生,提著腦袋搏下的富貴。陸榮廷是草莽豪傑,他的親信愛將們也都是土匪窩裏爬出來的,舊桂係,說明白了,就是群土匪。但是,土匪又如何?陸榮廷和他的兄弟們沒有好的出身,小時候就不知道飽是什麼滋味,他們不搶不殺,不狠不毒,活得下去嗎?舊桂係這打從娘胎裏就透出的戾氣,都是被世道給逼的!

反骨仔

大清朝就快完了,廣西這兒窮,這兒亂,這兒四處充斥著煙民賭民遊民,這兒各地散兵遊勇割據的景致都宣示著末世氣象,在陸榮廷當上廣西提督還沒滿半年,大清朝就聽到了從武昌敲響的喪鍾。對於革命,陸榮廷一無所知,他連中國字都認不得幾個,當然對革命黨鼓吹的洋玩意兒更是一竅不通,但是清廷快完了,這一點陸榮廷耳濡目染,是知道得真切的。陸榮廷能發家,靠的就是鎮壓叛亂,而正因為廣西的叛亂趕不盡殺不絕,陸榮廷才能坐上廣西提督的寶座——叛亂一茬接著一茬,不正說明大清朝快完了嗎?武昌首難,天下大亂,陸榮廷雖身在廣西,但外省的情形或多或少有所耳聞,這麼個亂勁下,陸榮廷該如何自處呢?

陸榮廷混到今天這份上,功名富貴都是清廷所賜,按道理講應該深念皇恩浩蕩,肝腦塗地以為厚報,但是,陸榮廷顯然不願做清廷的孝子賢孫,為其殉葬。他不欠清廷的,他的富貴是自己一刀一槍提著腦袋換來的,為清廷賣命,他犯得上嗎?因此,甭管外邊鬧成啥樣,在搞清狀況之前,陸榮廷所要做的就是靜觀其變——隻要手裏有軍隊,他就什麼都不怕。陸榮廷能一言不發穩坐太師椅,但革命黨那幫人,沒這資本,當然坐不住了。

廣西革命黨人有些著急上火,各地紛紛舉旗,他們也不能甘於人後,但是真要跟晚清這幫官老爺幹,拳頭又不夠硬——尤其跟陸榮廷這樣的,晚清沒少交手,結果如何也就不說了;要迅速響應起義,但又打不過人家,怎麼辦呢?當然隻能將就一下,談唄。也不能怪革命黨人,沒實力,就是做啥都不硬氣,他們也不願軟弱妥協,但實力擺那裏,不軟弱,不妥協,不成啊。武昌起義後,就有革命黨人來活動陸榮廷,意思就是讓他搭夥一塊兒幹,陸榮廷當然不傻,清廷是真死還是假死,他還一時鬧不明白,於是,小舅子譚浩明拿把大刀站旁邊——演給清廷看,至於到底合不合作,陸榮廷沒有明確表態。

當然了,晚清官僚沒幾個像陸榮廷一樣硬氣,能臨危不亂,處亂不驚,在省城桂林的廣西巡撫沈秉堃和布政使王芝祥就慌了,還沒等革命黨派人跟他們談呢,他們自己就先找上門去了——不過也賴不著他們,革命黨雖然不濟,但他們更不濟,他們都是文官,手裏頭沒兵,有點亂也正常。革命黨一看麵子大了,巡撫都來了,他們本來就沒信心幹架,這回好了,想一塊兒去了,那談唄。談判結果自然老爺還是老爺,推沈秉堃為都督,推王芝祥、陸榮廷為副都督,然後,革命黨人得償所願,第一時間響應了革命,11月7日,廣西宣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