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新桂係篇(15)(2 / 3)

湖南自民國以來便是三分天下,最初是程潛、譚延闓和趙恒錫三足鼎立,後來唐生智驅逐趙恒錫得手,程譚唐新三角形成,如今唐生智下野,所部被新桂係收編,程潛則被誘捕,其部星散,縱是如此,湖南還是有一派沒被新桂係搞定的勢力——沒錯,便是隸屬譚延闓係統的魯滌平第二軍。大家想必感到奇怪,譚延闓不是跟李宗仁關係不錯嗎?當日特委會的時候李宗仁還送了他一個國府主席的天大人情。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當日李宗仁還對程潛賭咒發誓說要永不相負呢,到最後還不是食言?在政治上,隻要涉及利益衝突,那就再談不上所謂交情了。譚延闓其人極端圓滑,政治傾向讓人捉摸不透——換句話說,譚延闓壓根沒有政治傾向,基本是風往哪邊吹,人往哪邊倒,自從老蔣強勢複出之後,譚延闓一看形勢不太對勁,當然不免就開始變臉成為擁蔣派,而原先的盟友新桂係,則反成了他想在湖南老巢分杯羹的勁敵。

蔣介石當然早盯上了湖南,從李宗仁西征開始,老蔣便是小動作頻頻,先是勸說唐生智退守湖南,後是在收編問題上插一腳,後來李宗仁倒程,當然同樣也是在蔣介石默許之下完成的。道理很簡單,當時蔣介石想要李宗仁為他的二期北伐撐場子,好歹得意思意思,任命其為武漢政治分會主席之後,當然不能再去阻止李宗仁倒程以奪湘政——當然了,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程潛此人是個死硬的反蔣派。但是李宗仁畢竟還是李宗仁,給顆甜棗,就得再來口黃連,李宗仁倒程之後,老蔣便將魯滌平扶上了湖南省政府主席的大位。李宗仁當然也明白老蔣這是沒安好心,但是,李宗仁用非正當手段倒程,一心想趕快息事寧人,別把事情鬧大,魯滌平雖然不好,但好在也不是老蔣嫡係,也就隻能認了。

李宗仁吃了這麼大一暗虧,當然也不甘示弱,你有魯滌平,我就有何鍵。何鍵是唐生智嫡係,一輩子最出名的事,就是殺了毛澤東結發妻子楊開慧,如今唐生智下野,何鍵算是無依無傍,少不得要跟頂頭上司李宗仁處好關係——而李宗仁也少不得要利用一下何鍵。李宗仁將何鍵任命為湖南清鄉會辦——督辦是魯滌平,一副一正,意在牽製。何鍵是唐生智的人,魯滌平是譚延闓的人,而唐生智跟譚延闓之間關係差到什麼份上,無須廢話,主子打架,奴才也得幫腔。魯滌平和何鍵原本關係就冷淡,如今一口鍋裏吃飯,磕磕碰碰自是無可避免,於是,開始各顯神通。

魯滌平一心擠走何鍵,他的辦法是,趁著毛澤東在井岡山落腳的當口,將何鍵派出去搞所謂清鄉,然後離窩毀巢,趁著何鍵外走,把湖南督辦公署這個何鍵掌權的衙門給撤了,而在他親自掛帥的省府下頭設置軍務科,如此這般,等何鍵清鄉回來,就會發現湖南已無他立錐之地了。魯滌平想挑事,這自然讓渴望出事的蔣介石興奮異常,於是就再添把火,將一批槍械取道江西,送到了魯滌平手裏。當然,何鍵也不是傻缺,自然明白魯滌平此次調虎離山想必沒安什麼好心,隻得跑武漢問計於李宗仁,而李宗仁也覺事態嚴重,決心要先下手為強。

政治鬥爭所謂虛虛實實,李宗仁越是要下手,當然越是要裝得沒事人一樣。李宗仁將計就計,同意何鍵去清鄉,但是,也留了後手,將葉琪第九師調往蒲圻、嶽陽一帶,準備下手。1929年2月13日,何鍵秘密前往嶽陽,跟胡宗鐸、葉琪一道商量具體計劃,計較已定,桂係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奇襲。2月19日,胡宗鐸坐鎮武漢,操縱武漢政治分會免除魯滌平本兼各職;21日,胡宗鐸等人上書中央,極言魯滌平私征重稅、剿匪不利等事,並同時宣布任命何鍵為湖南省政府主席;與之同時,葉琪和夏威兵分兩路,分道向長沙進逼。原本還想算計別人的魯滌平這下被新桂係結結實實給算計了一把,完全被打了措手不及,手忙腳亂之下光顧著逃命了,總算搭乘輪船撿了條命,而該部自然是一潰千裏,新桂係乃兵不血刃地控製了湖南。

湖南這事這麼一出,這下算是熱鬧了,蔣介石總算是抓到了新桂係的把柄,要殺要剮,就聽憑他高興了。當然,問題也來了,為什麼李宗仁明知這麼搞會給老蔣用兵製造口實,卻還要那麼幹了呢?當然,李宗仁在回憶錄裏極力辯解此事跟他毫無關聯,證據是當時他參加完編遣會議後滯留南京未歸,對武漢之事毫不知情,但是,這麼大的動靜,如果說李宗仁不知情,大概三歲娃娃都不能信。李宗仁的考慮無非是如下幾點:一、自他拒絕蔣介石聯合攻打馮玉祥之後,他大概便已經意識到了與蔣介石一戰勢在必然,如此,自然應先下手為強,先把戰略要地湖南完全掌控,打通與兩廣的交通線,為大戰贏得先機;二、最好的情況是,生米煮成熟飯,造成既成事實,逼迫蔣介石默許,而他滯留南京正是為了爭取這種最好情況。那麼李宗仁還能像上次倒程事件一樣再次得到默認嗎?抑或是真的要戰,他能如願占得先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