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新桂係篇(28)(2 / 3)

伊東政喜的101師團,攻取星子不在話下,20日出發,22日拿下,但是到此為止,接下來德星公路的30公裏距離讓伊東政喜真正領教了什麼叫咫尺天涯。30公裏當然不夠長,正常行軍速度,也就是一天,而岡村寧次下達的指標是,一個星期內搞定,當然,這個指標還頗是體恤下情的。麻煩來自德星公路兩側的山峰,中國軍隊利用東孤嶺、西孤嶺等山地逐一阻擊,造成的情況是,伊東師團從8月22日自星子出發到9月3日,花了十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拿下了東孤嶺,東孤嶺完了還有西孤嶺,又花了10天,到9月12日,終於又拿下了西孤嶺。東孤嶺和西孤嶺隻是德星公路兩側重巒疊嶂的一小部分,事實上,從9月12日到9月26日,半個月的時間,伊東師團居然再沒能有任何進展,而急火攻心的伊東政喜自己還見了喜,下顎被彈片擊中,破相已經是運氣了,要是稍微歪點,還有命嗎?讓伊東政喜如此丟醜的是誰呢?答案是王敬久將軍——總算給黃埔生長臉了。

101師團打得如此狼狽,當然讓鬆浦淳六郎更覺無顏見人,說到底德安是他的攻擊目標,吉住良輔如此是受他連累。在跟薛嶽打了一個多月沒占到便宜之後,鬆浦淳六郎決定換換手氣,轉攻金官橋一帶的李覺70軍。中國守軍守得穩如泰山,任憑日軍炮擊衝鋒如此三番的不斷衝殺,我軍都毫無懼色,日軍炮擊,我軍就躲入掩體,等到日軍開始衝鋒,我軍就跳出掩體,進行白刃戰,偶有少量日軍衝入了陣地,也很快就被中國軍隊分割合圍,總之,106師團使勁渾身解數鉚足了勁拚命攻擊,到最後還是進退不能。要不是第9師團丸山旅團前來策應,106師團不知要打到猴年馬月呢。

第9師團原是被岡村寧次派去進攻瑞昌的,初時打得較為輕鬆,剛去沒多久,就在8月24日順利拿下瑞昌,一馬當先的丸山旅團大概也是看進攻德安的友軍打得實在丟人,一時興起,決定湊湊熱鬧,準備前去策應。丸山旅團自然比106師團的戰鬥力強多了,進入岷山一線後,輕取當麵守軍王陵基部——該部是川軍保安團改編而成,戰鬥力當然不用說了,遭遇強敵不支之後,王陵基向薛嶽報告,要求增援,薛嶽則令74軍俞濟時出兵增援。俞濟時一開始也摸不清敵軍虛實,先派了51師151旅前去增援,結果兵力不敷,差點被包圓,好在151旅旅長周誌道反應快,自覺不敵後且戰且走,並立即請求增援。俞濟時一看一個旅不夠,那就上一個師,將51師全線撒出,結果還是沒用,接茬被打得節節敗退,直到現在,俞濟時才弄明白了進犯日軍的底細虛實,原來是老仇人吉住良輔的部隊——當年俞濟時在一·二八淞滬抗戰時就被吉住良輔部隊所傷,差點送命。仇人相見,自然分外眼紅,俞濟時可算逮到了報這一箭之仇的機會。

天意

74軍,抗戰中的鐵軍,國軍王牌中的王牌,如俞濟時、王耀武和張靈甫等將領,則都是稍有些了解民國史的人都耳熟能詳的人物——巧的是,74軍真正打出名頭,正是在此次的武漢會戰中。當然,堵截丸山旅團的一戰,74軍並未出彩,因為俞濟時犯了兵家大忌,他沒有將74軍第一時間全部派出,而是先一個旅、後一個師、再一個軍地增兵,這是作戰最忌諱的添油戰術。如今俞濟時總算是探得虛實,將對手的番號兵力搞明白了,然後決定全線出戰了,但是,晚了,丸山旅團連戰連捷之下,正是氣勢大振,74軍也難以抵敵,至9月3日,丸山旅團已經占據了馬回嶺,金官橋守軍側翼受到嚴重威脅。無奈之下,金官橋守軍隻能退至下一道防線烏石門陣地防守,後在74軍的瘋狂反撲下,總算是頂住了丸山旅團的如潮攻勢,最後丸山旅團見再攻無益,也就重回瑞昌第9師團編製去了,如此這般,鬆浦師團才算拿下了金官橋陣地。

岡村寧次在德安這邊費了半天勁,動用了兩個半師團,結果居然被生生釘在了原地,動彈不得,自然是有些著急上火——尤其大本營那邊已經催促岡村寧次盡速起兵攻漢了,而原本擔綱助攻的第2集團軍也已經開始在大別山北麓開打。岡村寧次覺得不能再拖了,最後一咬牙一跺腳,決定暫且放棄德安攻堅,106師團和101師團一時半會兒走不脫,就跟那耗著,好歹牽製一下薛嶽,其餘部隊到瑞昌集合,準備直接朝武漢前進。日軍的計劃是,以波田支隊朝瑞昌西北方向前進,為北路軍,呼應長江北岸溯江作戰的第6師團;而第9師團則朝陽新挺進,為中路軍;剛到的27師團則進攻箬溪,為南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