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舊桂係篇(3)(3 / 3)

如此這般,陳炳焜跟革命黨的梁子就算結下了,廣東可是革命黨老巢,就算陳炳焜有軍隊撐著,你能擋得住人家在報紙上攻擊你嗎?再者說,陳炳焜又不是清廉自守、毫無瑕疵的人,有的是把柄給人家抓,很快他在廣州跟參謀長秦一民包煙包賭的事兒便被揭發了,革命黨還添油加醋說他貪汙勒索,中飽私囊,一時之間陳炳焜在廣東成了過街老鼠,日子可算是難熬了。陸榮廷是欲哭無淚啊,廣東這地方連陳炳焜都擺不平,那誰能擺平?眼看著陳炳焜在廣東是待不下去了,也就死馬當活馬醫,換人,在1917年11月派上了把兄弟莫榮新。當然,陳炳焜也是覺得委屈,覺得自己為桂係這麼賣命效勞,最後還得不著好。陸榮廷也知道這事賴不著陳炳焜,更知道陳炳焜委屈,為了安撫這員桂係的幹將,在1918年6月任命他為廣西省省長。

莫榮新是什麼人呢?當然也是粗人,好在幼年短暫讀過私塾,略通文墨,在桂係裏,也算是個文化人,也就比陳炳焜差點的意思吧。莫榮新18歲從軍,然後就開始四地撲火——廣西別的沒有,就土匪多,有的是事幹,他跟陸榮廷結識,跟陳炳焜一樣,也是在陸榮廷被招安之後的事兒,同樣也深得陸榮廷倚重,成了桂係的骨幹成員。莫榮新來廣東,有個桂係餘人沒有的優勢,他祖籍是廣東的,後來才落籍廣西,廣東人不是對廣西人執掌廣東不滿嗎?莫榮新有道理了,大家一家人,我也是廣東人啊。當然,大家切莫以為莫榮新是什麼善類,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挺乖滑,但實際桂係裏頭就屬他愛殺人,鎮壓會黨那幾年,莫榮新每天的例行功課就是殺人,而且喜歡自己親自動手,時人呼為“莫屠戶”。莫榮新既夠狠又夠滑,還能說兩句粵語,陸榮廷總算是找對人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耀漢是因為陳炳焜跟朱慶瀾爭權上的台,這回朱慶瀾完了,親家陳炳焜走了,所以,他這個位子就坐不穩了。李耀漢這個人,土匪出身,為人陰損歹毒,素無信義,人格頗是低劣——招安後為了升職,居然挑撥領導殺了自己頂頭上司。陸榮廷雖然也是土匪,但好在堂堂正正,對兄弟講義氣,因此,陸榮廷瞧不起李耀漢,再加上李耀漢又是龍濟光舊部,自然更加為陸榮廷所忌。莫榮新上台後,就開始拿李耀漢開刀,沒一年就將其排擠了出去。當然,李耀漢這種小人不過是小卒子,莫榮新要對付的,等級可比李耀漢之流高得多。李耀漢是真小人,那麼莫榮新要對付的孫中山就是偽君子。

一拍兩散

孫中山炮打觀音山,明擺著就是以武力脅迫桂係,迫使桂係低頭——當然,孫中山所能利用的也就隻有海軍這點力量了,但是,海軍也不是孫中山的,這是程璧光帶來的,那程璧光是個什麼態度呢?

程璧光跟孫中山瓜葛也有限。他是在晚清水師成長起來的,參加過甲午海戰——當然是戰敗,後被革職。宦海失意,前途灰暗,這是程璧光人生的低穀,也就是在此時,經孫中山和其弟程奎光的勸說,猶豫再三,才勉強加入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不過,很快興中會起義事泄,程奎光罹難,孫中山出走,程璧光怕受牽連,流亡南洋,一度銷聲匿跡,與革命黨斷絕了往來。後來李鴻章旅歐,途經檳榔嶼,程璧光前去求見,複為啟用,總算仕途重現光明。程璧光以其資曆,當然是海軍元老,袁世凱時代被聘為海軍高級顧問,爾後任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參議,並在袁世凱死後被北洋政府委為海軍總長。

總的來講,程璧光跟革命黨的關係也就是一夜情,是寂寞潦倒時的酒後亂性,酒醒之後,程璧光便後悔了,也跟革命黨劃清界限了。問題來了,既然程璧光跟孫中山交情有限,為什麼放著好好的京城高官不做,跑到廣東護什麼法呢?要讓程璧光的選擇在邏輯上說得通,那就隻有一個可能,就是他跟段祺瑞的關係極為惡劣,不能再在京城為官。事實也的確如此,程璧光跟段祺瑞本人,要說也沒什麼舊怨,之所以鬧到水火不容,是因為黎元洪。袁世凱死後,府院之爭就成了北洋政府的主旋律,總統黎元洪跟總理段祺瑞在對德宣戰問題上鬧了個不可開交——不巧的是,黎元洪是程璧光的老部下,他這個海軍總長也是黎元洪極力推薦的,如此一來,程璧光自然就站在黎元洪一邊,然後就跟段祺瑞有了梁子。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再加上孫中山在府院之爭中也偏向黎元洪,如此一來,黎元洪被擠走後,深感在京城無法容身的程璧光就順理成章投靠了還算有薄水交情的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