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新桂係篇(15)(3 / 3)

破外勢

手下人辦好了事,接下來要善後,自然得老大李宗仁親自出麵了。李宗仁彼時正在南京,得悉事成之後,於當晚喬裝打扮,離寧赴滬,逃到了法租界,先保證人身安全,然後開始表演。李宗仁的態度:一、我有罪,但我的罪是督下不嚴,以至手下的兔崽子們恣意妄為,目無法紀,中央要處分,我絕對屁都不放一個;二、事已至此,那幫兔崽子做事雖然過了點,但念在魯滌平之罪實非妄言,湖南黎民飽受戰亂,望中央以團結為主,通過武漢政治分會的決議。李宗仁這就叫得了便宜賣乖,把自己的責任撇得幹幹淨淨,還裝出一副認罪伏法的順從樣——他要真能認罪,幹嘛還三令五申地要求中央承認既成事實呢?李宗仁這態表得,無非是說都到了這份上了,魯滌平人被趕了,湖南也到手了,事情就這樣了,糾結於此沒啥意思,中央就好歹差不多意思意思也就得了。

那麼,蔣介石是怎麼應對的呢?蔣介石沒有暴跳如雷,也沒有欣喜若狂,而是非常冷靜,冷靜得讓人摸不著頭腦。23日,蔣介石去了趟上海,次日會見李宗仁,他的態度是“用政治手段解決湘案”,然後,回南京開會討論湘案問題,蔣介石的態度是這事搞得確實不合規矩,辦是肯定要辦的——怎麼辦呢?李宗仁身為武漢政治分會主席,出了這等事,當然要負責任,但是經查李宗仁當時在南京,確實不知道這檔子事,自請的處分也就免了吧,但是,李宗仁之罪可免,武漢政治分會各委員之罪難容,即日停職,交由監察委員會議處,而何鍵湖南省主席之職,予以認可。這就叫葫蘆僧錯判糊塗案,老蔣這高喊要辦的殺威棒舉到了半空,卻還是輕輕放下,整個是和稀泥——這下李宗仁得計了?

蔣介石的態度不合常理,既不符合他動輒罵句娘希匹的暴脾氣,也不符合他抓到把柄就要大做文章的預定規劃,而蔣介石這樣的梟雄,你能相信他真的會息事寧人嗎?蔣介石當然不會息事寧人,但他之所以目前表現出一副要息事寧人的模樣,可能性隻有一個,他在為接下來將要到來的狂風暴雨蓄勢,當然順便給李宗仁吃顆定心丸,好歹麻痹一番。永遠不要去威脅你的對手,除非你並不想對他動手,李宗仁對魯滌平是如此,如今蔣介石對李宗仁亦是如此,玩政治,不在乎陣仗有多大,而在乎拿捏尺度,一擊致命。那麼,在湖南的釘子被李宗仁拔掉的情況下,蔣介石還有一擊致命的法寶嗎?

當然有!桂係雖然頑固,戰力也足夠凶悍,甚至真要硬橋硬馬地幹一架,蔣介石的勝算也不太大,但是桂係畢竟是新貴,三五年間突然躥升的一股勢力,是新貴就有新貴難以避免的死症——根基不固。蔣介石針對的就是這點,他的第一個目標是白崇禧。白崇禧是新桂係的開路先鋒,獨立率部參與了二期北伐,如今屯兵華北,手下有10萬餘眾,幾乎是新桂係的一半家當——蔣介石要先跟白崇禧硬拚?老蔣當然沒那麼傻。白崇禧手裏頭的軍隊雖然為數不少,但可惜的是,這些軍隊都不是新桂係賴以發跡的嫡係力量,而隻是從唐生智手裏收編過來的部隊,這當然就給了蔣介石充分發揮的空間,他找到了另一枚棋子。

不用說,蔣介石找到的這枚棋子便是白崇禧所率部眾的老上司——唐生智。唐生智跟老蔣的關係很微妙,在小唐風光的時候,蔣介石被其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甚至,在小唐被桂係所迫,臨近下野之時,都不願與其合作讓老蔣得到絲毫便宜,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唐生智下野日久,部隊也被收編得七七八八,國民黨內部軍事四巨頭已然形成,唐生智要是繼續這麼幹耗著,更沒他什麼事兒了。小唐如今想的,不是怎麼跟蔣介石角力,而是趕緊複出,趁著黃花菜還沒涼,爭取趕上四國大戰的序幕,好歹從中取便,不能恢複舊觀,至少也重新打出名頭。因此,當蔣介石派劉文島去跟唐生智交涉,說要給你點錢,策反舊部,順便將白崇禧斬草除根時,唐生智爽快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