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武漢會戰中,進攻武漢的日軍總指揮官是華中派遣軍司令畑俊六,下轄兩股武裝,分別是岡村寧次的第11集團軍和東久邇宮稔彥王的第2集團軍,其中岡村寧次擔綱主攻——負責區域是長江兩岸,而東久邇宮稔彥王擔綱副攻——負責區域是大別山北麓,兵力總計25萬人,基本是日軍目前所能拿出的全副家當了。而中國軍隊的作戰部署則是,長江南岸的防守由第九戰區指揮官陳誠擔綱負責,而江北的防守則交給第五戰區指揮官李宗仁——不久李宗仁因病離職,後由白崇禧接替其職。不用說,中國軍隊也是傾巢而出,陳誠手裏27個軍,而白崇禧手中則有23個軍,總計50個軍,百餘萬人,另有飛機200餘架,各式艦艇40餘艘,總之,輸人不輸陣。
1938年6月11日,波田支隊(旅團配置)沿蕪湖溯江西進,僅用了一夜,就將安慶守軍楊森部逐出城外——武漢會戰就此展開。
武漢會戰
眾生相
安慶之戰是武漢會戰的揭幕戰,此後,武漢會戰漸次展開。輕取安慶之後,日軍就已經控製了長江下遊的門戶,於是,波田支隊得以順順當當地搭乘軍艦西進,於6月下旬抵達了馬當要塞。馬當要塞是德國顧問幫忙設計的,工事堅固,耗費靡巨,號稱東方馬其諾,蔣介石對其也寄予厚望,想著怎麼也能守個把月,好歹讓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嚐嚐厲害。不得不說,日本海軍確實嚐到了厲害,由於江中遍布魚雷暗礁,溯江作戰極為困難,加上兩岸炮火凶猛,日本海軍幾乎寸步難行,沒奈何,波田支隊隻能寄希望於陸路迂回。原本海路不通走陸路,這也是波田支隊的無奈之舉,但是未曾想,歪打正著,居然收到了奇效。
不得不佩服我們有些中國軍官臨危不亂、氣定神閑的那股勁,就說此間守將李韞珩,按說戰局如此緊張,此公應該是成天待在作戰室裏跟參謀們研究作戰策略,隨時準備迎戰才是,但是此公一副一切盡在掌握的架勢,居然還能忙裏偷閑搞個抗日軍政大學的結業典禮。李將軍邀請了各級軍官、鄉紳父老來捧他的場,先講演後宴客,總之,李將軍是好好樂了一樂。當然,最樂的不是李將軍,而是日軍指揮官,波田重一自然是得到了這個情報,正愁沒法前進,聽說此事後就趁著當日結業典禮乘虛而入,要不是海軍陸戰隊2大隊指揮官鮑長義沒應邀赴宴,此戰直接就交代了。這邊鮑長義指揮部隊打得熱火朝天,連續頂住波田支隊三次大規模攻勢,那邊李將軍酒酣耳熱,正在興頭上,鮑長義無奈,隻好打電話跟武漢求援。老蔣一聽大吃一驚,趕忙讓白崇禧就近調兵救援,而白崇禧本著就近原則,命令彭澤守軍167師前赴增援。巧的是,李韞珩將軍喝得差不多了之後接到鮑長義電話,一驚之下酒醒了,知道捅了婁子,也一個電話打給了167師師長薛蔚英。
既然都想到了薛蔚英,那是不是就算逃過一劫呢?白崇禧命令薛氏沿公路前進,而李韞珩則建議其抄小路,結果,薛氏本著疏不間親的原則——薛蔚英是黃埔一期生,跟李韞珩一樣是中央軍人馬,居然決定抄小路。抄小路就抄出了問題,由於其未能及時趕到,頑強死頂了兩天後,傷亡逾半、彈盡糧絕的鮑長義撐不住了,為免全軍覆沒,隻好撤出長山陣地。接下來波田支隊趁勝追襲,打退了李韞珩的16路軍的反撲,一舉拿下馬當炮台。中央軍的精彩表演實在是讓老蔣欲哭無淚,蔣介石一怒之下,將李韞珩撤職查辦,而薛蔚英則直接槍斃,然於事何補?東方馬其諾就這樣稀裏糊塗在一個禮拜不到的時間拱手讓給了日本。更諷刺的是,當陳誠命令中國守軍進行反撲時,波田支隊就利用馬當要塞的堅固工事進行死守,而在訓練有素的日軍手裏,東方馬其諾大顯神威,中國軍隊屢遭挫敗,最後隻好放棄馬當。
波田支隊如今正是氣勢大振,在利用馬當要塞頂住了中國守軍的反攻之後,又重新投入進攻,於6月29日占領了彭澤,並在打退了李漢魂部的反攻之後,於7月4日攻陷湖口,目標直指九江。當然,波田支隊連戰之後也略有些疲憊,在湖口休整了十幾天才重新前進。為保存實力計,命令第二兵團放棄九江,退守金官橋一帶。
截至目前,武漢會戰算是開了個頭,隻是這個頭開得實在是讓人有些抓狂,要都是像安慶、馬當那麼守,那天皇陛下很快就能頒勳章了——好在戰鬥才剛剛開始,我們還有一代軍神薛嶽。日軍攻取九江之後,兵發兩路,由106師團沿南潯線進攻德安,意圖搶占集結兵力的大場,而波田支隊則繼續溯江西進,進攻瑞昌。進攻德安的106師團對上的就是薛嶽的第1兵團,可以說,寸步難行,在跟李漢魂、歐震和李玉堂等部於此間交手10多天,吃足了鱉,死了8個佐級以上軍官,半點便宜都沒占到。又打了10多天,被薛嶽頂得動彈不得的鬆浦淳六郎終於忍不了了,居然拋下了日本軍人看得比性命還重的榮譽感,主動要求岡村寧次派兵增援。岡村寧次接到鬆浦的求援電,知道鬆浦肯定碰上了大麻煩,但是德安不得不取,立即續發兩路援兵——由伊東政喜率101師團兵出南潯線以東,攻取鄱陽湖畔的星子,並沿德星公路進取德安;由吉住良輔率第9師團配合波田支隊進取瑞昌,並以有力一部沿瑞昌-德安公路南下,威脅中國守軍側背,策應106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