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新桂係篇(28)(3 / 3)

瑞昌一帶的守軍是張發奎第2兵團,在岡村寧次調整作戰方案之前,由於當麵僅有波田支隊和第9師團一部,守得還算得心應手,雖然瑞昌丟得早了點,但自此之後就再沒讓日軍占到過便宜。波田支隊的戰場南側是鄱陽湖,北側是長江,通道僅僅是長20公裏、寬1公裏的狹長區域,在我軍時不時決堤放水的騷擾下,戰場成了泥潭,原本的製勝法寶重武器反而成了累贅,發揮不出威力不說,還影響行軍,如此,自然是陷入苦戰。而第9師團雖沒有兩側背水,但也不比背水好哪去,因為到處都是山頭,要打就是仰攻,而且看不到盡頭,打得自然也是身心俱疲。結果打了半個月,日軍隻前進了10公裏。好在久旱逢甘霖,當岡村寧次決意將戰略重心放在瑞昌之後,日軍總算是一掃頹勢,開始加速了。

9月10日,休整完畢的波田支隊開始恢複進攻,於14日占領馬頭鎮,目標直指富池口;而在丸山旅團歸隊之後,第9師團總算建製完整,進攻也頗有氣勢,從10日到15日,前進了15公裏,到達黃土橋、大腦山一線;27師團則於18日進至瑞昌西南25公裏的橫港灣地區。這當然就比德安那邊的戰事順手多了,岡村寧次在跟薛嶽較勁一個月吃足了鱉之後,總算是發現了突破口,一激動,就向波田支隊和第9師團下達了追擊令。波田支隊和第9師團先前也是打得氣悶,自然是發了狠,瘋狂追擊,終於在10月8日,渡過富水,完成追擊任務——在這23天裏頭,追擊了20公裏!

薛嶽不好對付,而張發奎顯然也不是好惹的,長江南岸的部隊,106師團和101師團被陷在了南潯線,而第9師團和波田支隊則步履維艱,接下來岡村寧次唯一能在南岸寄予厚望的部隊就隻剩下了瑞武路一線的27師團。27師團是撞大運了,原先張發奎第2兵團負責跟他們較勁,但是如今第2兵團正跟波田支隊和第9師團鉚著勁,因此,陳誠臨時調整,將27師團交給了薛嶽。

薛嶽顯然已經敏銳地注意到了這點,27師團如果進展過速,不能與瑞昌方向的其餘兩股部隊形成呼應,那麼,這支孤軍犯境的部隊就可能被我軍甕中捉鱉。當然,薛嶽調動部隊圍剿27師團尚需時日,他需要箬溪一帶的守軍盡可能拖住進犯之敵,看起來這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第2兵團的主力正跟波田支隊和第9師團死磕,而駐守箬溪北側麒麟峰的則是川軍新13師。川軍已經是裝備差戰力弱的代名詞了——此前唯一的亮眼表現僅僅是王銘章師長死守滕縣三日而後殺身成仁,還加個新字,戰鬥經驗再差,這仗有法打嗎?這仗當然有法打,因為守軍差是差,但不幸中的萬幸是,陣地是山地,這豈不就是川軍的看家本事?

川軍非常有血性,在宮崎支隊連續炮擊衝鋒的瘋狂衝殺之下,雖然川軍最大限度利用了地利之優,跟日軍消耗最後仍不免死傷慘重,與之同時,戰果也不錯,宮崎支隊始終難以越過這道關隘,甚至,宮崎富雄還在劉若弼師長出動警衛團做最後一搏後掛了彩。掛了彩的宮崎當然是瘋了,於是他想到了一個損招——日軍的攻擊模式不是炮擊衝鋒嗎?但問題是每當日軍炮擊,川軍就躲進掩體,而當日軍衝鋒時,居高臨下的川軍又根本不怵白刃戰,所以怎麼辦呢?辦法是,炮擊依然是炮擊,衝鋒依然還衝鋒,但是當衝鋒的日軍跟守軍咬上之後,宮崎命令再度炮擊。他讓衝鋒的日軍當炮灰,玩的是兩敗俱傷。這一招當然收到了成效,宮崎支隊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拿下了麒麟峰,但還沒等喘口氣,他們又碰上了前來奪回陣地的國軍精銳黃維第18軍。結果不用說,強弩之末的宮崎支隊被黃維第18軍擊退,麒麟峰重新回到了中國守軍手裏。

宮崎支隊在箬溪方向大敗,而在瑞武路上,27師團主力也遭遇挫折,更要命的是,薛嶽調動的第1軍團主力正在朝瑞武路趕來,也就是說,27師團瞬間發現,他們麵臨著東西南三個方向的合圍,局勢已經岌岌可危。本間雅睛顯然也很快就意識到了這點,於是,他不顧岡村寧次催促其反攻箬溪的命令,將箬溪方向的部隊全線抽回,改進攻為防禦,收縮戰線,準備迎接接下來的狂風暴雨。薛嶽出招之後,接下來輪到岡村寧次接招了,岡村寧次當然也是帥才,他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