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新桂係篇(12)(1 / 3)

唐生智於11月11日宣布下野,所部退往湖南保存實力,而桂係則得以進占湖北,而李宗仁則於11月17日任命親信愛將鄂籍的胡宗鐸為武漢衛戍區司令。按照常理,桂係獲勝,唐生智下野,湖北入彀,接下來自然輕鬆掃尾,該收編收編,該咋的咋的了。當時唐生智的幾個嫡係將領,劉興(三十六軍軍長)、何鍵(三十五軍軍長)以及李品仙(第八軍軍長)在長沙搞了個第四集團軍辦事處,於是,李宗仁就派人跟他們談收編事宜。沒想到的是,此事卻著實是拖遝不絕,唐生智這些部將居然就不給個準話——問題出在哪呢?其一,當然是唐生智這殺雞儆猴之效,馭下之術所謂恩威並用,唐生智這幫部將,也都是唐生智一手提拔起來的,恩義當然不用講,至於威嘛,張國威前車之鑒,唐生智這些部將難免心有惴惴;其二,蔣介石又來插了一腳,唐生智未如他所願負隅頑抗,A方案行不通,就來B方案,李宗仁派人來談收編,他也派人來談,總之就是拚命給李宗仁添堵,不讓他順心了,蔣桂之間,意屬何方,當然也著實讓唐生智這些手下為難,躊躇之下,沒有個準話也在情理之中。

討唐之戰,這下算是高開低走,收編一事說大不大,說小當然也不小,李宗仁算是被惡心著了,然而,麻煩才剛開始,就在桂係跟唐生智大打出手之際,廣州卻又出了事。蔣介石下野後,一直跟桂係鬥法的也無非就是汪精衛,初時汪精衛還以為李宗仁是個軟柿子,想捏就捏,沒想到在合流一事上這麼一交鋒,汪精衛算是嚐到些味道了,汪精衛這樣的黨政大佬被李宗仁這樣的後起之秀擺了一道,想想真是顏麵掃地,汪精衛越想越火大,當然得給李宗仁出出題目,也省得被他看低了。汪精衛給李宗仁出的第一道題目,不用說,就是唐生智。悲哀的是,唐生智實在不爭氣,色厲內荏,看著挺牛逼,實際就一草包,如今已經被李宗仁幹翻在地,跑日本暫避去了;而廣州這事則是汪精衛給李宗仁出的第二道題目,這題李宗仁又該如何解答呢?

送貨上門

汪精衛說實在也不容易,原本他是孫公去世後最有希望的黨魁競爭者,黨內也有不少鐵杆粉絲,但是,天不遂人願,形象好氣質佳的汪精衛先是碰上陰沉詭異的蔣介石,最後被排擠出了國——這倒也罷了,好歹老蔣也算是同等量級的對手,可悲的是,如今老蔣下野了,眼看著肥肉到嘴邊了,他娘的居然崩了牙!要命的是,讓汪精衛出了這麼大糗的壓根不是什麼黨政元老,而是入黨沒幾年、壓根在黨內就不認識幾個人的李宗仁,大家說說,這不是活見鬼嗎?汪精衛想必也有些抓狂了,也顧不得自己優質偶像的形象了,開始使出了自己前輩孫公最擅長的招數——攪和。比如攛掇唐生智反對特委會,其實汪精衛估計也明白不論唐生智勝敗如何,自己都得不著什麼好,敗了不用說,即便是勝了,汪精衛憑什麼去駕馭野心勃勃、蠻橫無理的唐生智?那為什麼汪精衛還要那麼幹呢?攪和唄,老子過不順心,也不讓你們過順心了!而這次所謂廣州事變更是汪精衛使出的終極殺招,換句話說,這是底牌了,要死要活就看這一把了。

汪精衛要當黨魁,要重建中央黨部,跟南京特委會對抗,隻有一個地方最合適,沒錯,就是廣州。廣州是國民黨大本營,汪精衛夢開始的地方,也是他好歹算是當上幾天黨魁的福地,地利人和,要重溫舊夢,就是這了。但是,形勢也依然嚴峻,因為廣州雖好,但如今卻不在汪精衛手裏,而掌握廣州的,又是李濟深。汪精衛跟李濟深,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談不上關係多好,但起碼也不壞。但問題是,李濟深跟如今汪精衛的頭號政敵新桂係關係實在不凡。李濟深是廣西人,早在當年白崇禧廣州養傷期間,就與其過從甚密,後來黃紹竑在梧州自組討賊軍,便是李濟深出兵相助,甚至,李宗仁入黨,也是李濟深當介紹人,後來李宗仁入粵遊說北伐,同樣得益於李濟深的力挺,總而言之,李濟深跟新桂係的關係,那叫打斷骨頭連著筋,不是兄弟勝似兄弟。汪精衛如今要跟新桂係扳腕子,不用說,李濟深是不能留的,得先清理出去。

汪精衛手裏能達到這個目的的牌,其實隻剩下了一張,這便是張發奎的第四軍。張發奎是李濟深舊部,原是第四軍第一師師長、葉挺的頂頭上司,北伐中也算是揚名立萬了,但是,張發奎卻並不得誌。按說張發奎在北伐中功勳卓著,怎麼也是前程似錦,不可限量,但是,由於張發奎這個左派在寧漢對立時站在了武漢一邊,如今跟左派總舵主汪精衛一樣,被日漸邊緣化了。而關鍵是坐鎮武漢的是唐生智這塊料,第四軍客居他鄉,寄人籬下,日子能好過嗎?最後好不容易借東征的機會去了江西,躲了瘟神,承蒙朱培德看覷,還算過得去,但不久後張發奎的心肝寶貝葉挺帶著他第四軍最得力的部隊在南昌起義,追隨中共而去,這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了。所謂危機就是轉機,葉挺造反雖然極大影響了第四軍,但張發奎倒是能以清理門戶為名尾追起義軍回粵了——當然了,張發奎並未在道上跟起義軍交火,他的目的也隻是回廣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