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天下第一軍一塊負責信陽戰事的是川軍45軍,而顯然目空一切的胡宗南沒將川軍放眼裏,看到這群雜牌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讓他們滾蛋,別汙了他的眼,於是,他也確實就讓45軍滾蛋了——去羅山當炮灰去。這裏不是說胡宗南不能讓45軍去羅山當炮灰,他有這個權力,但是問題在於,胡宗南那副老子就是看不上你們這群鄉巴佬的架勢著實令人生厭。
當然,必須得說,45軍將士畢竟還是深明大義,雖然心裏很不爽,但在戰場上也不含糊。在羅山東麵的竹竿橋陣地,125師將士就讓第10師團岡田資旅團吃足了鱉,雖然雙方武器差了很遠,日軍有坦克,而我軍隻有手榴彈,但事在人為,在師長王仕俊嚴令下,居然頂住了日軍的正麵攻擊,而日軍為了攻下該陣地,居然還被迫實施迂回方才得手。當然,由於實力懸殊,125師最終還是不免丟失了陣地,而羅山守將124師師長曾蘇元見友軍退往羅山以北,生怕困守孤城被圍,也就撤出了羅山。有人說曾蘇元該死?當時第一軍已經抵達了羅山以西的欄杆鋪,他們在幹什麼?他們根本沒想要增援友軍,就等著曾蘇元自生自滅呢。況且,曾蘇元也沒有說逃得不見影蹤,而是撤向欄杆鋪,準備協助第一軍防守罷了。有人說曾蘇元就不能像王銘章一樣?就胡宗南這副德行,誰願為他賣命?
當然了,其實曾蘇元棄守羅山也算不得什麼大問題,因為進攻羅山的隻是岡田資一個旅團,有孤軍深入之嫌。胡宗南倒是也看到了這點,於9月22日指揮部隊從西、北、南三個方向反攻羅山,意圖將岡田旅團合圍——結果打得也不能說差,但也談不上好,岡田旅團損失慘重不假,但我軍也未能收複羅山,等到9月28日筱塚義男率第10師團主力馳援羅山,我軍隻好無奈撤圍,退至欄杆鋪一線。接下來兩軍在信陽形成對峙,但局麵對我軍已然不利,原因是東久邇宮稔彥王已經從合肥調來了第3師團。
當然,以胡宗南所部國軍王牌的實力,本也可抵擋一陣,但胡宗南實在是守得一塌糊塗,隻會在正麵死守,而忽略了日軍兩翼迂回的戰術,結果在日軍放棄了正麵強攻的戰法,朝南北兩個方麵迂回之後,居然胡宗南部就被日軍突成了篩子。第10師團率先突破胡宗南部的右翼,於10月6日占領柳林車站,切斷了平漢線,而第3師團也在不久後突破了胡宗南部的左翼,也於10月11日切斷信陽以北的平漢線,事已至此,信陽就成了一座孤城。而胡宗南見大勢已去,也就決定放棄信陽,當然,棄守孤城也說不上什麼太大的罪過,真正的罪過是,胡宗南在棄守信陽之後居然放棄了在平漢線一帶阻擊日軍,而是直接引軍遠遁。雜牌曾蘇元雖然放棄了羅山,但好歹還知道退往下一道防線,而我們的中央軍翹楚胡宗南要撤就撤了個幹淨,直接跑得無影無蹤,將京漢線全麵讓給了日軍,以至於李宗仁在回憶錄裏大發牢騷,極言胡氏此舉之惡。
為什麼李宗仁要發這麼大脾氣呢?原因是胡宗南這麼不負責任地一撤,非但是將武漢直接讓給了日軍,更要命的是,他讓第五戰區在江北抵抗第6師團和在大別山北麓抵抗第13師團和第16師團的各股部隊沒了活路。第九戰區的兄弟部隊倒是不妨,隨便往西麵北麵一撤就脫身了,但第五戰區怎麼辦?他們算是遇上了十麵埋伏。日軍當然也明白這是天賜良機,甚至岡村寧次為了讓被打殘了的第6師團盡速進兵,還紆尊降貴親自造訪,其目的無非是將我第五戰區平漢線以西、長江以北的部隊一網打盡。幸運的是,日軍雖欲將我軍做大包圍,但包圍圈越大,漏洞就越多,第五戰區的部隊也並非全無機會。最典型的無疑是宋希濂71軍,他們最慘,但逃得也最漂亮,宋希濂幾乎是最大限度利用了日軍包圍圈的漏洞,在日軍眼皮底下逃出生天,以至於成功退往後方後,欣喜若狂的蔣介石還致電嘉獎,言稱“極為嘉慰”——話說回來,要不是同僚胡宗南表現得如此突出,宋希濂又何至於逃得如此驚險?