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新桂係篇(23)(3 / 3)

看似李宗仁已經躲過了危機,紅軍走了,中央軍也沒理由入境了,廣西似乎是太平了,但是,換個角度想,在攘外先安內的前提下,如果老蔣真把中共給滅了,下一個該輪到誰了呢?要是這樣一想,危機非但是沒有過,反而才剛剛開始。接下來,蔣介石以假途滅虢之計,將貴州和四川相繼收入囊中——美中不足的是,紅軍雖在長征中麵臨各種內外交困、天災人禍的困境,但奇跡般地殺出了一條血路,最後到達了陝北。當然,創造了奇跡的紅軍儼然是奄奄一息、命不久矣了,到了這個境地,民國的地方派似乎突然發現蔣介石可能要一統天下,他們的那點地盤即將不保,於是,老套路,開始高呼抗日。最諷刺的,莫過於在東三省事變中不放一槍、將祖宗基業拋了個幹淨的敗家子張學良張少帥,此公居然也有臉喊抗日,還喊得麵不改色心不跳。張學良之所以喊抗日,是因為在陝西跟紅軍作戰吃了苦頭,看出了蔣介石的險惡用心——要讓東北軍跟紅軍兩敗俱傷,以收一石二鳥之效。當然了,在群情激昂高呼抗日的形勢下,粵桂兩係自也不能免俗,原先還隻是念念緊箍咒,到後來,幹脆決心鋌而走險了。

粵桂雙方,起主導作用的自然是陳濟棠,而陳濟棠這家夥之所以喊抗日喊到擦槍走火,準備重演當年閩變的那一幕。據李宗仁回憶,是聽信了自家豢養的大仙術士所謂“機不可失”的預言。開個玩笑,陳濟棠確實有些迷信,但要說他是因為術士之言而要自絕生路,也不免過於兒戲了,事實上,陳濟棠要搞政變,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失去了胡漢民這麵金字招牌,南天王地位即將不保。兩廣之所以能保持半獨立地位,並且老蔣還能一直睜一眼閉一眼,最大的因素,自然是胡漢民。胡漢民在國民黨內的特殊地位自不必說,更重要的是,蔣介石要為當年的軟禁一事還債——也就說是,隻要胡漢民在廣州一天,蔣介石就得賣他個麵子,兩廣的特殊地位就能得以保證,但反過來說,要是胡漢民不在廣州了,那老蔣就愛咋咋的了。蔣介石當然也曾試過將胡漢民調出廣州,讓他去京師供職,但無奈胡漢民是個恩怨必報的人,對當年被軟禁一事耿耿於懷,蔣介石也不好硬逼,於是就隻能拖著了。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本來陳濟棠是大樹底下好乘涼,供著胡漢民這個太公,踏踏實實當著南天王,如今不妙了,胡漢民居然在1936年5月13日淩晨因腦溢血猝死了,這下可真算是天塌了。

老蔣一看胡漢民死了,來得正好,可算找到了解決兩廣問題的機會了。於是,次日電召陳濟棠兄長陳維周入京詳談,陳濟棠隻得讓兄長去了,然後老蔣給陳維周提出了他的意見——說是要共同合作,解決廣西。陳濟棠一聽這話,當然是冷汗都下來了,唇亡齒寒,廣西要是解決了,廣東還會遠嗎?蔣介石這點鬼蜮伎倆,要去騙鬼嗎?還沒完,蔣介石又派王寵惠以吊唁之名前來廣東,並向陳濟棠表示要撤銷西南政務委員會、執行部,還說要改組廣東政府,並要將陳濟棠從集團軍軍長的位子降格為軍長。王寵惠越說,當然陳濟棠越心虛,聽到後來,估計是又氣又怕,強行按捺才沒發飆了。情況很明白了,胡漢民死了,天塌了,老蔣要下手了,陳濟棠要倒黴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